A | A | A

第82章 技术暗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启人生之那年初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25CH/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启人生之那年初中

抓捕行动失败后的几天里,“易物坊”和“山巅科技”的总部,表面上风平浪静,各项业务按部就班地推进着。然而,在平静的水面之下,一场围绕着神秘金属碎片和U盘视频的技术暗战,己经悄然打响,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真刀真枪的商业搏杀。

碎片的“指纹”:逆向工程的曙光

安全技术中心,以及陈默亲自坐镇的“山巅科技”核心实验室,几乎所有的顶尖技术力量,都被调集起来,投入到了对那些奇特金属碎片的分析之中。

“K组,我们对碎片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更高精度的扫描和建模。”实验室的技术负责人,向老K和高山(通过加密视频连线)汇报着最新的进展,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我们发现,那些纳米级电路的蚀刻方式,具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就像是……某种特定的制造工艺留下的‘指纹’!”

“指纹?”高山立刻抓住了这个关键词,“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是的,”负责人解释道,“不同的蚀刻技术、不同的设备精度、甚至不同的操作流程,都会在最终的成品上,留下极其细微的、但可以通过高精度仪器识别出来的差异。我们通过对大量碎片的电路纹路进行比对和统计分析,初步构建出了这种‘指纹’的模型。”

“这就像是枪支弹道上的膛线痕迹,”老K补充道,“每一把枪打出的子弹,都会有独一无二的标记。如果这种制造‘指纹’足够独特,我们或许就能通过它,追踪到生产这种装置的源头!”

“正是如此!”负责人肯定道,“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确定这种‘指纹’具体对应哪种设备或机构,但我们己经有了一个可以进行比对的目标!我们正在将这个‘指纹’模型,输入到我们能接触到的所有公开和非公开的技术专利库、设备数据库、甚至是一些……特殊渠道获取的军工技术资料库中,进行大规模的模式匹配!”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虽然匹配过程可能非常漫长,结果也未可知,但这至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可以量化的追查方向。

“除了制造‘指纹’,还有其他发现吗?比如,它的功能?”高山继续问道。

“关于功能,我们也有一些推测。”负责人调出了几张复杂的电路模拟图,“从残留的电路结构来看,这个装置很可能集成了多种功能模块:

高频电磁脉冲(EMP)发射器: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追击的水警巡逻艇会出现雷达失灵和通讯干扰。它可以在小范围内,瞬间释放强大的电磁脉冲,瘫痪电子设备。

微型推进系统:碎片中发现了疑似微型离子推进器或某种高能化学燃料的残留痕迹,这可以解释它惊人的速度和机动性。

光学与声学隐身能力:特殊的钛基合金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雷达吸波特性。再加上可能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虽然没有首接证据,但从电路复杂性推测),使得它很难被常规探测手段发现。

自主或半自主控制系统:如此复杂的装置,不太可能完全依赖远程遥控,很可能内置了某种程度的人工智能,可以执行预设任务或进行自主规避。

“综合来看,”负责人总结道,“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具备强干扰、高机动、隐身和一定自主能力的……微型特种作战平台。其技术水平,至少领先公开领域5到10年!”

领先5到10年!

这个结论,让高山和老K都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这意味着,“暗影”组织掌握的技术实力,比他们最初预想的还要可怕。

“继续深挖!”高山指示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搞清楚这种技术的来源!陈默,山巅那边,有什么进展?”

认知的“钥匙”:林薇的突破与隐忧

视频连线的另一端,陈默的表情同样严肃,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高总,林薇那边……有重大突破!”陈默的声音有些激动,“她不仅成功验证了‘认知韧性’的量化模型,而且……她发现了一种可能……影响甚至‘重塑’认知韧性的方法!”

“什么?!”高山几乎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影响认知韧性?怎么做到的?”

“具体的机理非常复杂,”陈默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解释道,“简单来说,林薇发现,通过特定的、个性化的信息刺激序列——比如,结合了视觉、听觉、甚至微电流刺激的、根据个体认知图谱动态调整的‘训练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大脑神经元建立新的连接,从而……提升个体在面对特定学习任务时的抗挫折能力和适应性。”

“这就像是……给大脑进行‘精准的心理按摩’和‘神经通路优化’?”高山试图理解。

“可以这么理解,但比按摩要深刻得多。”陈默说道,“这几乎触及到了学习能力的本质!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成熟应用,‘启明星’系统将不再仅仅是‘自适应’学习,而是……‘引导性’学习!它可以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升学习潜力!”

这个突破,无疑是革命性的!

它意味着,“山巅科技”将掌握一把真正打开个性化教育终极密码的“钥匙”!其商业价值和社会意义,将是无法估量的!

然而,兴奋过后,高山的心头,却涌上了一股更深的隐忧。

“这项技术……有没有可能被滥用?”高山的声音低沉了下来,“如果它可以提升认知韧性,那它……有没有可能,反过来,被用来……摧毁一个人的认知韧性?甚至……植入错误的认知?”

陈默沉默了。

这个问题,太过沉重,也太过敏感。

“理论上……”陈默艰难地开口,“任何强大的技术,都有两面性。如果这种‘信息刺激序列’被恶意设计,确实……有可能对个体的认知系统,造成干扰甚至……伤害。”

“特别是,”陈默补充道,“如果结合‘暗影’组织掌握的那种……可能存在的、更深层次的认知干预技术……后果不堪设想。”

高山的心,沉了下去。

他仿佛看到了一扇潘多拉魔盒,正在缓缓打开。

林薇的研究,无意中触及了一个极其危险的领域。

而“暗影”组织,很可能早就觊觎着这把“钥匙”,甚至……他们自己也在进行着类似的研究,只是缺少了林薇那样的天才和她独特的“认知图谱”模型!

“立刻提升林薇实验室的安全级别到最高!”高山斩钉截铁地命令道,“物理隔离!网络隔离!人员审查!绝不能让她的研究成果,泄露一丝一毫!”

“同时,”高山看向陈默,“关于这项技术的应用研究,必须慎之又慎!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规范和安全防护体系之前,绝不能轻易投入实际应用!特别是……可能涉及‘引导’或‘改变’认知方向的功能!”

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伴随着同等甚至更大的风险。

高山必须牢牢握住方向盘,确保这艘承载着巨大潜力的科技巨轮,不会驶向危险的深渊。

欧洲的涟漪:匿名的“爆料”与试探

在国内的技术暗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高山部署在欧洲的“舆论试探”计划,也开始悄然发酵。

几封匿名的电子邮件,被分别发送给了几个在科技、地缘政治和情报分析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独立记者、学者和智库机构。

这些邮件的内容,都经过了精心的处理,只提供了一些碎片化的、引人遐想的“线索”:

“据传闻,东欧某国境内,存在一个名为‘普罗米修斯’的神秘私营研究机构,其研究方向涉及高风险的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前沿领域……”

“该机构安保措施异常严密,远超普通商业机构,疑似拥有军用级背景……”

“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该机构的部分研究成果,可能被用于……非人道目的,或涉及灰色地带的技术交易……”

“近期,该机构似乎与亚洲某科技公司(未指明具体名称)的技术失窃案,存在某种……间接关联?”

这些信息,真假掺半,语焉不详,但每一个点,都足以勾起那些嗅觉敏锐的“猎犬”们的兴趣。

邮件发出后,高山并没有期待立刻看到什么爆炸性的新闻。

他要的,只是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几颗石子,观察由此产生的涟漪。

果然,几天后,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出现。

某个关注东欧局势的在线论坛上,开始出现讨论“普罗米修斯研究所”的帖子,虽然很快被删除,但显然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一家以深度调查报道著称的德国独立新闻网站,其记者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关于“普罗米修斯”的更多信息。

甚至,有情报显示,某个与俄罗斯关系紧张的北约成员国的情报部门,也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可能涉及尖端技术的“私营机构”,表现出了“异常的兴趣”。

这些涟漪,虽然还很微弱,但证明高山的策略是有效的。

“暗影”组织,或者说,“普罗米修斯研究所”,这头隐藏在东欧迷雾中的巨兽,似乎终于被外界投来了一丝审视的目光。

当然,高山也清楚,这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过早地引起大范围的关注,也可能打草惊蛇,甚至……引火烧身。

他必须小心地控制着“爆料”的节奏和力度,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渔夫,既要引诱鱼儿上钩,又不能惊动了整片鱼塘。

多线博弈:耐心与决断

技术分析、内部研究、外部试探……

高山如同一个同时下着三盘棋的棋手,在不同的棋盘上,调兵遣将,落子布局。

每一个棋盘,都充满了变数和风险。

技术分析的棋盘上,他需要耐心等待“制造指纹”的比对结果,同时也要警惕对手可能设置的更多技术陷阱。

内部研究的棋盘上,他既要保护好林薇这颗“王牌”,又要控制好技术应用的边界,防止“钥匙”变成“凶器”。

外部试探的棋盘上,他需要巧妙地引导舆论,借力打力,给对手施加压力,但又不能暴露自己,引火烧身。

这不仅考验着他的智慧和决断力,更考验着他的耐心和承受力。

“K组,碎片‘指纹’的比对,有初步结果了吗?”高山再次接通了老K的通讯。

“还没有完全匹配的目标。”老K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依然沉稳,“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些……非常接近的模式。这些模式,指向了几个……己经解散或者被兼并的、前苏联时期的……特种材料研究所,以及……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业务范围极其神秘的……精密设备制造商。”

前苏联研究所?瑞士精密设备制造商?

新的线索,如同黑暗中闪烁的微光,虽然模糊,却似乎正在将目标,指向更深的、更隐秘的角落。

“继续追查!”高山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特别是那家瑞士公司!瑞士……中立国……这往往是很多灰色交易和秘密行动的理想场所!”

棋局,正在朝着更加复杂、更加危险的方向演变。

高山知道,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再次投向了窗外。

无论前路有多少迷雾和挑战,他都将带领着他的团队,坚定地走下去。

因为,他不仅是为了守护自己的事业和人生,更是为了阻止某种可能威胁到更多人的、危险的技术,落入不法之徒的手中。

这,或许才是他“重启”人生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http://www.220book.com/book/25C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启人生之那年初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25C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