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就到了1980年的五月,冻土初融,海鸥在渤海湾上空盘旋,鸣声刺破灰蓝色的雾霭。林晚站在海边盐碱地边缘,脚下的土地泛着白花花的盐霜,踩上去发出 “咔嚓” 脆响,远处的潮汐声中夹杂着拖拉机的轰鸣 —— 霍沉舟正驾驶着那台未来科技的混合动力拖拉机,在滩涂上犁出整齐的垄沟。
“晚晚姐,这地真能长庄稼?” 春桃抱着海水稻秧苗,裤脚沾满泥浆,“我看着比后山的盐碱地还瘆人。”
林晚弯腰抓起一把土,盐碱颗粒在灵泉微光中显露出尖锐的结晶结构:“普通水稻当然不行,但咱们种的是‘海稻 86’改良版。” 她从帆布包取出一株秧苗,根系浸泡在灵泉水中,根须上附着的白色绒毛正在吸收盐分,“何况,咱们有秘密武器。”
霍沉舟停好拖拉机,摘下草帽擦汗,远处的拖拉机碾过尚未完全融化的冻土,履带下渗出暗褐色的融水,混合着去年秋天埋下的灵泉腐殖质,散发出微腥的泥土气息。霍沉舟戴着护目镜驾驶拖拉机,狼头银饰被围巾半掩,只露出狼眼处的幽蓝宝石 —— 那是他去年冬天深入黑市执行任务的战利品。狼头银饰在阳光下闪过冷光:“潮汐预报显示,今晚有大潮,海水倒灌的风险很高。” 他递来一个金属仪器,屏幕上跳动着实时盐度数据,“目前土壤含盐量 3.2%,超过普通作物耐受极限。”
“所以才要赶在涨潮前完成定植。” 林晚示意春桃打开灵泉喷雾器,淡绿色的雾霭中还带着未散的寒气,“今年的催化技术改良了抗冻配方,就算再来场春雪也不怕,“灵泉催化技术分三步:洗盐、固氮、抗逆。春桃,开始吧。”
喷雾器喷出的灵泉水接触盐碱地的瞬间,地面发出 “滋滋” 的声响,白色盐霜迅速溶解,露出深褐色的泥土。林晚赤脚走进田里,灵泉纹顺着小腿蔓延,每一步都在土壤中留下荧光轨迹,激活隐藏的微生物群落。当最后一株秧苗入土时,海平面上的落日正将天空染成琥珀色。
深夜,月光如银纱覆盖盐碱地。林晚独自坐在田埂上,掌心托着灵泉光球,看着它分裂成无数细小的光点,渗入秧苗根系。远处的霍沉舟倚着拖拉机,狼头银饰与她的玉佩产生共鸣,在夜空中投下交织的光影。
“累吗?” 他递来一罐热咖啡,来自 2000 年的速溶包装上印着 “神农农场专供”。
“习惯了。” 林晚仰头灌下咖啡,灵泉能量顺着喉咙蔓延,缓解了一天的疲惫,“你呢?连续操作拖拉机十个小时,铁人也受不了。”
霍沉舟轻笑,指节敲了敲拖拉机仪表盘:“这东西有自动驾驶模式,我只是监工。” 他顿了顿,眼神望向海平面,“商盟传来消息,陈建军在黑市兜售‘抗灵泉药剂’,声称能破解你的催化技术。”
林晚挑眉,灵泉在指尖凝成尖锐的冰晶:“正好,让他以为我们会慌。明天央视记者来拍摄,我要让全中国都看见,灵泉不是他能复制的。”
次日清晨,央视摄制组的面包车碾过泥泞的滩涂。为首的记者王敏穿着防水靴,举着摄像机对准盐碱地,镜头里却只拍到一片荒芜:“林小姐,您说的‘亩产千斤’试验田,就是这片白地?”
林晚微笑着挥手,霍沉舟启动拖拉机,灵泉灌溉系统喷出细密的水雾。穿越时空的逆袭:1978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时空的逆袭:1978最新章节随便看!奇迹般的一幕在镜头前展开:原本枯黄的秧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节,叶片由蜷缩转为舒展,淡紫色的稻花竞相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稻香。
“这是......” 王敏的声音里带着震惊,“瞬间成熟?”
“是特殊的催熟技术。” 林晚指向田边的 “太阳能蒸馏器”—— 实则是空间净化装置,灵泉能量透过伪装外壳,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我们利用太阳能淡化海水灌溉,配合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实现了‘一年三熟’。”
摄制组的灯光师突然惊呼:“快看!稻穗!”
只见稻秆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稻穗,每一粒稻谷都如珍珠,颖壳上凝结着细小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霍沉舟用电子秤现场测产,显示屏跳出 “1523 斤 / 亩” 的瞬间,王敏激动得差点打翻话筒。
“难以置信!” 她握住林晚的手,“这将彻底改变中国盐碱地治理的历史!林小姐,您是怎么想到用太阳能蒸馏器的?”
林晚与霍沉舟对视一眼,他的耳尖微微发红:“灵感来自一位远方的朋友,他说‘科技与自然总能找到平衡点’。”
正午时分,农业部领导亲临现场。林晚故意引导他们走向蒸馏器,灵泉暗中调整装置频率,让淡化后的海水带着若有若无的灵泉能量,灌溉过的秧苗瞬间抽出新穗。领导们看着二次成熟的稻穗,纷纷掏出笔记本记录。
“小林同志,” 农业部司长握住她的手,“这不仅是农业技术的突破,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我决定,推荐神农农场为‘新时代农业标杆’,在全国推广你的经验!”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春桃激动得抹眼泪,而林晚的目光始终落在远处的海平面上。她知道,陈建军的 “抗灵泉药剂” 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把戏,真正的灵泉技术,早己融入每一粒稻谷、每一滴淡水,成为不可复制的奇迹。
夜幕降临时,摄制组收拾设备准备返程。王敏突然拉住林晚,递来一个信封:“这是一位香港商人托我交给你的,他说‘缠枝纹会指引方向’。”
信封里是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子站在海边,胸前的玉佩与林晚的一模一样,背景是 1945 年的老上海。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晚晚,若你看见这张照片,母亲己在时空乱流中找到了回家的路。”
灵泉纹在胸前发烫,林晚转身望向霍沉舟,他正靠在拖拉机旁抽烟,狼头银饰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她突然想起他曾说 “三千年的等待”,想起广州茶馆里林正德的琥珀色瞳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霍沉舟,” 她轻声说,“等这次的报道播出,陈建军一定会坐不住。”
他碾灭烟头,眼中闪过锐利的光:“商盟的监测器显示,他的走私船正在靠近渤海湾。这次,我们主动出击。”
林晚点头,摸出藏在衣领里的半块玉佩,与胸前的另一半产生共鸣。远处的潮汐声突然变大,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但她不再畏惧,因为她知道,在灵泉的滋养下,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己经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
(http://www.220book.com/book/26H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