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录取通知书,如同盛夏里最耀眼的一抹色彩,被邮递员郑重地交到我手上时,我的心跳骤然加速。信封上那烫金的大学校名和校徽,散发着令人目眩的光芒,也宣告着我人生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启。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我默念着这行字,手指微微颤抖。成功了!我考上了!这个结果,比我预想的还要好一些。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林家村和镇上的中学。一时间,我这个曾经的“话痨怪胎”、“邪门小子”,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林家那小子,真考上上海的名牌大学了?”
“啧啧,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看不出来啊,平时不声不响的……”(显然他们选择性遗忘了我过去的“光辉事迹”)
父母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骄傲。我爹逢人就乐呵呵地说我儿子出息了,我娘则忙着张罗,要给我办“升学宴”。村里的亲戚、邻居,甚至镇上的一些头面人物,都纷纷上门道贺,送来了鸡蛋、腊肉,或者塞给我几十块钱的红包。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热情和赞誉,我心里却有些五味杂陈。我知道,他们祝贺的,是那个考上名牌大学的“林风”,而不是那个拥有“言灵”秘密、内心充满野心和挣扎的我。这种割裂感,让我感到一丝疏离。
升学宴办得很热闹。家门口摆了十几桌,流水席。我穿着新买的衬衫(我娘坚持要买的),端着酒杯,跟着我爹,一桌一桌地敬酒。听着那些或真心或敷衍的祝福,说着言不由衷的感谢话,我感觉自己像个提线木偶。只有在面对父母那真切的笑容时,我心里才感到一丝暖意。
宴席散去,喧嚣落幕。离别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我开始整理行囊。其实也没什么可带的。几件半新的衣服,一些学习资料,还有那个被我翻得起了毛边的、抄录着“言灵”线索的笔记本,被我小心地藏在箱底。看着这狭小、熟悉的房间,墙上还贴着我小时候画的歪歪扭扭的画,炕头放着我用了多年的旧被褥,一种难以言喻的离愁,悄然涌上心头。
我抽出一天时间,独自一人,把生我养我的林家村,和留下我少年足迹的小镇,仔仔细细地走了一遍。
我去了村头那棵老槐树下,小时候我常在那里孤独地看其他孩子玩耍。如今树更老了,孩子们也换了一批。
我去了村小学那间破旧的教室,仿佛还能看到当年那个被罚站在角落里、满心委屈又倔强的我。
我去了镇上的图书馆,那个尘土飞扬的角落,留下我无数探索的印记。
我去了那条曾经堵住张浩的小巷,仿佛还能闻到那天空气中弥漫的紧张和……血腥味。
我还特意去了一趟陈静家。她家在镇子的另一头。我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没有上前打扰。她到底是谁?这个问题,或许只能等将来才有机会解开了。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遇到认识的人,他们会热情地打招呼:“林风,要去上海上大学啦?好样的!”我微笑着回应,心里却知道,这次离开,或许就是永久的告别。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这里的恩怨情仇,都将成为我记忆深处的背景板。
出发那天,是个晴朗的早晨。我爹用他那辆老旧的二八自行车,驮着我的行李,我娘跟在旁边,一路送我到镇上的长途汽车站。
站台上人不多。我娘的眼圈红红的,不停地往我包里塞着煮鸡蛋和自家烙的饼,嘴里反复叮嘱着:“到了那边,要好好学习,别跟人吵架,钱不够了就跟家里说,别委屈自己……”
我爹依旧沉默,只是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声音嘶哑地说:“照顾好自己。”
我看着他们,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我强忍着,用力点了点头。我知道,任何语言在此时都显得苍白。我尝试着,用一丝微弱的、温暖的“言灵”力量,包裹住我的声音:“爹,娘,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的!等我将来挣了大钱,接你们去上海享福!”
他们似乎真的被我的话语安抚了,脸上露出了笑容,尽管那笑容里依旧藏着深深的不舍。
汽车启动了。我隔着车窗,向他们用力挥手,首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
靠在颠簸的座椅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村庄、小镇……熟悉的景物越来越模糊。我的心里空落落的,像是丢失了什么,又像是装满了什么。
前路漫漫,未来未知。
大城市是什么样子?大学生活会是怎样?我的“言灵”之力,在那里又会遭遇怎样的机遇和挑战?那个神秘的“生命代价”,又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向我索取?
无数的疑问在我脑海中盘旋。但我没有害怕,反而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兴奋和期待。
就像一条潜藏己久的溪流,终于要汇入波澜壮阔的大海。
我闭上眼睛,感受着汽车的震动,也感受着内心那股奔腾不息的力量和野心。
再见了,我的故乡。
你好,我的未来。
上海,我林风,来了!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都市言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26X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