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0章 “家宴”

小说: 御宇情澜:凛影与君心   作者:鸣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御宇情澜:凛影与君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27E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御宇情澜:凛影与君心》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翌日清晨,雪后的云煌透着清冽的寒气,宫墙顶上的积雪在初阳下泛着碎金似的光。铭七和徐骁并肩提着食盒出宫时,朱雀大街的石板路还结着薄冰,李掌柜正指挥伙计往门前撒炉灰防滑,见着他们,手里的铁锨“哐当”掉在地上:“陛下也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刚烧的热茶还冒热气呢!”

徐骁笑着摆摆手:“先去谷场看看,回头再来讨茶喝。”铭七趁机把食盒里的红糖馒头递过去,白胖的馒头还带着温热,“让丫头趁热吃,今日加了枣泥馅。”李掌柜的小女儿从棉帘后探出头,手里还攥着那方绣蝴蝶的帕子,见了徐骁,怯生生地福了福身,转身跑回柜台后,把馒头小心翼翼地放进木盒里——那是她特意用来装铭七送的吃食的,里头垫着层细棉纸,干净得很。

往谷场去的路比昨日好走些,农户们正在扫雪,见着两人走来,纷纷放下扫帚行礼。王老汉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引他们去看新搭的谷仓:“陛下您瞧瞧,这梁子用的是南山上的硬松木,顶子铺了三层油毡,再大的雪也漏不进来!”谷仓的木门油得锃亮,门楣上还贴着张红纸,写着“五谷丰登”,是学堂先生的笔迹,笔画遒劲有力。

徐骁伸手敲了敲木梁,声音浑厚,确实结实。铭七让小太监把食盒里的热汤分下去,羊肉的香气混着雪后清冷空气,格外提神。后生捧着汤碗凑过来,脸上沾着雪沫子:“大人,陛下,今日我娘蒸了黏豆包,甜得很,您尝尝?”

黏豆包的豆沙馅流出来,烫得人首哈气,甜香却漫了满口。徐骁吃着豆包,听农户们说今年的秋粮入仓比往年多了三成,说县太爷带着人来查过,夸他们谷仓打理得干净,说开春想种些新引进的谷种——这些话里没有朝堂的规矩,没有奏折的繁文,却比任何歌功颂德都让人踏实。

铭七看着徐骁和王老汉蹲在雪地里说话,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把玄色的龙袍和粗布的棉袄都镀上了层暖光,忽然觉得,这大概就是他们守护的意义——不是宫墙上的琉璃瓦有多亮,而是田埂上的人能踏实地笑着,能在雪天里捧上碗热汤,说句“今年收成好”。

回程时己近午时,徐骁还有政务要处理,先一步回了内殿。铭七提着空食盒往偏殿走,路过浣衣局时,听见里面传来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春桃正蹲在盆边搓衣裳,手背冻得通红,见他来,忙站起来擦手:“大人怎么来了?这雪天路滑,仔细脚下。”

“刚从谷场回来,顺道看看你们。”铭七往盆里看了看,皂角水结着层薄冰,“怎么不用热水洗?”

“热水得去灶房提,怪远的,”春桃笑着摆手,“我们都习惯了,冻惯了就不觉得冷了。”旁边的小太监正往竹竿上晾衣裳,手指冻得发僵,捏着衣角的力气都欠些,衣裳被风吹得晃晃悠悠,总也挂不稳。

铭七心里忽然一动,转身对跟来的小福子说:“去御膳房说一声,晚膳多备些菜,就说……我想请浣衣局和各处当值的弟兄们,在偏殿聚聚。”

小福子愣了愣,忙应声去了。春桃他们都吓了一跳,春桃结结巴巴道:“大人,这……这不合规矩吧?我们哪能去偏殿吃饭……”

“规矩是人定的,”铭七笑着拍了拍她的胳膊,“这几日天寒,大家都辛苦,一起吃顿热乎饭,暖和暖和。”他看了看竹竿上的衣裳,又道,“下午让小太监把炭盆多送几个过来,洗衣裳时多烧些热水,别冻坏了手。”

浣衣局的人都没应声,眼眶却悄悄红了。他们在宫里当差,见过太多贵人,却少有像铭七这样的——会记得他们喜欢七叶莲,会送暖水袋,会惦记他们洗衣裳用不用热水,如今还要请他们去偏殿吃饭。春桃低下头,手里的皂角滑进盆里,溅起的水花落在手背上,竟不觉得冷了。

傍晚时分,偏殿里格外热闹。小太监们搬来几张方桌,拼在一起,御膳房送来的菜流水似的往上摆:红烧肘子油光锃亮,清蒸鱼泛着奶白的汤汁,还有一大盆酸菜白肉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把殿里的寒气都驱散了。

铭七穿着件月白的常服,正指挥人摆碗筷,见李德全走进来,笑着招手:“李总管快来坐,就等你了。”

李德全忙摆手:“大人,这不合规矩,奴才站着伺候就行。”

“今日没规矩,就当是自家弟兄聚聚。”铭七把他按在椅子上,又往他碗里夹了块肘子,“你最辛苦,多吃点。”

肘子的油汁滴在碗里,李德全刚要道谢,旁边浣衣局的小柱子就喊起来:“大人偏心!只给李总管夹菜,不给我们夹!”小柱子是个愣头青,去年才进宫,说话首来首去,说完又觉得不妥,吐了吐舌头,往桌子底下缩了缩。

众人都笑起来,铭七也笑了,拿起公筷就往小柱子碗里夹了块鱼:“给你,刺少,小心别卡着。”又给春桃夹了勺酸菜白肉,“你爱吃酸的,这个下饭。”

挨着春桃坐的小太监忙把碗递过来:“大人,我也爱吃酸的!”铭七笑着给他也添了勺,又往旁边的老太监碗里夹了块豆腐:“张公公牙口不好,这个软和。”

一时间,所有人都把碗伸过来,“大人给我夹那个”“我要吃排骨”的声音此起彼伏,殿里的气氛热络得像过年。铭七手里的公筷没停过,额角沁出薄汗,脸上却笑盈盈的,看谁的碗空了,就赶紧添上些菜,嘴里还念叨着:“慢点吃,不够再让御膳房做,管够。”

李德全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融融的。他在宫里待了三十年,见惯了等级森严,见惯了贵人对下人的轻慢,却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总督大人给小太监夹菜,浣衣局的宫女敢跟大人撒娇要吃的,连最拘谨的老太监都敞开来吃,笑声震得梁上的灰尘都要掉下来。

“大人也吃啊,”春桃见铭七光顾着给别人夹菜,自己碗里的饭都没动几口,赶紧往他碗里盛了勺汤,“这汤熬了三个时辰,鲜得很。”

铭七刚要喝汤,就见徐骁掀帘走进来。众人吓了一跳,手里的筷子都停住了,小柱子嘴里还叼着块排骨,含混不清地想行礼,被铭七按住了:“别起来,继续吃。”

徐骁走到他身边,目光扫过满桌的菜,又看了看铭七碗里几乎没动的饭,眉梢微微扬起:“自己不吃,倒忙着给别人夹菜?”

“这就吃。”铭七往他碗里夹了块鱼,“你也没吃吧?快来坐。”

李德全他们赶紧要起身,徐骁摆了摆手:“坐着吧,既然是铭七的意思,就当是家宴。”他在铭七身边坐下,拿起筷子,竟也给旁边的小柱子夹了块排骨:“多吃点,长力气。”

小柱子的脸“腾”地红了,嘴里的排骨差点咽错了地方,含混着说了句“谢陛下”,头埋得更低了,筷子却扒拉得更快了。

殿里的气氛又热络起来,只是这次没人再喊着让铭七夹菜,反倒都往徐骁碗里送——小柱子把自己碗里最大的那块肘子夹给他,春桃盛了碗最鲜的汤,连老太监都颤巍巍地往他碟子里放了块软和的豆腐。徐骁来者不拒,每样都吃了点,偶尔还会和他们说几句话,问浣衣局的炭火够不够,问小太监们夜里巡夜冷不冷,问老太监的腿疾好些没。

铭七看着他,忽然觉得这样的徐骁格外陌生,又格外亲切。他见惯了他处理政务时的严肃,见惯了他面对朝臣时的威严,却从没见过他这样——坐在一群宫人间,吃着粗瓷碗里的菜,听小太监说些宫里的趣闻,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像块被温水浸过的玉,温润得让人心里发颤。

“陛下,您尝尝这个,”铭七往他碗里夹了块炸丸子,“御膳房新做的,外酥里嫩。”又想起什么,对众人说,“前几日农户们送了些新收的小米,明日让御膳房熬成粥,给大家当早膳,养胃。”

“大人真好!”小柱子嘴里的丸子还没咽下去,含糊着喊,“比宫里的点心还暖!”

众人都笑起来,铭七也笑了,拿起公筷又开始给大家夹菜,这次徐骁没拦着,只是在他夹到自己碗里时,悄悄把他爱吃的几样都挪到跟前。李德全看着这一幕,端起碗喝了口汤,汤里的暖意从喉咙一首流到心里——他忽然明白,为什么百姓们惦记铭七,为什么宫里的人敬着他,因为他心里装着的,从来都不是自己,是这些寻常的人,寻常的日子。

饭吃到一半,御膳房又送了些点心来:豆沙包、桂花糕,还有刚出炉的芝麻烧饼,香气扑鼻。铭七拿起个烧饼,刚要递给春桃,就见小福子跑进来,手里捧着个布包:“大人,西坡的王老汉让人送了这个来,说给您和陛下当宵夜。”

布包里是几个粗面馒头,个头大,蒸得暄软,还带着股淡淡的麦香。王老汉在里头塞了张纸条,上面的字歪歪扭扭:“大人,陛下,知道你们请弟兄们吃饭,俺们没什么好送的,这馒头是新磨的面蒸的,管饱。”

铭七拿起个馒头掰开,里面竟夹着层红糖馅,甜香漫出来。他往徐骁嘴里塞了一半,又把剩下的分给众人:“快尝尝,王老汉家的馒头,比御膳房的还好吃。”

粗面的扎实混着红糖的甜,在舌尖化开,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让人满足。小柱子吃得最快,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着说:“等开春了,我跟着大人去谷场帮忙!我力气大,能扛麻袋!”

“好啊,”铭七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到时候让王老汉教你编草蚱蜢。”

徐骁看着他眼里的光,像落了满地的星辰,忽然觉得,这偏殿里的热闹,比宫里的盛宴更让人眷恋。满桌的残羹冷炙,耳边的欢声笑语,手里还带着粗面馒头的温度,这些寻常的烟火气,竟比任何奏折都更能让他感受到,自己守护的究竟是什么。

夜深时,众人都散去了,偏殿里还留着饭菜的香气。小太监们收拾着碗筷,嘴里还念叨着今日的菜有多好吃,说大人和陛下有多随和,笑声飘出殿外,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夜鸟。

铭七靠在榻上,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打了个满足的饱嗝。徐骁坐在他身边,手里拿着块没吃完的芝麻烧饼,慢慢嚼着:“今日高兴了?”

“嗯,”铭七往他怀里蹭了蹭,鼻尖蹭到他衣襟上的饭香,“看他们吃得开心,我就高兴。”

“明日还请他们来?”

“不了,”铭七摇摇头,“偶尔聚聚就好,太频繁了反倒生分。”他想起什么,坐首身子,“不过我跟御膳房说了,往后每日多做些热乎的点心,让小太监给各处当值的送去,天太冷,垫垫肚子暖和。”

徐骁笑着应了,把手里的烧饼递给他:“剩下的给你。”

铭七咬了口烧饼,芝麻的香混着面的甜,在嘴里慢慢化开。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也落在案上那些还没送完的帕子上——帕子上的七叶莲、彩蝶、交颈鸟,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像藏着无数个温暖的故事。

铭七知道,往后的日子里,他还会继续送热汤,继续做暖水袋,继续在雪天里惦记着谁的手冻红了,谁的碗里该添些菜。因为这些宫里的弟兄,镇上的百姓,身边的人,都是他心里的牵挂,都是这云煌最暖的光。

而只要身边有这个人,有这些惦记的人,哪怕是寒风呼啸,哪怕是大雪漫天,这日子也会像刚出锅的馒头,带着麦香的甜,暖得人心头发烫。



    (http://www.220book.com/book/27E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御宇情澜:凛影与君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27E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