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从驿馆回来,回禀说袁正确是受了风寒,脉象虚浮,需静养几日。徐骁听后,只是淡淡说了句“知道了”,心里却越发觉得不对劲。
这几日,铭七派人查南萧商队的消息也有了眉目。据密探回报,南萧商队在江南并非只做丝绸生意,他们暗中与当地一些官员往来密切,更在梅岭附近购置了一处宅院,行踪诡秘。
“梅岭?”徐骁看着舆图上梅岭的位置,那里地处大靖与南萧交界,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袁正让商队在那里置宅,怕是没安好心。”
铭七道:“臣请命,再去江南一趟,查清此事。”
徐骁却按住他的手:“不必。袁正还在京城,此时你离京,反倒让他起疑。再说,朕倒要看看,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几日后,袁正“病愈”,请见徐骁,说是要商议开榷场的具体事宜。两人在御书房谈了半日,袁正提出想将榷场设在梅岭,理由是那里交通便利,便于南北货物往来。
“梅岭地势复杂,恐不妥。”徐骁首接拒绝,“朕看不如设在扬州,那里水路畅通,更适合通商。”
袁正似乎早料到他会拒绝,并不意外,只是笑道:“陛下考虑得是。既然如此,那便依陛下之意。只是臣此次前来,还带了南萧的特产,想送给陛下与各位大人,不知陛下可否赏脸?”
徐骁点头:“袁尚书有心了。”
当日午后,南萧驿馆便送来不少礼盒。分给百官的多是些丝绸、茶叶,而送给徐骁的,除了这些,还有一个精致的木盒。
徐骁当着铭七的面打开木盒,里面并非什么奇珍异宝,而是一幅画。画的是南萧的春江晚景,笔法细腻,意境悠远。
“画倒是不错。”徐骁淡淡道,目光却在画上扫了一圈。
铭七凑近细看,忽然指着画中一叶扁舟:“陛下看这里。”
徐骁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舟上渔夫的蓑衣上,用极细的墨线绣着几个字,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梅岭有埋伏”。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一惊。这袁正,竟在画里藏了这样的消息?是故意示好,还是另有阴谋?
“看来袁正身边,有咱们的人。”铭七沉声道。
徐骁将画收好,语气凝重:“不管是谁,这消息都得信。立刻派人去梅岭探查,另外,加派人手保护袁正的安全。”
他隐隐觉得,袁正此次来访,或许并非为南萧主上官天办事,而是另有隐情。
袁正“病愈”后,往宫里跑得愈发勤快。他似乎摸准了铭七性子首,不擅推拒,便借着各种由头送来物件。
先是托人送了柄南萧特产的牛角弓,说是“听闻将军善骑射,此弓拉力适中,正合手”。铭七看着那弓雕花精致,确是好物,想着对方是客卿,首接退回显得小气,便让人收了,打算回头折算成贡品入库。
这事传到御书房时,徐骁正在看军报,手指漫不经心地敲着案几。李德全小心翼翼地禀报:“铭将军让人把南萧送的弓收了,还说……说工艺精巧。”
徐骁“嗯”了一声,目光没离开军报,只是那敲击案几的节奏,慢了半拍。半晌,他才淡淡道:“知道了,让工部记着,算外邦进献。”
过了两日,袁正又在练武场“偶遇”铭七。当时铭七刚练完枪法,额上渗着汗,袁正立刻递上块绣着暗纹的锦帕:“将军辛苦了,用这个擦擦汗吧,南萧的云锦,吸汗透气。”
铭七看着递到眼前的锦帕,上面绣着细密的云纹,料子确实上乘。他刚要开口说“不必”,袁正己笑着塞进他手里:“将军莫要嫌弃,只是片心意。”
铭七握着温热的锦帕,正不知如何是好,眼角瞥见观礼台方向,徐骁正站在那里,手里捏着个茶盏,指尖泛白。他心里莫名一紧,匆匆对袁正道了谢,转身往观礼台去。
“陛下怎么来了?”铭七走近,见徐骁脸色平静,才松了口气。
“路过,看看你练兵。”徐骁的目光扫过他手里的锦帕,语气听不出波澜,“枪法又精进了。”
“臣还差得远。”铭七下意识把锦帕往身后藏了藏,却被徐骁看在眼里。
徐骁没再追问,只是道:“今日风大,早些回去歇息。”说罢,转身便走,龙袍下摆扫过石阶,带起一阵风。
铭七站在原地,看着手里的锦帕,忽然觉得这料子扎手得很。
作者“鸣棋”推荐阅读《御宇情澜:凛影与君心》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27E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