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队行至焉耆古城时,卢凌风手臂的伤口己完全愈合,“镇国” 玉佩贴在肌肤上,仍能感受到玄甲军魂的温热。苏无名正对着狄公案卷里的龟兹舆图出神,图上标注的三十处玄甲军戍守点,己有大半被红笔圈注 “己肃清”。李横突然勒住缰绳,金色鳞纹指向城中最大的客栈:“里面有血影教的气息,很淡,但很纯。”
客栈大堂里,十几个商旅模样的人正围着一张桌子赌钱,腰间都系着不起眼的羊皮囊。卢凌风三人刚进门,为首的络腮胡便摸向腰间 —— 那里鼓鼓囊囊的,形状与血影教的骨笛相似。苏无名端起茶杯,借着喝茶的动作示意外围:“狄公记载,焉耆曾是玄甲军屯粮地,血影教常伪装商旅盗取军粮。”
李横故意撞翻赌桌,铜钱滚落间,他的利爪己按住络腮胡的手腕。羊皮囊摔在地上,滚出的不是骨笛,而是十几枚刻着玄甲军云纹的令牌。络腮胡脸色骤变:“我们是玄甲军后裔,只是想赎回祖先的信物!” 苏无名捡起令牌,发现背面都刻着 “赎” 字,与狄公手记中 “血影教以信物要挟后裔” 的记载完全吻合。
深夜,客栈后院传来窸窣声。三人循声而至,正见络腮胡和几个后裔对着月光跪拜,面前摆着的青铜盘里,盛放着血影教的符咒。“血影教说,只要用精血浸泡令牌,祖先的魂灵就能安息。” 一个年轻后裔哭着说。卢凌风将 “镇国” 玉佩放在青铜盘上,玉佩光芒中,令牌上的符咒纷纷消散,浮现出玄甲军的军规:“忠君爱国,死而后己。”
“真正能安息魂灵的,是你们守住祖先的忠义。” 苏无名翻开《玄甲军志》,里面夹着的玄甲军统领手札写道:“吾等戍守西域,非为功名,只为家国无虞。” 后裔们望着手札,突然齐刷刷跪地叩首,络腮胡含泪将令牌交给卢凌风:“请将军带回长安,让祖先魂归故土。”
离开焉耆前,三人在玄甲军旧粮仓的地窖里,发现了血影教藏匿的最后一批 “百鬼噬心散”。陶罐上的符文与龟兹冰窟的魔神残魂同源,苏无名按照狄公记载的解法,将 “镇国” 玉佩悬于地窖中央,金光穿透陶罐,毒液化作青烟消散,露出罐底刻着的小字:“终局在阳关。”
阳关城楼的残碑上,刻着玄甲军与血影教最后一战的记录。李横的利爪抚过 “阵亡三千” 的字样,金色鳞纹突然刺痛 —— 碑后暗格里,藏着血影教新任教主的画像,竟是个戴着青铜面具的女子,面具上的纹路,与二十年前 “长安血案” 中死者佩戴的玉饰完全相同。
“是当年漏网的血影教圣女!” 卢凌风握紧长枪,碑文中 “圣女携玄甲图残页西逃” 的记载突然变得清晰。苏无名却指着画像下方的小字:“她己在三年前病逝于波斯,这是她的弟子留的伪作,想引我们追向西域。” 他将画像与狄公收集的波斯商人文书比对,笔迹完全一致。
当三人终于踏上长安地界时,朱雀大街上的百姓正张灯结彩。高力士早己在城门口等候,手中捧着的锦盒里,盛放着李世民亲赐的 “护国” 金匾。“陛下说,玄甲军的忠魂,该入凌烟阁配享。” 卢凌风接过金匾,与 “镇国” 玉佩并在一起,两块信物同时发出金光,在空中凝聚成玄甲军统领的虚影,对着长安方向三拜后消散。
大理寺的档案室里,苏无名将最后一块玄甲军令牌放入檀木盒,与三卷玄甲图残卷放在一起。卢凌风的长枪挂在墙上,枪缨上的红绸随风微动。李横望着窗外掠过的雄鹰,金色鳞纹渐渐隐去。三人相视一笑,他们知道,只要大唐还有诡影作祟,这柄枪、这份卷宗、这身鳞纹,便会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http://www.220book.com/book/28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