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朱砂藏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衡岳商魂录之唐记风云:一碗凉粉 http://www.220book.com/book/28BX/ 章节无错乱精修!
 

"按住他!"老铜头厉喝一声,铜镜死死压在玉真子裂开的眉心处。灰气与镜面接触,发出"滋滋"的腐蚀声。振国和振业扑上去分别按住玉真子的手脚,却惊讶地发现这个看似瘦弱的道士力气大得惊人,挣扎间竟将两个壮小伙都甩开了!

"他不对劲!"振业揉着撞疼的肩膀,"力气大得像头牛!"

玉真子的身体诡异地弓起,喉咙里发出不似人声的低吼。眉心裂缝中涌出的灰气越来越多,在半空中扭曲成一条小蛇般的形状,与铜镜对峙着。

老铜头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铜镜开始微微发红,显然承受着巨大压力。他咬牙从腰带上又摘下一枚铜钱,咬破舌尖将血喷在钱上,然后猛地按在玉真子胸口!

"啊——!"玉真子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剧烈抽搐。灰气小蛇被铜钱发出的红光击中,瞬间缩回眉心裂缝中。老铜头趁机用铜镜盖住那道裂缝,又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符纸贴在镜背上。

玉真子的挣扎渐渐平息,呼吸也趋于平稳,只是脸色依旧惨白如纸。老铜头长舒一口气,踉跄着后退几步,被唐守仁扶住。

"前辈,他这是..."唐守仁惊疑不定地看着昏迷的玉真子。

"长期压制灰线的后遗症。"老铜头擦了擦汗,"这小子不简单,居然能用朱砂封魔的法子把灰线困在印堂穴里..."他掀起玉真子的道袍下摆,露出腰间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那分明是被灰线侵蚀过的痕迹,己经发黑硬化。"看这伤口,至少被寄生十年以上了。"

阳氏倒吸一口凉气:"那他到底是..."

"很难说。"老铜头摇摇头,"可能是为了控制体内灰线自愿成为守印人,也可能是灰线的苦肉计..."他看了眼仍在昏迷的振华,"当务之急是救醒金瞳者,只有他能分辨玉真子体内的灰线是敌是友。"

秀兰突然指着铜盆:"快看!水里有变化!"

盆中水面再次波动,浮现出振华意识世界的影像。与之前不同的是,此刻那片黑暗中出现了几缕游动的绿光,像萤火虫般在灰线的包围中穿梭。振华的身影比之前清晰了些,正追随着那些绿光向某个方向"游"去。

"他在移动!"振国惊讶道,"要去哪里?"

老铜头凑近观察:"那些绿光...像是某种指引。"他猛地抬头,"莫非是洗髓泉的感应?"

影像中,振华突然停下,转向虚空,仿佛在倾听什么。片刻后,他稚嫩的声音竟从水中传出,虽然微弱但清晰可辨:"...西边...温暖的水...有龙在唱歌..."

"是洗髓泉!"老铜头激动得胡子首颤,"金瞳者果然能感应到!"他急忙展开一张泛黄的地图,"我们目前在衡山西麓,往西是..."

他的手指停在一片标着"瘴林"的区域,旁边用小字注着"蛮瑶所居,非请莫入"。

唐守仁皱眉:"蛮瑶?是少数民族?"

"湘西瑶族的一支,自古守护着山中秘泉。"老铜头神色凝重,"他们不与外人交往,更不许外人接近圣地。"

振业挠头:"不能好好商量吗?我们又不是去偷东西。"

"问题是,"老铜头苦笑,"没人知道他们具体住在哪里。瘴林方圆百里,毒虫猛兽出没,更有天然迷阵,外人进去九死一生。"

众人陷入沉默。铜盆中,振华的影像又开始模糊,灰线重新聚拢过来。阳氏突然开口:"华伢子能带路。"

"什么?"

"他在昏迷中还能感应到洗髓泉的方向,"阳氏坚定地说,"我们带着他走,他会指引我们。"

老铜头沉思片刻,猛地一拍大腿:"有道理!"他快步走到墙边,取下一面巴掌大的青铜镜,"这是'同心镜',可以暂时连接金瞳者的感知。"他将镜子贴在振华额头的铜钱印记上,念了几句咒语,镜面顿时泛起涟漪,显现出一片模糊的绿色光影,隐约指向西方。

"准备出发!"老铜头雷厉风行地开始收拾行囊,"必须在三天内找到洗髓泉,否则..."他看了眼玉真子眉心上又开始渗出的灰气,没说完的话大家都懂。

天刚蒙蒙亮,一行人便悄然离开村子。老铜头带路,振国背着振华,秀兰举着同心镜指引方向,唐守仁和振业轮流搀扶时而清醒时而昏沉的玉真子。阳氏走在最后,警惕地注意着身后的动静。

山路越来越难行,茂密的树冠遮天蔽日,林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带着股苦涩的草药味。同心镜中的绿光时强时弱,众人不得不经常停下来调整方向。

中午时分,他们在一处溪流边休息。玉真子短暂地清醒过来,眼神清明了许多。看到老铜头,他勉强行了个礼:"铜钱叟前辈...多谢相救..."

老铜头哼了一声:"省省吧小子,留着力气压制你脑子里那玩意儿。"他递过一碗药汤,"喝了,能暂时稳固封印。"

玉真子一饮而尽,看向昏迷的振华,眼中满是愧疚:"是我连累了小居士...若非我在南台寺外被灰线所伤,也不会..."

"等等,"唐守仁打断他,"你不是说慧明大师派你接应我们吗?"

玉真子苦笑:"是真的...只是我没说全。我本是奉师命在外巡查灰线动向,发现南台寺被围后,想强行突破报信,结果..."他摸了摸眉心,"被一道灰线侵入。我勉强用朱砂封魔之法困住它,赶去玄都观找援兵,正好遇见你们。"

老铜头眯起眼睛:"小子,你体内的灰线...有点特别啊。"

玉真子沉默片刻,低声道:"是'线母'的一缕分神。"

"什么?!"老铜头惊得差点打翻药碗,"你怎么不早说!线母是灰线的源头意识,它的分神岂是你能控制的?!"

"所以我需要金瞳者。"玉真子看向振华,"只有他能净化线母分神而不被反噬。"他艰难地站起身,向唐守仁和阳氏深深一揖,"贫道隐瞒实情,罪该万死。但请相信,我绝无害小居士之心。"

阳氏盯着玉真子的眼睛看了许久,缓缓点头:"我相信你。灰线控制的人,眼神不会这么清明。"

继续上路后,地势逐渐升高,雾气也越来越浓。同心镜中的绿光突然变得强烈,首指前方一片看似密不透风的藤蔓墙。

"就是那里!"老铜头兴奋地加快脚步,却被玉真子一把拉住。

"等等!"玉真子脸色凝重,"有阵法!"

他捡起一块石头扔向藤蔓。石头刚接触藤蔓,数十支淬毒的竹箭就从西面八方射来,将石头所在的位置扎成了刺猬!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老铜头抹了把冷汗:"好厉害的机关..."

玉真子从怀中取出一块青色玉牌,上面刻着瑶族文字:"这是我多年前救一位瑶族猎人所赠的信物,或许有用。"他上前一步,用瑶语高声喊道:"远方来客,求见长老!有信物为证!"

寂静片刻后,藤蔓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什么信物?"

玉真子举起玉牌:"青岩寨阿木兄弟所赠救命牌!"

又是一阵沉默。突然,藤蔓无声地分开,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一个须发皆白、脸上刺着奇特纹路的老者走出来,警惕地打量着众人。当他看到振国背上的振华时,浑浊的老眼突然睁大:"金瞳之子?!"

老铜头上前行礼:"这位瑶老,我们为救这孩子,特来求洗髓泉一用。"

老者盯着振华额头的铜钱印记看了许久,突然转身:"跟我来。"

穿过藤蔓墙,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个隐藏在群山环抱中的瑶寨,几十座吊脚楼依山而建,中央是一个泛着奇异蓝光的圆形水池。更令人惊讶的是,水池周围立着九根石柱,每根柱子上都盘绕着一条栩栩如生的石龙,与玄都观的铜龙柱极为相似!

"这是..."唐守仁震惊地看着石龙柱。

"九龙护泉。"老者淡淡道,"和你们的铜龙柱同源,都是禹王所立。"他示意振国将振华放在池边,"这孩子被'阴蚺'所伤,需洗髓泉净化。"

老铜头惊讶道:"你们知道灰线?"

"叫法不同罢了。"老者从怀中取出一块青色石头,在水面上划了三圈,"我们瑶族世代守护此泉,就是为了防止阴蚺污染它。"

水面随着石头的划动泛起涟漪,渐渐变成晶莹的绿色。老者示意将振华放入水中:"只能泡一刻钟,多一分则魂魄离散,少一分则余毒未清。"

阳氏小心翼翼地将儿子浸入泉水。振华的身体刚接触水面,泉水就"咕嘟咕嘟"沸腾起来!更惊人的是,他额头上的灰纹如同活物般扭动起来,发出细微的"嘶嘶"声,一缕缕灰气被强行逼出,在水面上形成一张扭曲的人脸,又很快消散。

"有效!"秀兰喜极而泣。

与此同时,在振华的意识世界中,黑暗被温暖的绿光驱散。他感觉自己漂浮在一片无边的温暖水域中,每个毛孔都在呼吸,每一寸肌肤都在被净化。灰线的束缚彻底消失,铜钱印记重新焕发出耀眼的金光!

"娘...爹..."振华在意识深处呼唤着,努力向水面上的光亮游去。

现实世界中,振华的眼皮突然颤动起来。阳氏屏住呼吸,紧紧抓住丈夫的手。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小男孩缓缓睁开了眼睛——那双金色的瞳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纯净,没有一丝灰翳!

"华伢子!"阳氏再也忍不住,一把将儿子搂进怀里,泪水打湿了孩子的肩膀。

振华虚弱地抬起手,摸了摸母亲的脸:"娘...我梦见你做的凉粉了..."

众人又哭又笑,连一向严肃的老瑶人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只有老铜头和玉真子注意到,振华额头上的铜钱印记虽然恢复了金光,但中央却多了一个极小的灰色圆点,像瞳孔般嵌在印记中央。

玉真子忧心忡忡地低声道:"前辈,那是..."

"我知道。"老铜头面色凝重,"金瞳纳炁,阴阳共生。这孩子己经走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路..."

就在这时,寨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号角声。老瑶人脸色大变:"有外人闯阵!"

几乎同时,振华猛地坐首身体,金色瞳孔收缩成针尖大小:"不好!灰线大军来了!它们跟着我们找到了这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28B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衡岳商魂录之唐记风云:一碗凉粉 http://www.220book.com/book/28B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