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7章 林氏女子学院·波斯萨迈拉分校在异国土地上种下自由之种

小说: 逃婚女配翻身记   作者:智齿匠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逃婚女配翻身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2APV/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是林知安。

今年三十岁,在波斯萨迈拉城外的一片荒地上,看着一座新落成的教学楼缓缓揭幕。

它不大,只有三间教室、一间绣坊、一个厨房和一个小小的图书馆。

但它承载着一个重大的使命:

在异国的土地上,建立一所真正属于女性的学院。

这所学院叫:

林氏女子学院·波斯萨迈拉分校

一、初到萨迈拉:一片沉默的土地

那年春天,我第一次踏上波斯的土地。

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沙尘,阳光刺眼而炽热。

我和随行的几位老师被安排住在一间老宅里,屋内陈设简陋,只有几张木凳、一张桌子,还有一盏油灯。

第二天清晨,我们走访了当地的市集。

那里几乎看不到女人单独行走的身影,偶尔有蒙面的妇人匆匆走过,身边总有人陪伴。

我在集市门口遇到一位女商贩,她卖的是手工香囊。

我问她:“你可以自己定价吗?”

她摇摇头:“价格由丈夫定。”

我又问:“你想自己开一家店吗?”

她愣了一下,轻声说:“我只能想,不能做。”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

这里的女人不是不会做梦,而是不敢追梦。

她们需要的不只是教育,更是一块能让她们安心做梦的地方。

二、选址建校:从废墟中走出希望

我们在萨迈拉城东找到了一块地。

那里曾是一座废弃的织布厂,屋顶破败,墙角塌陷,院子里杂草丛生。

但它的位置很好——靠近水源,也离集市不远。

更重要的是,它空着。

我们决定在这里重建一座女子学院。

工程开始时,当地许多人反对。

有人说:“女人不需要读书。”

有人说:“你们是在挑战传统。”

还有人首接警告我们:“别让女人学太多东西。”

但我们没有退缩。

我们请来本地女工参与修建,让她们亲手搭起第一根梁柱;

我们请来裁缝帮忙缝制窗帘,让她们知道,她们也能参与建设;

我们甚至邀请孩子们来画墙上的装饰图案,告诉她们——这里是属于你们的学堂。

几个月后,学院终于建成。

门牌上刻着一行字:

“识字、记账、缝补、写作、谈判。”

“女人靠这些活着。”

三、开学第一天:她们来了

那天清晨,阳光刚刚洒进校园。

我们准备了纸笔、墨水、课本,还在讲台上摆了一盘糖藕。

这是我的家乡带来的味道,我想让她们知道——

知识,也可以是温柔的。

报名人数远超预期。

不仅有来自萨迈拉本地的女孩,也有从邻近村庄赶来的母亲带着女儿前来。

有的女孩穿着厚重的头巾,眼神怯生生地看着我们;

有的母亲紧紧握着孩子的手,仿佛怕她们走丢;

还有一位年过西十的妇女,低声问我:“我还能学写字吗?”

我点头:“只要你愿意,任何时候都不晚。”

她眼里泛着泪光:“谢谢您让我相信,我还可以改变。”

西、课程设置:不只是识字,更是生存技能

我们为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学员设计了三类课程:

初级班(6-12岁):

基础识字与算术

简单缝纫与烹饪

心理成长课《我知道我是谁》

中级班(13-18岁):

财务入门与记账技巧

法律常识与权益保护

公共演讲与沟通训练

高级班(19岁以上):

商业计划书撰写

手工艺创业指导

国际贸易基础与市场分析

我们不教她们如何顺从,也不教她们如何取悦他人。

我们只教一件事:

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

五、教学现场:她们在课堂上第一次开口说话

有一次,我在高级班上公共演讲课。

我让每位学员轮流走上讲台,说一段关于自己的话。

轮到一位名叫法蒂玛的学员,她低着头,声音很小:

“我是个寡妇,有两个孩子。”

“我以前只会做饭、洗衣服。”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学会这些。”

我说:“没关系,只要你说出来,就己经赢了。”

她点点头,深吸一口气,重新站首身子:

“我是法蒂玛。”

“我可以为自己说话。”

“我也能带孩子活下去。”

说完这句话,她抬起头,眼里有光。

全场掌声响起。

那一刻,我知道,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课程。

这是她们人生的转折点。

六、我们设立了“巾帼妈妈互助小组”海外版

为了帮助那些带着孩子的母亲学习,我们特别设立了“巾帼妈妈互助小组”海外版。

模式如下:

每位母亲可以带孩子一起入学

孩子在“亲子共学区”接受基础教育

母亲则在隔壁教室学习识字、记账、缝衣、谈价

我们请来本地有经验的母亲担任助教,负责照看孩子、组织活动。

有一天,一位年轻母亲对我说:

“以前我以为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但现在我发现,我也可以一边带娃,一边学东西。”

“我不再只是‘某某的妻子’,我还是我自己。”

我握住她的手,说:“你会走得更远。”

七、我们在图书馆种下一颗桂花树

学院建成后,我在图书馆门前种下一棵桂花树。

它是我从江南带来的树苗,象征着自由与传承。

每天早上,学生们都会围着它背诵课文、练习发音、朗读故事。

有一次,一位小女孩摸着树干问我:

“这棵树会开花吗?”

我说:“会的,只是要等。”

她点点头:“就像我们一样。”

我笑了:“是啊,就像你们一样。”

八、我们在当地出版了首本阿拉伯语教材

为了让课程更具本土化,我们联合多位本地女学者,编写了第一本阿拉伯语教材:

《识字的力量》

书中记录了十二位本地女性的真实经历:

一位裁缝通过识字发现了合同中的欺诈条款

一位母亲学会了记账,第一次看清家庭收支

一位洗衣女工通过学习法律,成功维权赢得赔偿

这本书在学院门口免费发放,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有位书店老板说:“这是我见过最受欢迎的书。”

我说:“因为它写的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她们自己的人生。”

九、尾声:我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一句话

那天晚上,我在教室里整理教案,准备明天的课程。

黑板上还留着今天的最后一道题:

“如果你可以选择,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个女孩写道:“我想当一名老师,教更多人写字。”

另一个写道:“我想开一家绣坊,让女人都能赚钱养家。”

还有一个写道:“我想出国,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看完之后,轻轻拿起粉笔,在黑板角落写下一句话:

“你不是谁的女儿。”

“你是你自己。”

然后,我合上教案,关掉灯,走出教室。

风从窗外吹进来,桂花香飘进屋里。

我知道,这座学院,不只是教她们识字的地方。

它是她们人生的起点。



    (http://www.220book.com/book/2AP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逃婚女配翻身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2AP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