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今年这稻子打下来能磨多少斤新米?」小满蹲在打谷场上,指尖捏着粒的稻谷,壳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赵叔抱着竹簸箕咧嘴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少说也有三千斤!你闻闻,这米香里带点甜味,比去年的早稻好吃多咯。」他身后的脱粒机还在「轰隆隆」转着,金黄的稻粒雨点般落进帆布口袋,远处祠堂的法治教育基地外,老吴头正给游客们讲傩戏面具的故事。
小满摸出母亲的玉佩,冰凉的玉石贴着掌心,稻花图案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祠堂的供桌上,当年的黑账和带血的稻草人面具被玻璃罩子罩着,旁边立着块警示牌:「扫黑除恶展品,请勿触摸」。她想起第89章省厅的全境封锁,那些被焚烧的毒稻壳腾起的黑烟,如今早被秋风吹散,只剩下打谷场上热闹的景象。
「林书记,省厅的车到村口啦!」村会计小跑着过来,胸前的工作证晃得人眼花——正是第68章稻田祭祀台那场闹剧里失踪的证件。小满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稻壳,看见沈砚舟从黑色SUV里钻出来,袖口挽着三道褶,搪瓷缸换成了新的,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红字。
「厅长说你这次立了大功,全国经验分享会指定要你去讲首播断案的事儿。」沈砚舟递来杯热水,热气模糊了他的脸,「唐雨的精神鉴定结果出来了,医生说她受刺激太深,可能判不了死刑。」小满点点头,想起监狱里唐雨晃着银镯子说要搞稻虾深加工的样子,后颈的植皮应该快好了吧,她想。
祠堂外的空地上,几个小孩追着红蜻蜓跑过。小满望着他们的背影,突然想起第81章那只停在稻穗上的红蜻蜓,翅膀展开时像极了母亲的玉佩。远处的稻田里,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尾,金灿灿的稻浪随着机器的轰鸣此起彼伏,某株稻穗突然被风吹弯,露出藏在秸秆里的微型摄像头——镜头闪了闪,却只拍下她微笑的侧脸。
「家人们,今天教大家辨认优质稻种!」小满点开首播,手机支架稳稳架在打谷场上。镜头扫过堆成小山的稻穗,网友们的弹幕立刻涌上来:「姐姐终于笑啦!」「这稻子看着就好吃!」她拿起一把稻穗,对着镜头解说:「你们看,的稻粒要呈金黄色,稻壳上不能有黑斑……」话没说完,屏幕里突然闪过个穿蓝布衫的人影。
小满心脏猛地一跳,转头望去,只有老吴头在给游客演示傩戏步法。她想起第83章祠堂博物馆开幕时那个神秘的背影,后颈的烧伤疤痕在记忆里若隐若现。手机震动,收到条陌生短信:「稻神的镰刀永远锋利」。她盯着屏幕上的字,想起第88章法医老周说的跨国贩毒集团,指尖在删除键上停顿两秒,最终按下确认。
「小满!」沈砚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举着个牛皮纸袋,「省厅刚送来了你父亲的烈士追认证书。」阳光穿过纸袋上的红章,在他警服上投下块菱形的光斑。小满接过证书,封面上「林明辉」三个字烫得人眼眶发酸,想起第84章省厅档案里未寄出的举报信,还有父亲笔记本里画的祠堂密道图。
打谷场外的田埂上,李桂芳扶着肚子和几个妇女聊天,隆起的小腹在蓝布衫下格外显眼。小满想起第79章宗族会议上她扯着陈万山头发的样子,现在的她,大概正盼着孩子出生吧。远处的饲料厂废墟上,工人们正在搭新的稻虾养殖棚,唐雨说的深加工车间,下个月就能破土动工。
夕阳把稻田染成蜜糖色,收割机的轰鸣声渐渐低下去。小满望着天际线,那里浮着几朵火烧云,像极了母亲日记里写的「血色稻浪」——只是如今,浪潮里翻涌的不再是鲜血和阴谋,而是沉甸甸的稻穗和村民们的笑脸。沈砚舟站在她身旁,搪瓷缸里的茶水冒着热气,倒映着逐渐亮起的祠堂灯火。
「明年咱们试试种彩色水稻吧,」小满对着镜头笑,身后的打谷场飘来新米的香气,「首播间的家人们要是愿意,开春儿都来咱们村领稻种!」弹幕瞬间被「报名」「支持乡村振兴」刷屏,某条评论让她嘴角上扬:「稻神?不如小满女神!」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这次是唐雨发来的照片。照片里的女孩穿着囚服,对着镜头比耶,后颈的纱布己经拆掉,新纹的麦穗纹身干干净净。小满放大图片,看见她手里攥着张报纸,头版标题是「乡村振兴示范村验收通过」。她笑着保存图片,抬头望向金黄的稻田,某株稻穗突然轻轻摇晃,像是在和她打招呼。
秋风掠过打谷场,卷起几星稻壳。小满攥紧父亲的烈士证书,感觉那些曾经压得她喘不过气的秘密和仇恨,正随着这场秋风渐渐远去。远处的祠堂里,老吴头的傩戏唱到了高潮,只是这次,戏文里不再有稻神祭的血腥,而是改成了乡村治理的新故事。她知道,有些东西永远变了——就像眼前的稻浪,终将在每个秋天,都泛起金灿灿的、充满希望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2AX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