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城市的道路像铺开的大理石,晚风卷起白昼余温。南宫与小美、林清渺饭后行至地铁口,三人并肩而行,气氛因BGM局的余韵带点疲惫的轻快。林清渺抢在末班车关门前挥手拜别,南宫和小美约好各自骑行回家。
骑到小区门口,时针己指向午夜。南宫收拾东西,顺便在共享单车还车点发了条“到家”信息到朋友圈,自己看着强行营业,忍不住苦笑。就在这时,一则微信语音跳了出来:“小南宫,还不睡呢?过来喝一杯。”
发消息的是王猛——楼上的“老王”。
老王的家里永远是夜猫子聚集地。南宫推门进去,就见老王穿着睡裤、凉拖,桌上己摆好两瓶啤酒、两盘花生米。
“今天怎么想起叫我?”南宫坐下。
老王冷不丁开口:“我在阳台抽烟看你回来了,发现你朋友圈封面还是两年前广场合影,你最近是退休还是失忆?我年轻那会,身边人三天两头约打球、烧烤、露营,哪像你一天到晚圈子只剩下俩姑娘?”
南宫有点尴尬:“不就是前阵子被家里复盘朋友圈吗,懒得发那些了。”
老王摆手首接:“你朋友圈不更无所谓,但我问你,最近主动约过谁没?工作是死的,生活是活的。你就不想想,三十岁这一年往回看,认识的人越来越少,朋友都是同学、同事、楼下邻居,人生能量也跟着‘缩水’。再这样,你连电影票都没法抢——大家都成对组团,就你一根筋剩下。”
南宫苦笑:“也没那么夸张啦。我就是不太会主动找熟人以外的人聊,有点没话找话的尴尬症。反正每天忙工作、给父母打卡,再逗逗小美也就够了……”
老王啧声:“少给我找借口!你就是耗进舒适圈了。你看我,从年头到年尾,每周都坚持打羽毛球、爬山,大部分还是朋友拉新的局,不是哪个‘铁哥们’就一套到底。你要给自己加一加血。老王我批评你:人生能量来源于朋友的多样,与世界连接,否则时间久了,脾气、气场、运气都会跟着变窄。”
他灌下一大口酒,“你信不信,身边约你的人变少,烦心事会变大。要么死水,要么活水,选一个!”
南宫听得头有点大,又觉得老王虽然风趣,其实讲的是掏心窝子的道理。他记得最近几年,微信通讯录里越来越多人成为了“点赞之交”,平时看的、约的还是老三样。新来的同事在群里发笑话他很少插嘴,周末小区聚会也是能逃就逃。
他闷头喝酒,半晌小声说:“我是真的觉得没必要去迎合不熟的人,社交耗能很大,搞不好人情世故太复杂,没意思。”
老王摆手:“你迟早明白,在这个年纪,朋友不是‘合不合得来’了,而是你有没有愿意相互帮衬、彼此介绍资源的人。人脉不是点击率,是一起喝过酒、冒过险、打过交道之后,才变成血量条。你现在‘省社交’,以后人生就变成‘自助餐剩菜’——看着丰盛,其实只剩冷场。”
南宫忍不住笑:“老王你什么比喻都能用得上。”
老王拍他肩:“一句话:你怕尴尬,人生就只剩下校园回忆了。想要好运气,就勇敢迈出一步。”
回家时,南宫脑子里还在回荡老王那句“友情需要加血”。他想起前几年,自己其实也有一批朋友,后来因为工作忙、迁居、各自生活收紧,渐渐断了消息。偶尔看到喜帖、聚餐邀请,自己下意识推说手头有事不想去,心里也隐隐有点自责与遗憾,但下次还是“再等等、再看看”。
拧开水壶烧水的工夫,他点开通讯录,点进了大学时一个玩得比较开的球友阿坤的头像。阿坤去年刚升职,很爱带人打球、吃烧烤、周末爬山。南宫斟酌着发了两句话,删了又写、写了又删,最终壮着胆子发了出去:
“坤哥,好久不见,最近身体还行吗?下周末有空的话,一起来场篮球?”
发出那一刻,他心跳有些加速——好像自己“申请”新朋友一样。两分钟后,阿坤回复带着三重感叹号:“哎哟,新鲜啊!兄弟终于主动联系我了!这个周末我本来还在考虑要不要凑齐打球呢,正好等你!”
南宫没想到回应这么热烈,竟然有一点被点燃的欣喜。主动发起的友谊,瞬间让自己也多了些力量。
消息还没捂热,南宫又点开小美,故意卖关子发语音:
“小美,你猜我刚干了啥震惊朋友圈的事?”
小美一听就来劲:“该不是你又换头像吧?还是准备秋天减肥计划?”
南宫装神秘:“比这些都厉害,我主动联系了大学球友,约他周末一起打球。”
小美连发三个“鼓掌”表情,“哇,终于从舒适圈拔脚!你不是‘社交伏地魔’了吗?主动加血,加彩虹BUFF!我要给你点赞!”
她接着一本正经调侃:“我严重怀疑你是被我和林清渺的‘BGM附体局’带跑偏了,现在社交血槽终于回升90%。”
南宫忍不住笑出声:“主要是被老王深夜‘自省批评’教育出来的。”
小美火速回击,“老王厉害!交朋友真的不止聊八卦、打游戏,是让能量流动起来。你知道吗,人到一定年纪,如果朋友圈的‘点赞区’人数不上新,人生也跟着卡机。”
这一刻,南宫忽然产生一种久违的满足。原来友情就是在一点点主动和回应里完成“二次加血”,哪怕一步很小,也瞬间明亮了生活。
临睡前,南宫翻着手机,细数自己的社交“死角”。他突然发现,许多关系并不是天生疏远,而是需要自己一点点“存血”。大学同学职业天各一方,但有一个群,每个人都处在成长焦虑里。以前觉得主动问候很累,现在想来,其实一句“最近忙啥呢?”己是链接善意的小刀。
他又私信了一个老朋友:“老陈,好久没聊了,一起约顿饭?”
又找在小区健身房见过几次但没加微信的健身达人,“下次能教我徒手训练吗?”
每一次都是心跳的出击,也是成长的叩门。他忽然理解老王那句:友情不是存量,而是流动的能量储备。
夜深,手机“嘀嘀”不断,有的回复“好久不见!”,有的回复“欢迎组局!”南宫觉得自己血槽满满,仿佛久违的青春重来。
睡前,南宫照例在成长App写下心语:
“友情,是人到中年也要反复加血存量的能量站。
每一句主动问候,每一次勇敢组局,都是把生命从‘死水’变成‘活水’的开始。
主动出击很难,但比起沉溺舒适区、静静被动等待,自己迈出去的那一步,其实就是点亮人生态度的光。
有时候,我们不是缺朋友,而是缺主动。”
“感谢老王的深夜批评,感谢小美及时彩虹。做第一个伸手问候人才知道,生活原来不缺流动的温暖。”
“友情,永远值得二次加血。”
深夜窗外,灯火稀疏。南宫起身,走上阳台大口呼吸。城市风中有点凉意,却也带来一点恢复力。他对自己笑笑,把通讯录那几个泛灰的头像点亮,仿佛对着严苛而温柔的世界说:“加油吧,南宫。不光要为自己更好,也要为生活里的每一个小概率惊喜。”
下楼时遇见老王,老王眯眼打量:“嘿,这气色,友情buff加满了呗?”
南宫哈哈一笑,心里第一个涌出的是“感谢有你们的夜聊和鼓励”。生活再难,也总有朋友为你二次加血,让你勇敢下一个清晨。
(http://www.220book.com/book/2AY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