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站在浑天仪前,二十八宿铜环上布满细小凹痕。「这不是星图,」他用磁粉涂抹铜环,「是银钢构件磨损的轨迹!」
铜环在烛光下显现出七组特殊划痕,元芳突然拔剑劈开支架,中空铜柱内滚出十二枚银球——表面刻着历代红亭建造日期。
「每座红亭都是浑天仪的校准器。」狄仁杰将银球按时间排列,「当所有红亭垂脊角度连成一线...」
轰隆雷鸣打断话语,暴雨击打着观星台琉璃顶。狄仁杰用红绳串联银球,投射在《大唐疆域图》上的阴影,竟与魏王泰墓室壁画中的「荧惑守心」星象完全重合!
「明日辰时三刻,当荧惑星掠过紫微垣,」狄仁杰点燃银球内的硫火硝,「所有红亭垂脊会反射阳光聚焦于太极殿!」
元芳突然用剑鞘击碎西侧窗棂,月光照亮狄仁杰手中的《贞观匠作录》,泛黄纸页间夹着魏王泰亲笔批注:「朱雀垂脊,可纳天火」。
「速查朱雀门!」狄仁杰跃上马背时,皇城方向己亮起诡异红光。巍峨的朱雀门鸱吻兽首正在缓慢转动,鳞片缝隙间渗出银白色液体。
「是熔化的九炼银钢!」狄仁杰将水银泼向兽首,液体突然凝固成卦象纹路——「既济」变「未济」的爻辞正对应荧惑轨迹。
绯衣身影从门楼跃下,春桃残破的面皮下传出淑妃的声音:「狄卿可知这银钢鸱吻里,熔着魏王府三百死士的骨灰?」
淑妃撕开衣袖,手臂上嵌着七颗银钢星钉:「贞观二十三年,先帝用这七星锁镇住魏王一脉的帝王气。今日,我要用天火炼化这枷锁!」
她挥袖甩出磁石链,朱雀门两侧的三十六尊铜驼竟自行转向。狄仁杰注意到铜驼眼窝里嵌着红亭特有的青铜莲瓣,厉声喝道:「砸碎铜驼!」
龙武军重锤落下,铜驼腹腔内滚出大量磁化银针。淑妃癫狂大笑:「迟了!」她扯断颈间银锁,七星钉在磁力作用下迸出,血雾中浮现出完整的河图洛书光影。
狄仁杰纵身扑向浑天仪,将二十八宿铜环扭转到武德九年的位置。银球突然集体爆裂,硫火硝烟雾在空中凝聚成玄武影像,正好阻断荧惑星与红亭的感应路径。
「你算错了两件事。」狄仁杰举起魏王泰的《匠作笔记》,「贞观年的浑天仪有二十九宿,你少算了『招摇』一宿!」话音未落,残缺的星轨突然偏移,原本聚焦太极殿的光束竟反射回朱雀门。
淑妃在银钢鸱吻的熔流中惨叫,她的身体迅速金属化。狄仁杰从她僵化的手中抠出半枚虎符,符身纹路与红亭柱础的贪狼星图完全一致。
「红亭根本不是诅咒,」狄仁杰将虎符按进浑天仪缺口,「是魏王留下的磁暴武器校准器!」仪器突然高速旋转,暴雨被磁场扭曲成血色螺旋。
三日后,狄仁杰在魏王墓室找到最终答案。水银江河环绕的棺椁上,北斗七星图案由红亭垂脊残片拼成。元芳用剑柄叩击棺盖,内层露出《大唐龙脉堪舆图》。
「原来如此!」狄仁杰将图纸覆在当朝疆域图上,「所有红亭都建在地脉节点,魏王想用磁暴切断当朝龙脉...」
图纸突然自燃,火焰显出隐藏文字:「得此图者,当观骊山地宫」。狄仁杰伸手触碰灰烬,指尖沾到银钢粉末——与红亭毒针成分完全一致。
暴雨中的骊山悬崖,沈秋雁的绯衣猎猎作响。「狄大人可知,」她掀开左袖露出机械义肢,「这银钢手臂里藏着最后一座红亭的机括?」
狄仁杰举起磁石,义肢突然指向皇陵方向:「你故意让淑妃以为在利用魏王遗产,实则要引爆所有红亭同归于尽!」
「是又如何?」沈秋雁扯开衣襟,心口镶嵌的磁暴核心开始闪烁,「三百工匠的怨气,足够让整座骊山...」
话音未落,狄仁杰将魏王虎符插入她胸口的机关。磁力暴走引发剧烈爆炸,元芳在最后时刻拽着狄仁杰跳崖。空中俯视时,爆炸形成的环状焦痕,竟与红亭垂脊的完美角度完全契合。
三个月后,狄仁杰站在重修的红亭前。新亭垂脊严格遵照五十西度古制,夕阳穿过铜球时,在石碑投下「清正廉明」西字光影。
「大人,淑景殿挖出的银匣有异。」元芳呈上布满孔洞的银盒,透过小孔可见内部机括与红亭模型联动。狄仁杰将水银注入孔洞,匣面浮现出未激活的七座红亭坐标。
暮色中,新任工部侍郎的袖口隐约露出螭吻纹样。更遥远的西域商路上,驼队正运送刻着红亭图纸的石板。狂风卷起沙尘,石板背面的突厥文在月光下一闪而逝。
红亭飞檐下的铜铃再次响起时,狄仁杰将磁石投入洛水。河面浮现的漩涡图案,与当日银闸上的血色谶语如出一辙。
(http://www.220book.com/book/2BS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