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昆指首长的召见,一场高规格的谈话,带来职务的重大变动,这不仅是个人事业的转折,更成为人生中一段无上风光、终生难忘的经历。
1982年底,昆明军区空军党委扩大会在春城盛大召开。各团站的一把手和副手们如同奔赴一场决定命运的盛会,齐聚于此,共商部队发展的要事。此时,我作为场站主持工作的副政委,突然接到一通电话,通知我和机关协理员杨开明前往昆明,称昆指首长有要事召见。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场站传开,一时间,众人的猜测与遐想如同汹涌的潮水般涌起。有人说这是高升的预兆,有人则担忧是工作出了问题。各种说法在场站里交织回荡,让气氛变得既紧张又神秘。
次日清晨,我们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抵达了昆明北站。刚一下火车,车站广播那洪亮的声音便在嘈杂的人群中响起:“86291部队的李参谋长,请到出站口,有人接您。”我心中一惊,循声望去,只见出站口站着一位熟悉的身影——昆指车队的小车司机。他曾因战事到过砚山,我们彼此相识。就这样,我们登上了车,一路朝着西山昆指机关疾驰而去。
早饭时分,一位老熟人悄悄靠近我,他原是战勤处长,如今己是后勤部副部长。他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我说:“老李啊,看来你的位置要变了。”我心中一凛,表面却不动声色,心中己然有了几分揣测。
饭后,我们被领进了党委小会议室。昆指侯主任、李政委端坐在上位,他们的眼神深邃而威严,仿佛能洞察一切。在场的还有干部处长以及我站的站长和政委。气氛格外凝重,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候主任,那可是部队里如雷贯耳的传奇人物。抗美援朝时期,他是第一个夜间击落美军战机的英雄,曾担任空一师师长、空一军军长,后来还当过福州空军和成都空军的司令。他经常亲自驾驶飞机到各个机场检查工作,是无数军人心中敬仰的偶像。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落针可闻。候主任率先打破沉默,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李清晨同志在砚山工作十几年了,可以说是砚山的元老。这些年干得不错,成绩显著。当然,也说过一些不合适的话。”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紧盯着候主任的嘴唇,等待着那个决定命运的时刻。
“现在准备给你换个地方,到后勤教导队任副队长。关于对你的任用,党委内部是有争议的。但是我和政委都认为你去搞教导队的工作更合适。到那里后,要好好干,要出成绩,不能提复员转业的事情。”候主任的话如同重磅炸弹,在我心中炸开。我既感到意外,又有一丝兴奋,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考验。
接着,候主任转向杨开明,说道:“杨开明同志将接任参谋长一职。你是飞行员出身,知道如何为飞行服务。虽然你有些毛病,但并不影响大局。希望你能够为改变砚山面貌下功夫。”李政委也发表了讲话,阐述了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而站长和政委只是静静地听着、看着,表情严肃,没有插话。
干部处长这时补充道:“像今天这样高规格的谈话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提个师职,也只是由一个常委谈一谈。今天把你们请到常委会议室来,两个主要领导与你们谈话,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足以看出首长们对你们的重视程度。”
我和杨开明连忙起身,郑重地表示不会辜负首长们的厚望,一定会努力工作,做出成绩,报效祖国。候主任要求我尽快到新岗位任职,并指示后勤部方部长尽快办理家属子女随调随迁的事宜。然而,站长提出让我先完成年终总结再走,候主任眉头一皱,果断否决了这个提议:“不行。你的事业在教导队,那边的事情让杨开明去处理吧。”
午餐时,气氛稍有缓和。候主任端起酒杯,走到我面前,与我碰杯。他以一种老江湖的方式,轻轻在我的肩窝捣了两拳,语重心长地说:“好好干,要是干不好,就提头来见。”我们两人的酒杯相碰,清脆的响声在餐厅里回荡,随后一饮而尽。
下午,昆指特意安排了44师值班的首-5飞机将我和杨开明送回砚山。当飞机起飞,翱翔在蓝天之上,我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回,是我一生中最为风光的一次经历,它如同璀璨的星辰,将永远铭刻在我人生的天空中,让我终身难忘。
(http://www.220book.com/book/2CH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