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气氛比天气还闷。
几个研究员围在会议桌前,你一言我一语地吵得不可开交。一边是主张传统医学研究方向的老派代表,另一边是坚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的革新派,双方谁也不让谁,声音越来越大,连走廊都能听见。
“你们这是开会还是吵架?”桑榆推门进来时皱了皱眉。
“桑医生!”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立刻转过头来,“您可来了!他们根本不懂古医的精髓,非要搞什么AI建模分析,这不是瞎折腾吗?”
“瞎折腾的是你们。”对面一个穿白大褂的女研究员冷笑一声,“光靠经验传承不讲数据,这种研究方式早就过时了。我们做科研是要讲证据的,不是玄学。”
“古医讲究辨证施治,哪是你们这些冷冰冰的数据能解释清楚的?”
“那你们倒是拿出点实打实的结果啊,别老拿‘祖上传下来的’当挡箭牌。”
“够了!”桑榆一声喝止,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她扫了一圈众人,眼神锐利如刀:“咱们才刚起步,就内讧?你们知不知道外面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们?”
众人面面相觑,没人说话。
桑榆深吸一口气,走到会议桌前坐下:“我知道大家都是为了项目好,但争执解决不了问题。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传统医学确实有它独特的价值,而现代科技也确实能提升效率和准确性。问题是,为什么非得二选一?”
“可是……”那个戴眼镜的年轻研究员迟疑道,“融合的话,怎么操作?会不会两边都不讨好?”
“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桑榆语气缓和了些,“这样吧,我先听听你们各自的思路。”
她先是坐到传统派那边,听他们详细阐述古医理论、药材配伍的讲究,以及临床经验的重要性。然后又换到另一侧,了解对方想用哪些现代技术手段,比如大数据分析、分子模拟模型、基因图谱匹配等。
听着听着,她的金手指悄然启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清晰的画面,仿佛能看到每种药材进入人体后的运行轨迹,也能看到不同技术手段如何影响研究进程。
“你们说的我都明白了。”她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其实这个问题,不是新旧之争,而是整合方式的问题。”
她走到黑板前,拿起马克笔,一边画一边讲解:“比如说,我们可以用AI建立一个中药数据库,把历代经典方剂录入进去,再结合真实病例进行交叉验证。这样既保留了传统经验,又能用现代方法去验证疗效,还能预测可能的副作用。”
“另外,像你们提到的基因检测,也可以应用在个体化治疗上。不同体质的人对同一种药的反应不一样,如果我们能用基因组学来辅助辨证,是不是可以更精准?”
她越说越投入,黑板上己经写满了各种流程图和公式。
会议室里渐渐没了火药味,取而代之的是专注和思考。
“如果真能做成这个系统……”那位女研究员喃喃道,“那可真是开创性的突破。”
“而且还能避免很多盲目用药的风险。”戴眼镜的年轻研究员点头附和。
桑榆放下笔,看着大家逐渐放松的表情,心里松了口气。
“所以啊,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怎么互补。”她笑了笑,“你们每个人的专业背景都不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做出不一样的东西。但如果大家都只想着捍卫自己的立场,那就真的什么都做不成。”
沉默片刻后,沐风忽然鼓起掌来。
“说得好。”他倚在门口,手里端着两杯咖啡,“我就知道你能搞定。”
“你怎么在这儿?”桑榆愣了一下。
“我这不是担心嘛。”他耸耸肩,“刚才路过,听见里面没动静了,就偷偷听了会儿。”
“那你听完有什么建议?”她挑眉。
“我的建议?”沐风晃了晃手里的咖啡,“先把这两杯喝了,然后再继续讨论。毕竟——”他顿了顿,嘴角微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熬夜。”
众人哄笑起来,紧绷的气氛彻底消散。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大家重新围坐在会议桌前,开始认真讨论具体实施方案。有人提出用机器学习优化药材配伍,有人建议搭建中医诊断模型,还有人提议引入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争论依旧存在,但不再是互相攻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头脑风暴。
夜色渐深,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
桑榆站在窗边,望着远处闪烁的霓虹灯,心中却前所未有的踏实。
团队,终于开始凝聚了。
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桑医生!”一名研究员冲进来,“医院那边又来了紧急消息!”
她猛地转身,眉头一皱:“怎么回事?”
“又有患者出现相同症状了,而且这次人数更多,情况比上次严重得多。”
空气瞬间凝固。
桑榆的眼神陡然变得凌厉,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过那个徽记的名字:**暗脉会**。
她快步走向实验台,拉开抽屉准备取出笔记本。
可就在指尖触碰到封面的一刹那——
一道黑影从窗外掠过。
(http://www.220book.com/book/2D4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