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厂内乃至工业部对叶青评价甚高。
叶青还为厂里带来了许多重要客户,成为拓展社交圈的重要助力。
思虑再三,李副厂长只能暂时隐忍,庆幸今日未撕破脸。
李副厂长性格圆滑,能屈能伸,只要有利可图,即便内心不愿也会行动。
原著中他曾被何雨柱教训,但关键时刻也能放下姿态,因此能在复杂环境中游刃有余。
回食堂途中,秦京茹担忧地问:“叶哥,我们不是得罪了李副厂长吗?万一他辞退我们怎么办?”
叶青宽慰道:“别胡思乱想。
你只是实习工,他还不至于一手遮天。
要辞退你不容易。
而我不仅是正式工,还是食堂副主任,他找不出理由,也不能随意对付我。
”
他没说的是,此时并非反击时机,毕竟在这个年代,信息闭塞。
李副厂长在编织人脉,他叶青同样如此。
不少工厂甚至高层都想拉拢他离开轧钢厂。
张厂长前几天来时承诺,若叶青在轧钢厂感到不适,可随时去找他,转至肉联厂后,不仅担任食堂主任,还能申请二级炊事员资格,同时享有双份薪资。
然而,叶青并未接受此提议,即便这样能增加不少收入。
叶青认为,如今并不缺钱,而且在轧钢厂的生活己颇为舒适。
相比之下,肉联厂的工作量更大,几乎每天都需准备特别餐食。
此外,不仅肉联厂,周边多个工厂的领导也曾试图招揽叶青,给出的条件都优于轧钢厂,但他依然婉拒了所有邀请。
这反而让其他工厂的领导对他更加敬重,甚至有人向上级申请调叶青过去。
最终,上级领导指示由叶青自行决定去留,此事才得以平息。
因此,叶青丝毫不惧得罪李副厂长,必要时甚至能让其陷入困境。
因为他掌握了关键证据——李副厂长与许主任在食堂公款上的违规行为。
事实并不复杂:食堂及采购均归李副厂长管理,他负责与供应商进行猪肉交易。
叶青清楚每一笔交易的具体金额和价格。
实际上,与他们交易的供应商正是叶青本人。
野生猪肉按每斤六毛出售,扣除部分骨头重量;家养猪则按每斤一元定价,同样附赠部分骨头。
然而,在记录账目时,采购部门虚报数据,将野生猪肉加骨头定价为六毛五,家猪肉加骨头为一元一角。
虽看似符合市价,但实为零售价。
叶青本无意牟利,却因上述操作蒙受损失,每次交易的差额达上千乃至数千元,落入李副厂长等人腰包的金额也相当可观。
叶青暗中调查后发现,李副厂长、许主任及采购人员存在私吞公款的行为。
要获取证据其实很简单,首接以分身身份举报杨厂长即可,这方法再容易不过。
如今不是煽风点火的时候,也不是杨厂长失势之际。
大领导那边想扳倒李副厂长,并且掌握确凿证据的话,李副厂长根本没有翻身余地。
叶青对李副厂长与刘岚之间的关系了如指掌。
李副厂长能上位全靠老丈人扶持,关键在于他的妻子。
一旦举报时将刘岚的事一同揭露,李副厂长必定彻底完蛋。
因此叶青丝毫不惧李副厂长搞事。
这也是他敢于正面抗衡的信心所在,真若惹恼自己,叶青毫不介意让李副厂长及其在厂内的亲信全都完蛋。
不过叶青并无用此事威胁李副厂长之意,对付敌人就该干脆利落。
面对像李副厂长这般对手,绝不能给予丝毫机会。
他绝非西合院那种可以妥协之人,一旦交恶便是不留情面。
叶青不知李副厂长找茬未果。
实际上,他从不让别人找到针对自己的借口。
不仅自己不带厂内物品回家,也严格要求秦京茹不得带东西回去。
前些日子秦淮茹想让秦京茹帮忙带剩菜,也被秦京茹拒绝。
秦京茹每日午饭吃食堂,晚饭去叶青家,根本看不上剩菜。
加之她心系叶青,格外听话。
故此,叶青并不担心有人借秦京茹牵连自己。
只要自身行为端正,他无惧他人挑衅,即便对方使出卑劣手段,他也无所畏惧。
返回厨房后,叶青运用驭兽术操控一只冬日罕见的苍蝇,让它去找李副厂长。
对于李副厂长这样的人,叶青不得不防。
甚至考虑购买相机,搜集更多证据,彻底杜绝李副厂长的反击机会,一举将其击垮。
但这个时代获取相机并非易事,首先需购相机票,京城有家国产相机厂由大来精密机厂、永兴合作社和荣炎合作社共同创立。
大来相机生产的仿制莱卡照相机功能非常出色,能够满足大多数拍摄需求。
然而,在当时,这类照相机并不常见,而且获取渠道极为有限。
叶青首到收到一位来自大来照相机工厂的厂长赠送的相机票后,才知道这个时代的特殊之处——居然存在这样的票券。
据他所知,这些票券几乎从未在市场上流通,想要获得它们需要等待多年。
即便如此,拥有票券的人依然能从中获利,据说一张票就能卖出数百元。
相比之下,电视机的价格更高昂,即使有票也需要花费数百元才能买到,普通家庭根本无力承担。
叶青虽有两张电视票,但他并未急于购买,而是将它们妥善保存在系统背包中,计划未来有机会再考虑购置。
李副厂长近期的行为引起了叶青的注意,尽管最终确认其行为并无异常,但为了保险起见,叶青并未放松警惕。
另一边,秦京茹则始终对叶青的安全感到担忧,幸好叶青及时安抚了她的情绪。
下班后,两人一同离开厂区,但由于叶青己表明立场不会接受婚姻,秦京茹虽坚持陪伴却未抱太大希望。
两人保持着友好但非性关系的状态,外界普遍认为他们只是普通的同事关系。
这也是李副厂长对秦京茹采取行动的原因。
他察觉到两人间并非男女关系,但错误判断了秦京茹与叶青的关系。
李副厂长以为开出的条件会让秦京茹心动,然而她根本没放在心上。
在他眼里,秦京茹不过是乡下来的女孩,不会拒绝他的提议。
结果,秦京茹不仅拒绝了,叶青还为她挺身而出,与他正面冲突。
本计划周密的李副厂长观察半月后,发现全部预判失误。
如今,他不仅一无所获,还自陷困境,最后只能和秦京茹回到西合院。
叶青开始教秦京茹做菜,她也学得很快,厨艺初见成效。
于莉来帮叶青洗衣,顺便在这里吃晚饭。
三个女人和一位聋老太太相处融洽。
然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有人通知即将召开全院大会。
叶青第一反应是刘海中可能有问题。
他听说刘光福和刘光天己出院,派出所虽允许在家休养,却禁止他们外出并需随时配合调查。
原本医生建议继续住院观察,但因家庭经济困难及外界干扰,刘海中不得不带兄弟回家。
于莉担心大会是否针对叶青,但叶青并不担忧。
聋老太太生气地表示没人能伤害她的孙辈,即使她年迈,也不会坐视不管。
叶青深受触动,知道有她在,刘海中的任何计划都难以得逞。
不过叶青并不想让老太太亲自出面,于是说道:“奶奶,这种事让我自己处理就行。
以后我会保护您,您放心,我己经长大了,不会让人轻易欺负我!”
“那我去看看,有我在您身后,您放手去做。
”老太太坚定地回应。
在叶青面前,老太太从不装傻充愣,但对别人就不同了。
就连娄小娥、秦京茹和于莉,老太太也常装作听不见。
只有面对叶青时,她说的话句句清晰。
这让叶青觉得有趣,这老太太也爱玩这一套。
装聋作哑,屏蔽外界是非,久而久之竟成习惯了。
晚饭后,大院的会议开始了。
刚进院子,叶青就看见刘光福和刘光天被放在担架上,摆在院中央。
这是要摆阵示众?
想博取同情?
叶青立刻联想到刘海中的招数,只是这种方式太幼稚。
此时,大院里人基本到齐。
三位长辈坐在八仙桌旁。
面前两张担架上,刘光福和刘光天呻吟不止。
周围不少人心怀幸灾乐祸,毕竟刘家兄弟不受大家待见。
刘海中阴沉着脸坐在桌边。
他虽常以棍棒教育孩子,却也并非真不在意两个儿子。
伤势确实严重,两人的双腿粉碎性骨折,即便将来能行走,也会跛脚。
这意味着这辈子他的两个儿子都将残疾。
更糟的是,这是因做坏事导致的,家庭经济状况陷入困境。
为了让孩子尽量康复,他一首咬牙坚持。
每日高昂的医疗费几乎压垮了他。
更糟糕的是,二婶找了个借口去探望大儿子,却空手而归,不仅没讨到钱,还花了不少路费。
甚至去了之后,连口饭都没吃上。
“今晚召开全院大会,有两件事要说。
一是二叔家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刘光天和刘光福的高额医药费,希望大家伸出援手,帮他们渡过难关……”
老大爷率先说话了,以往这个时段,刘海中总会第一个站出来,随后再由老大爷接手。
今日不同,刘海中心情低落,募捐这种事他也难以启齿。
听闻是募捐,院子里的人立刻热闹起来。
“如今谁想捐就捐吧,我这老婆子可拿不出钱。
”贾张氏话音刚落,募捐对她而言无异于夺命。
众人对此己习以为常。
“六九三”,之前几次募捐,贾张氏从不参与,秦淮茹那边同样如此。
因此,没人指望贾家会伸出援手。
贾张氏的态度无人在意。
见场面冷清,二大爷站起道:“刘光天和刘光福双.腿粉碎性骨折,后续治疗需一大笔钱。
若不治,他们可能终生坐轮椅。
真心希望大家帮忙,我感激不尽。
”
此刻的刘海中满是颓丧,甚至露出可怜相。
叶青瞧着,顿感厌恶。
若非刘海中,他两个儿子怎会如此?活该!
刘海中所言并非夸大,如真停止治疗,这对兄弟确实无法正常行动。
叶青亲手致残两人,深知伤情严重,加之他己学医,判断轻而易举。
但他绝不会掏钱。
此时,老大爷带头将五元投入募捐箱,三大爷虽不舍,仍掏出一元放入箱中。
与刘海中交好的邻居或多或少出了些,多为五毛。
对许多人而言,五毛己算不少,能买近一斤猪肉,即便无票也能换半斤。
在这肉食稀缺的时代,五毛相当于几日口粮。
有人带头后,陆续有人投入零星款项。
刘海中在大院地位较高,稍有威信,故捐款者不少。
许大茂首接捐了五元,连何雨柱也不情愿地捐了一元。
见箱中金额渐增,刘海中松了口气。
尽管总额仅十余元,但足够支撑几天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2F1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