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在章台宫前的广场上,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林渊站在高台之上,身着墨青色官服,腰佩玉饰,手持录取名册,目光如炬。
台下人头攒动,既有衣着华贵的世族子弟,也有衣衫朴素的寒门学子。他们神情各异,有的忐忑不安,有的志在必得,有的则一脸傲然。
“肃静!”林渊的声音不高却极有穿透力,广场顿时安静下来。
“今日,我将宣布贤才举荐制首次考校的录取名单。”
他环视西周,目光在人群中扫过,看到了那些世族子弟不屑的眼神,也看到了寒门学子期盼的目光。
林渊深吸一口气,出人意料地先拿起了一份名册。
“首先,我要宣读此次考校中表现出色的世族子弟名单。”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许多人面面相觑,不明白林渊为何要如此安排。
“周氏子弟周元,精通律法,答卷条理分明,录取!”
“李氏子弟李通,算术精湛,录取!”
“赵氏子弟赵明,文采斐然,录取!”
林渊一一宣读,每念一个名字,就有一位世族子弟面露喜色,挺胸抬头。那些原本不屑的眼神渐渐转为惊讶,继而是隐隐的感激。
宣读完世族子弟名单后,林渊放下手中竹简,拿起另一份。
“接下来,我要宣读此次考校中脱颖而出的寒门学子名单。”
台下再次骚动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渊身上。
“田丰,水利方案独具匠心,计算精确,实用性强,名列第一!”
一个身着粗布衣服的年轻人愣在原地,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周围的人群自动为他让出一条路,无数惊讶的目光投向这位默默无闻的农夫。
“李远,工程规划缜密,录取!”
“王勇,测绘技术精湛,录取!”
林渊一一宣读,每念一个名字,就有一位寒门学子喜极而泣或难以置信地呆立原地。
宣读完毕,林渊环视西周,声音洪亮:“陛下曾言,大秦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无论出身高低,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为我大秦效力!”
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林渊走下高台,亲自走向田丰,握住他的手:“恭喜你,田先生。你的水利方案令人印象深刻。”
田丰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不停地鞠躬致谢。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赵高带着几名侍卫挤了进来,脸色阴沉。
“林大人好手段啊,这贤才举荐制果然名不虚传。”赵高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讽刺。
林渊转身,面对赵高,神色平静:“赵大人过奖。这不过是陛下旨意,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赵高冷笑一声,走近林渊,压低声音:“林大人此举,恐怕会动摇国本啊。让这些市井小民与世族子弟平起平坐,岂不是乱了秩序?”
林渊不卑不惧,目光如电:“赵大人此言差矣。选贤任能,正是强国之本。若赵大人担忧,不妨让令侄再参加下次考校,以正视听。”
赵高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怒火。他的侄子赵元名落孙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林大人好大的胆子!”赵高咬牙切齿,“你可知道你在做什么?这是在挑战千年世族制度!”
林渊微微一笑:“臣只知道,陛下要的是人才,不是门第。”
赵高语塞,狠狠地瞪了林渊一眼,悻悻而去。
广场上的人群目睹了这一幕,议论纷纷。林渊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更多人的敬佩。
三日后,林渊在城南设立了“培养署”,亲自为首批入选者授课。培养署坐落在一处幽静的园林内,环境优雅,设施齐全。
林渊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三十余名学员,其中既有世族子弟,也有寒门学子。他们虽然出身各异,但此刻都怀着同样的渴望和敬畏。
“诸位能够通过考校,证明了你们的才华和努力。”林渊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三个月,你们将在这里学习治国之术、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将来服务朝廷做准备。”
他没有按照传统方式讲授经义,而是首接进入实务教学。
“治国先治水,水利乃国之命脉。”林渊在沙盘上演示水利工程的规划,“看这里,若在此处修建水渠,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
田丰眼前一亮,主动上前,在沙盘上指点:“若依地势高低,在此处开凿主渠,再分支为三,可灌溉方圆十里。”
林渊点头赞许:“不错!田先生果然精通水利。”
世族子弟周元也不甘示弱,上前补充:“若再在此处建一座水闸,可控制水量,防止汛期泛滥。”
林渊欣慰地看着学员们踊跃发言,相互切磋。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不分出身,只论才学。
日复一日,林渊教授的内容越来越深入,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从古代典籍到现代管理。学员们如饥似渴地学习,进步神速。
一日授课结束,云华匆匆走进教室,面色凝重。
“大人,有要事相告。”
林渊点点头,示意学员们先行离去。待教室空无一人,云华才低声道:“大人,有人在暗中调查您的背景和来历。”
林渊不动声色,继续整理桌上的竹简:“查到什么了?”
云华摇头:“暂时没有。但据线报,这些人与赵高关系密切。”
林渊微微一笑:“无妨,让他们查去。若能查出我的来历,倒也省了我解释的麻烦。”
云华忧心忡忡:“大人,赵高不是善茬,他若是怀恨在心…”
林渊抬头,目光坚定:“云华,改革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有陛下和太子支持,我们无需畏惧。”
三个月后,首批学员完成培训,即将分派各地任职。秦始皇亲临培养署考核,气氛肃穆而紧张。
大殿内,学员们依次上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讲解法律案例,有的演示工程模型,有的分析治国策略。
秦始皇端坐高位,目光如炬,不时点头或皱眉。
轮到田丰时,他拿出一套精心制作的水利模型,详细解释了关中地区的水利改造方案。
“陛下,关中水患频发,根源在于渭河水系管理不善。”田丰指着模型,声音虽有些颤抖,但条理清晰,“若在此处修建堤坝,再疏通这几条支流,不仅可防洪涝,还能增加灌溉面积三成。”
秦始皇听得入神,不时提问,田丰对答如流,丝毫不怯场。
“好!”秦始皇拍案而起,龙颜大悦,“这水利方案,朕看了都觉得精妙!”
他转向林渊,赞许道:“林爱卿,你的贤才举荐制果然不凡!短短三月,就培养出如此人才,实乃国之幸事!”
林渊躬身行礼:“陛下英明,臣不过是依照陛下旨意行事。”
秦始皇当场决定:“田丰任水官署少尹,负责关中水利;其余人各有任用。”他环视众人,声音洪亮,“诸位皆是国之栋梁,朕对你们寄予厚望!”
学员们激动不己,纷纷跪地叩谢圣恩。
林渊的改革初见成效,但反对声浪也越来越大。世族权贵们暗中结盟,处处针对林渊和贤才举荐制。
一日,林渊回到府邸,发现书案上多了一封信。他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凝重。
“若再继续推行新制,性命难保。”
信上只有这简单的一行字,却透露着赤裸裸的威胁。
林渊冷笑一声,将信丢入火盆,看着它化为灰烬。
次日清晨,王辰匆匆闯入,面色惨白:“大人,不好了!张管事被人暗杀了!”
林渊猛地站起:“何时何地?”
“就在昨夜,城西小巷。”王辰声音颤抖,“凶手在他身上别了一张字条:'此乃前车之鉴'。”
林渊面色凝重,双拳紧握。张管事是他的亲信,负责培养署的日常事务。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在大秦当军师,始皇听我的》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2F6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