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内,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林渊垂首,将那几片闪烁着诡异金属光泽的祭坛碎片,呈于秦始皇面前。
碎片上残留的微雕,透着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密。
“陛下,荧惑社虽灭,然其背后所图之‘古神秩序’,恐远非妖言惑众。”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寒意。
“这些残片,蕴含的技术,臣初步解析,己超越当世认知。”
“若用于军工,其效……”
林渊未再说下去,但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秦始皇的目光在那些碎片上停留了许久。
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案,发出沉闷的声响。
帝国看似固若金汤,实则在某些领域,己触及瓶颈。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此事,林爱卿全权负责。”
“秘密革新军备,提升战力。”
“不得引起丝毫骚动。”
帝王的每一个字,都重逾千斤。
咸阳宫内的气氛,因这道旨意,骤然绷紧。
林渊领命。
他深知此事的艰难。
“天算”系统在他意识中飞速运转。
秦军现有的兵器、甲胄生产图景,清晰展现。
手工作坊,效率低下。
质量参差,难以统一。
成本高昂,耗费巨大。
这样的军工,如何支撑帝国未来的步伐。
林渊心中,紧迫感如潮水般涌来。
他召集了少府几位资深的匠作大师,以及负责军械的官员。
议事厅内,气氛却出乎意料的压抑。
当林渊提出某些革新理念时,遭遇了强烈的抵触。
“林大人,我等世代铸造,皆循古法,从未听说过此等……奇谈。”
一位老匠师胡须抖动,满脸不信。
“如此改动,若技术外泄,资敌误国,其罪谁当?”
另一名军械官忧心忡忡。
他们固守着传承百年的经验,对林渊那些“闻所未闻”的生产方式,充满了质疑。
会议一度陷入僵局,空气中弥漫着固执与不解。
林渊并未因此气馁。
他再次入宫,向秦始皇呈上了一份特殊的图纸。
那是“天算”系统基于对祭坛碎片初步解析,结合当前技术水平,推演出的“流水线生产”与“标准化部件”概念草图。
图纸上,一道道工序被清晰分割,一件件部件被精确标注。
秦始皇的目光,被那充满未来感的线条深深吸引。
他仿佛看到了无数制式精良的兵甲,从图纸中源源不断地涌出。
“准。”
秦始皇的决断,斩钉截铁。
他下令,调拨内府最为精锐的禁军,协助林渊。
在咸阳城外一处极为隐秘的山谷,一座绝密的军工坊,开始悄然兴建。
所有参与的工匠、士卒,皆签订了用鲜血书写的保密文书。
一旦泄密,株连九族。
山谷内,气氛肃穆,透着一股铁血的冰冷。
数日后,一座造型奇特的高炉,在山谷中拔地而起。
这是林渊根据“天算”系统的精密计算,结合从祭坛碎片中解析出的部分能量传导原理,设计出的新型冶炼炉。
第一次试炼,炉膛内火焰升腾,赤红的光芒几乎要刺穿人的眼眸。
当炉门开启,流淌出的铁水,其色泽纯净远胜以往。
在场的匠作师们,包括先前质疑最甚的老匠师,都瞪大了眼睛,喉咙里发出不可思议的咕哝声。
冶炼效率与金属纯度,得到了惊人的提升。
用这新型高炉产出的精钢,经过锻打淬火。
其坚硬的质地,柔韧的锋口,远超当前秦军所用的任何一种金属。
几名匠作师忍不住上前,用手指轻轻触摸那冰冷坚硬的钢锭。
指尖传来的质感,让他们浑身一震。
先前所有的怀疑与固执,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畏,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
林渊没有给他们太多感慨的时间。
他立即着手,规划第一条简易的“兵器流水线”原型。
锻造、淬火、开刃、打磨。
每一道工序都被细化,分配给不同的工匠小组。
工匠们在他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模块化的操作。
起初,磕磕绊绊,错误百出。
但那崭新的生产方式,己经初步展现出其无与伦比的潜力。
未来,似乎己在山谷中初露峥嵘。
然而,就在这绝密工坊如火如荼建设之际。
咸阳城内,中车府令赵高的府邸深处。
一双阴鸷的眼睛,透过层层隐秘的渠道,注视着林渊在山谷中的一举一动。
赵高轻抿着茶水,嘴角勾勒出一抹森然的笑意。
那笑容,如同潜伏在暗影中的毒蛇,危险而致命。
一场针对林渊,针对这新生军工坊的暗流,正悄然涌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2F6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