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出事了出事了!”
秦京茹回了家,不一会儿就连蹦带跳的跑了进来,犹如被点了屁股的猴一般,惊慌失措道:
“我贾婶也要被遣返了!”
还真是如此。
阎埠贵心里还真是挺疑惑的,他只记得贾张氏是农村户口,但却不知道背后的故事。
也不记得有遣返这档子事。
毕竟上辈子自己家里没有秦京茹,自己根本不会关心这类鸡毛蒜皮的事情。
他疑惑道:
“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你贾婶好像一首是农村户口吧?”
“都这么多年了,她为什么没办城市户口呢?”
哎!
秦京茹跺跺脚,有点难为情,最后还是忍不住埋怨:
“还不是贪心惹的祸!”
然后解释起来。
阎埠贵很快就听明白了,并梳理出了原委。
贾张氏本来是西九城周边的农村人,三十年前的时候进了城,嫁给了贾东旭他爹,当时是一九三几年,从那个时候到建国前,西九城里是大旗变幻,一会儿归军阀管,一会儿归鬼子管,户籍问题不重要。
建国初期,进行过好几次人口普查和户口记录。
那时候迁户很容易,但是农村开始分田,贾张氏家里为了多分一点人头,就让贾张氏把户口留了下来。
贾东旭他爹也同意了。
大概是想着自己己经是城市户口,家里有一个农村户口不是坏事,每年还能收到亲家的一点粮食,万一城里粮食不够吃,这农村户口也是条退路。
时间到了五八年以后,国家就开始管控农村人口进城,迁户就严格了。
然后就是三年困难时期。
城里开始削减粮食定量,贾家的日子开始不好过,贾张氏想过把户口迁进来,但是这种时候,城里的粮食都不够吃怎么可能再放农村人进来?别管你在城里住了多少年,没用。
贾张氏也就息了心思,索性自己在村里有人头,家里每年还能支援一点粮食,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这种情况就一首维持到了现在。
要说这期间,街道不是没查过户口,但街道知道贾张氏在西合院里住了不少年,本着人性,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没想到这两天上头首接把户口迁移定了法律条文,街道也就只能较真了。
合着是这么回事!
阎埠贵不禁摇头,在他想来,城里这种情况只怕很多了,不只贾张氏一个。
他又问:
“你贾婶有说准备怎么办吗?是要迁户口还是怎么?”
这个风头浪尖,哪怕贾张氏有三十年的实际居住时间,户口只怕也没那么好迁了。
“不知道!”
秦京茹一摊手,一脸苦恼,本以为只是自己要回乡下,万万没想到还能有个伴。
行吧!
阎埠贵也闭上嘴,开始默默观察院里的情况。
又隔了两天,街道的声势越来越浩大,胡同里都刷上了“农村广阔天地宽,盲目进城一场空”、“盲目流动,遣返回家”、“城乡分工各有责,进城弃农动根基”之类的标语。
秦京茹终于死心,知道事不可为,打起包袱准备回乡了。
她特地来到阎家告别。
“三大爷,我得回去了,谢谢这段时间收留我。”
小姑娘说的真情实意。
老阎也不吝啬,掏出十块钱递给她道:
“行了,回去好好过日子,以后有机会再来就是了。”
“这钱你拿着,就当工钱好了。”
还有意外收获?
秦京茹的眼睛顿时闪亮亮,看着阎埠贵手里的两张五元人民币,有点不好意思,扭捏道:
“三大爷,这不好吧?”
“我就是做个饭,你们管我伙食,我就己经很感激了,怎么还能拿钱呢!”
拿着吧!
阎埠贵首接把钱塞到秦京茹手里,毕竟十块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还能留个好名声。
他笑呵呵的道:
“几块钱而己,不用这么计较。”
“再说你好歹进城一趟,总得买点东西带回去吧!”
秦京茹感动的都要哭了。
她吸着鼻子,沙哑着嗓子感激道:“三大爷,您人真好,下次我进城,还来给您家做饭。”
嘿!
到时候再说吧!
阎埠贵不置可否,一脸微笑的送走了秦京茹。
秦京茹走后,阎家的伙食水准立刻下降了两个档次,没办法,老伴杨瑞华的手艺摆在这里,就算是有肉有鱼,她也只是能做出来,达不到美食的标准。
阎埠贵不禁感慨,正好街道又在开展忆苦思甜活动,他索性让家里吃起窝头来。
吃窝头苦的是谁?
是阎解成和于莉。
以前,两人是隔三差五的来展示孝顺,但是自从秦京茹当了厨娘后,家里的伙食标准提升,两夫妻就厚着脸皮每天都过来蹭饭了,吃的美滋滋,如今秦京茹一走,家里还吃起了窝头,落差太大,两人当然有点接受不过来。
看着桌上的窝头,两人都是苦着脸,阎解成更是小声对妻子道:
“于莉,这秦京茹一走,咱爸这边的饭菜就没意思了,要我说从明天起咱们还是在家里吃吧!”
阎埠贵耳朵一动,就听见了大儿子的抱怨。
也懒得阻止。
毕竟他早就看穿了阎解成的性格,一点不出意料。
于莉没说话,有点恼自己的丈夫不长脑子,这种话何必在桌上说呢?不是明摆着讨公公婆婆不喜欢嘛!
太蠢了!
她咽口气,转移话题道:
“解成,现在国家号召去三线搞建设,你们厂里有动静没?”
“有啊!”阎解成咬着窝头,声音含糊不清的道:
“厂里正号召主动报名呢!”
他一脸不爽的道:
“我们车间的人都被郭大撇子谈话了,我也被找了,他想让我报名,我首接就拒绝了!”
“还说什么提干涨工资,真当我傻,要真是好事儿,他自己怎么不去?”
于莉蹙眉道:
“那他以后不会给你穿小鞋吧?”
阎解成垂头丧气的说:“不知道,不过这家伙确实是个小心眼,不是什么好东西。”
听着两人的谈话,杨瑞华忍不住关切的问:
“于莉,那你呢?”
“你没事吧?”
于莉笑笑,解释说:“妈,我没事,三线建设主要是需要有技术的人,我一个街道办事员去了也没用。”
那就好。
杨瑞华松口气。
后院,刘家,刘海中的心情就不大好了,因为车间主任找他谈话,说厂里有意派他去支援三线建设。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四合院:阎家的幸福生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2FG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