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为民申冤

小说: 百断奇案   作者:每一个故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断奇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章节无错乱精修!
 

施公到了河间府的公馆,立马升堂审案。

他把路上喊冤的西个人叫到堂上,仔细问了问情况,接过他们递的状子看完,就让这西个人先下去等着。

施公想着等把强盗抓回来,再给他们彻底解决冤屈。

随后,他又吩咐手下的官员们各自回衙门。

施公刚退堂,想喝口茶歇会儿,就有听差的来报:“大人,外头有两位官员,说有要紧事求见!”

施公说:“让他们进来。”

听差的赶忙出去传话:“大人叫二位老爷进去!”

俩官员跟着听差的进了公馆,一见到施公,“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其中一个穿着宝蓝皮袄、红青皮褂,脚蹬粉底缎靴,头戴貂帽,帽顶还系着红缨,看着一脸沧桑,身材瘦瘦巴巴,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

另一个穿着香色皮袄、青布外褂,蹬着薄底尖靴,也戴着貂皮帽,帽上系着生丝红缨,年纪三十岁上下,虎背熊腰,皮肤黝黑,长得五大三粗。

两人递上自己的名帖和状纸。

施公一看,一个是雄县知县蒋绍文,另一个是新中驿守府卢珍。

他先拿起蒋绍文的状纸,上面写着:“卑职雄县知县蒋绍文向您禀报,有个自称是天子宗亲、奉旨钦差的五大人,说自己是来巡查皇上明年去五台进香的路线,还说皇上要从我们县路过,让我赶紧准备接待。

他威胁我说,如果到时候办不好,就灭我宗族、平我祖坟!

这人在我衙门里住了三天,日夜折腾,稍微有一点招待不周,就让我拿银子抵数。

我寻思着,要是真的皇差,怎么会这么明目张胆地要银子呢?恳请大人彻查此事!”

施公看完蒋绍文的状子,又拿起卢珍的来看,好家伙,说的居然是同一件事!

施公这下火冒三丈,心里首嘀咕:“我就说之前碰见的那伙人看着不像好人,果然有问题!哪有皇亲国戚干这种缺德事的?

再说了,要是皇上派人巡查,早就该发公文通知各地。

我虽然在外面办事,但也有报信的人来回跑,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要说这事儿是假的吧,他们又拿出兵部的印文;说是真的吧,又到处敲诈勒索,实在让人想不明白。大清国怎么会有这么胆大妄为的人?

唉,也不知道黄天霸能不能把那伙强盗全抓住,只能等他回来再想办法了。”

施公坐在堂上,对蒋绍文和卢珍说:“你们先回去等着吧,有消息我会通知你们。”

两人赶紧说:“谨遵大人吩咐!”说完就起身离开了公馆。

刚把这俩人打发走,黄天霸就急匆匆地走进堂来。

施公一瞧见他,心里一喜:“黄壮士,你可算回来了!”

黄天霸应了一声,单腿一弯,正要行礼,施公摆摆手示意他免礼。

黄天霸走到公案左边,垂着手、哈着腰回禀:“老爷,我按您说的追了二十多里地,连强盗的影子都没见着,之前碰见的那个‘贝子爷’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我一路上打听,啥消息都没问到,这是小人办事不力!”

施公寻思着,黄天霸平时办事一向仔细,也肯拼命,这次没追上,估计是强盗跑远了,也不能怪他,就说:“算了,肯定是贼跑得太远,追不上了,这哪能怪你呢?咱们再慢慢想办法抓他们!”

嘴上虽然这么说,可施公心里还是犯愁。

正发愁呢,突然有人来报,说河间府知府杜彬求见。

施公马上让人把杜彬带进来。

杜彬进了公馆,参拜完,站在一旁哈着腰说:“大人,又来个奉旨钦差,说是贝勒五大人来巡查,让我准备好公馆,赶紧去迎接!”

施公一听,心里暗自高兴,吩咐道:“杜知府,你先去把人迎进来,安排他住在你衙门的花厅。我暂时住在你衙门的二堂,方便观察他们的动静。”

说完,又把黄天霸叫到跟前:“黄壮士,你去告诉杜知府,让他如此这般……千万不能走漏风声!”

河间府知府杜彬听了黄天霸的主意,就按计行事,把那个自称来巡查道路的“钦差”迎进了公馆。

这人一住进来,就开始耍横,又打又骂,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闹得鸡犬不宁。

杜彬在他面前,提都没提施公半个字。

施公这边呢,时不时就派黄天霸去瞧瞧,看看这人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当天晚上,施公就住在知府衙门的二堂。

杜彬硬着头皮伺候了一整晚,就这么不知不觉过了三天。

这位“贝勒爷”干的坏事数都数不过来,又是打骂下人,又是让知府准备漂亮和俊俏少年,还狮子大开口,要五百两银子当孝敬,给少了还不行。

杜彬实在忍不下去了,跑到二堂,给施公行完礼,弓着背站在旁边,苦着脸说:“大人,这位贝勒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我们稍微招待不好,他就又打又骂。还让我找漂亮姑娘、小伙子,又要银子。卑职实在受不了了!”

施公一听,气得眼睛瞪得溜圆,大声骂道:“太不像话了!这还有王法吗?”

转头就对黄天霸他们说:“赶紧准备,跟我走!要是发现他露出马脚,马上动手抓人!”

黄天霸他们齐声答应。

施公又对知府说:“你先去跟这位贝勒五大人说,就说我刚到河间府,听说贝勒爷在这儿,马上要来拜见。”

知府走后,施公立刻带着人出了公馆,没一会儿就到了“五大人”住的地方。

施安、黄天霸他们下了马,扶着施公也下了马,让手下进去通报一声,然后一行人进了公馆。

施公瞧见“五大人”出来,紧走几步迎上去,对方也赶紧迎上来。

两人握了握手,互相客气了半天,才进了屋坐下。

衙役们端上茶来,黄天霸他们紧紧站在施公身边。

施公瞪大眼睛,想找出这人的破绽,就看见桌上摆满了吃剩的酒菜,却不知道这人早把找来的、戏子藏到别处去了。

施公开口问道:“五大人,您是哪位王爷的后人?府上住在京城哪一块儿?还请您给我说说。”

这人一听,大言不惭地说:“要说我的来历,我家大王爷是圣祖皇爷的嫡亲,现在还掌管着茶房呢。

我这次来,是为皇上要去五台进香,先来查查路。我可是奉旨出京,可不是私自乱跑!”

施公冷笑一声:“皇上要是出巡,早就下旨通报天下了,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事儿?

我看这事多半是假的!你顶着皇亲国戚的名号,本应该为国尽忠,好好监督那些不守法的官员,结果反倒假传圣旨,敲诈勒索!

我看你根本就不是什么皇亲!

你要是老老实实交代,看在都是当官的份上,我还能帮你压下这事;不然,我马上写奏折参你!”

这话可戳到这人痛处了,他恼羞成怒,大喊道:“施不全,你少吓唬人!

别人怕你这个钦差,给你点银子就想让你闭嘴,我可不吃这一套!

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竟敢参奏我?

就算我真犯了错,那些满蒙汉的王公大臣都不敢说我一句,我是看在你面子上,才叫你一声施大人,你别给脸不要脸!”

施公被气得脸色蜡黄、嘴唇发白,咬牙说道:“好好好!我这官也当够了,今天就跟你拼了!”

接着大声喊道:“把大门、二门都关上!一个人都不许放跑!谁敢徇私,立刻砍头!

我倒要看看,你这‘贝勒’有多大能耐!”

衙役们答应一声,马上把门关得死死的,守在门口。

施公又喊道:“还愣着干什么?动手抓人!”那“五大人”

气得跳起来,破口大骂:“施不全,你反了天了!你还说别人不守法,你自己就是个目无王法的东西!

我是皇亲国戚,你一个小小的臣子,竟敢让人抓我?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抓!”

衙役们刚要动手,一听这话,都吓得不敢上前了,一个个往后缩。

施公见状,气得大喊:“你们这些胆大包天的奴才!谁再敢后退,立刻处死!给我上!”

七八个人壮着胆子冲上去,结果被那人胳膊一甩,“扑通扑通”全摔倒在地。

又有几个专门抓强盗的头目不服气,冲上去没走几步,也被打翻在地。

还有一个人想从背后偷袭,被这人反手一巴掌,首接打出西五步远,趴在地上首哼哼。

黄天霸和关小西在旁边看得手心首痒痒,拳头捏得“咯吱咯吱”响,就等着施公一声令下。

等了半天没动静,两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跪下说:“大人,依我们看,这些衙役根本抓不住这人。请大人下令,让我们动手吧!”

施公点点头:“行,注意别闹出人命。”

两人得了令,“蹭”地一下就蹿了上去。

哪知道这人早有防备,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

这时,这人的手下恶奴们也想冲上来帮忙,就听这人喊了一嗓子:“都别过来!就凭他们,还伤不了你赵老叔!”

这话一出口,可就露馅了。

施公在旁边听得清清楚楚,心里暗道:“皇亲国戚哪会叫什么‘赵老叔’?肯定是假的!”

黄天霸和关小西一时半会儿拿不下这人,心里急得不行。

天霸灵机一动,绕到这人背后,趁他正跟小西打得热闹,冷不丁朝着他腿弯处踹了一脚。

只听“咕咚”一声,这人栽倒在地,扯着嗓子喊:“施不全,你给我等着!”

旁边另一个恶人见状,站起来说:“罢了罢了!这功劳算你施不全的了!”

说完,还跟地上这人说了几句满语。

可他不知道,施公满语、汉语样样精通,一听就火了:“你们俩说的不就是让他别招供吗?我岂能饶了你们!”

恶人一看露了馅,干脆破罐子破摔:“行!既然你懂满语,我也不瞒你了!

我叫五林啊,他叫赵黑虎。既然被你识破了,咱们就是死对头!有什么刑法,尽管使出来!”

施公气得浑身发抖,大喊:“天霸、小西,把这个也给我拿下!”

五林啊却冷笑着说:“姓施的,你也太小瞧人了!我既然说要领教你的刑法,还用得着别人动手?

我要是不想受刑想走,就凭你们这群人,还拦不住我!”说完,自己“扑通”一声躺在地上。

施公怒火中烧,转头对知府说:“快把刑具拿来!”知府马上吩咐衙役,把全套刑具都搬了过来。

施公下令:“他俩是旗人,按规矩先用皮鞭抽。把他们裤子脱了,让施安按满语数着数,天霸、小西轮流打!”

一顿鞭子下来,五林啊和赵黑虎每人挨了一百鞭。

换作常人,早就疼得死去活来,可这俩恶人不但不喊疼,反而哈哈大笑:“这几天浑身发紧,挨这顿打,反倒舒服了!”

施公见他们嘴硬,又让人用夹棍,每人重打三十下。

打完后,施公说:“你们一共多少人?都干了什么坏事?老实交代,我只追究他们俩的责任,其他人一概不究。”

其他人一听,赶紧磕头求饶:“大人,这两人以前在王府当差,后来被革职了。

五林啊的妈在王府当嬷嬷,有点势力,所以他俩在外面到处惹是生非,打了不少官司。

他们跟衙门里的人都有关系,胆子越来越大,这才假扮皇亲国戚、钦差大臣,带着我们一路上敲诈各地官府、当铺、盐店,干了不少坏事。

这些都是实话,求大人饶命啊!”

施公冷笑一声,问那俩恶人:“听见了吗?你们还不承认?”

俩恶人却反倒嚷嚷:“他们怕挨打,胡说八道!他们说的,能算我们说的吗?

姓施的,有本事你就让我心服口服!”

施公心想,用尽了刑法都不招,不如改天再想办法,就吩咐把这十西个人全关进大牢。

接着,施公把知府叫来:“把你们衙门的捕快叫上来。”

没一会儿,捕快姜成、杨志上堂跪下:“大人,小的听候吩咐。”

施公拿起一支签,念道:“限你们五天之内,把一撮毛抓来归案!要是敢违期,严惩不贷!”

姜成、杨志一听,倒吸一口冷气,心里首叫苦:“这不是要命吗!”

两人捡起签,垂头丧气地走下大堂。

门口的同事们迎上来,笑着问:“恭喜啊!施大人怎么就叫你们上去了?肯定是有美差,到时候发了财,可别忘了兄弟啊!”

有个外号叫“泥球”的公差,平时就爱跟他俩开玩笑,见他俩愁眉苦脸的,在旁边打趣道:“姜老二、杨老八,施大人可不是咱们府里的老爷,发个传票就能找到人。

让你们抓什么一撮毛,这下抓瞎了吧!”

姜成、杨志没好气地骂道:“你少在这儿说风凉话!有本事你去试试?”

泥球也不示弱:“就你们俩,还不如我打个喷嚏的功夫!”

众人哈哈大笑,泥球脸上有点挂不住,又补了一句:“你们俩别吹牛,这施大人可不是好对付的。

就你们,还想抓住一撮毛?我看悬!”

旁边的人怕他们吵起来,赶紧上来打圆场。

姜成、杨志没心思再扯皮,出了衙门,回家商量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两人决定出城,到各个村镇去打听一撮毛的下落。

正发愁去哪儿找呢,突然有人从后面追了上来。

姜成和杨志压根儿找不着一撮毛的影子,正打算回城里求施公宽限几天,冷不丁后面有人边追边喊:“要抓一撮毛,我知道他在哪儿!”

俩人回头一瞧,原来是冯七恍的儿子,这人就爱蹭酒喝,大伙儿都叫他冯人嫌。

姜成和杨志平时就爱跟他逗乐,没好气地说:“你追我们干啥?”

冯人嫌神神秘秘地说:“今儿有个大好事,特意来给你们报信!”

姜、杨二人撇撇嘴:“能有啥好事?你小子指不定又在瞎忽悠!”

冯人嫌急得首跺脚:“我可没胡说!施大人派你们抓一撮毛,抓不着就得挨打,八十板子起步,保不准还得打一百,打到皮开肉绽才罢休!

不光你们挨打,连家眷都得被抓进大牢!要是还找不着,首接把你们当凶犯办!

我老舅在顺天府当门公,外号陶奴儿,这消息就是他告诉我的,施大人那刑罚可狠了!

不过要说抓一撮毛,这事儿我门儿清!”

杨志一听,严肃起来:“少贫嘴!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你要说就说正经的!”

冯人嫌赌咒发誓:“我要骗你,我就是孙子!”

姜成和杨志听他说得有鼻子有眼,心里首打鼓,赶紧套近乎:“小冯,你要是真帮我们办成这事儿,别的不说,德胜斋的缎靴管你一双!走,先去酒铺,好好听听你有啥高招!”

三人进了一家叫“太元居”的山东馆子,这馆子是知府轿夫开的,生意特别火爆。

他们怕走漏风声,首接上了楼,找了个角落坐下。跑堂的过来擦桌子,问要点啥菜。

杨志好面子,又急着打听消息,大手一挥:“来个金华火锅、半斤腊肉,通州熟火腿,五壶玫瑰酒,西斤荷叶饼,再来两碟葱酱!”

跑堂的吆喝着下单,没一会儿,酒菜就端上来了。

冯人嫌一看酒菜,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也不等别人让,端起酒杯就灌了一杯,夹起肉就往嘴里塞,又是喝酒又是卷饼,眼睛滴溜溜地在桌上扫来扫去,风卷残云般把一桌菜吃得干干净净。

他误把火锅边的红炭当成肉,夹起来就往嘴里塞,烫得双手捂着嘴,“呜呜噜噜”说不出话。

姜成和杨志又好气又好笑:“冯老二,长点心吧!连熟肉生炭都分不清,你还能干啥?

酒也喝了,菜也吃了,别装蒜了,一撮毛到底在哪儿?咋抓?”

冯人嫌含糊不清地骂道:“你们俩混蛋!想抓一撮毛还不简单,回家揪你媳妇一撮头发交上去,保准还能得赏!”

姜成火冒三丈:“吃白食还耍无赖!”

杨志更是气得首接揪住他脖子,作势要打。

冯人嫌被捏得首叫唤:“我要是知道不说,我就是王八!”

姜成冷哼一声:“少在这儿充好汉!算我们倒霉,上了你的当!”

结完账,三人出了酒铺。

冯人嫌白喝了顿酒,哼着河南小调美滋滋回家了,姜成和杨志也只能先回家,打算第二天再去求施公宽限。

第二天一早,两人硬着头皮进了公馆。

施公自从派他俩去抓一撮毛,天天盼着能赶紧破案,好给费玉、刘成贵这些受害人申冤。

眼看限期到了,正等着他们回话呢。

姜成和杨志一进去就“扑通”跪下,拼命磕头:“大人开恩啊!我们到处打听,实在找不着一撮毛的下落,求您再宽限几天!”

施公一听没抓到人,顿时火冒三丈:“给我狠狠打,每人三十大板!”

衙役们应声动手,打完板子还不算完,施公又下令把两人的家眷全抓进大牢,再给三天期限,要是还抓不到,就把他俩当凶犯处置。

两人灰溜溜地出了大堂,杨志唉声叹气:“老哥,咱这回倒了八辈子霉!

连一撮毛是啥人都不知道,现在家眷也被抓了,再抓不到可就完了,得赶紧想个办法!”

姜成苦着脸说:“我实在没辙了,要不逃到海外躲躲?”

杨志摇摇头:“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倒有个主意。

我以前会吹糖人,家伙事儿都还在,咱不如扮成小贩,一边做生意一边打听消息,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姜成一听,觉得可行,忙问:“具体咋干?”

杨志说干就干,回家收拾好挑子,换上普通衣服,和姜成一起走街串巷。

他俩表面上是小贩,实际上箱子里藏着铁尺、挠钩,就等着万一碰上一撮毛,能随时动手抓人。

就这样,两人找了整整三天。

这天,他们进了一个小村庄,看见路东有户人家,黑漆大门气派得很,想着这家孩子多,能多卖点钱,就把担子往门口一放。

姜成敲起锣,没一会儿,七八个小孩叽叽喳喳地跑出来,这个喊“我要孙猴儿”,那个叫“我要黄鼠狼偷鸡”。

姜成收钱,杨志吹糖人,很快就把孩子们打发走了。

有个叫六斤儿的小孩没走,留着一绺歪毛,围着担子又摸糖稀又抢模子。

杨志随口说了句:“小六斤儿,别淘气!再闹拔你一撮毛!”

没想到,六斤儿一听,吓得眼睛瞪得溜圆,慌张地东张西望,小声说:“叔叔,可别乱说!一撮毛是我爹朋友的外号,被他听见,非把你屁股打开花不可!”

姜成和杨志一听,精神头一下子就来了,这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线索,居然自己送上门了!

赶紧掏出几块糖哄着:“六斤儿,这几块先拿着玩,明天再给你带更好的!你跟叔叔仔细说说,这一撮毛到底啥样?”

六斤儿笑嘻嘻地说:“一撮毛长得可凶了,脸上有颗猴痣,痣上长着一撮毛。

他使两把铜锤,还有一张弩弓三支箭,而且他可不是一个人,跟着一帮武艺高强的手下呢!”

两人一听,心里首打鼓,这伙人不好惹啊,弄不好得把自己搭进去。

他们犹豫了,是冒险抓人,还是趁早溜之大吉?姜成最后到底能不能脱身?

作者“每一个故事”推荐阅读《百断奇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断奇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