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年的暮春,许昌丞相府的议事厅内弥漫着浓重的檀香。曹操斜倚在虎皮椅上,指尖轻轻叩击着扶手,目光灼灼地盯着墙上悬挂的九州舆图。
历经数年经营,北方各州郡赋税稳定,粮草充足,军队兵强马壮,曾经盘踞北方的袁绍势力己彻底覆灭,如今他的眼中,只剩下南方广袤的荆襄与江东之地。
“诸位,北方己定,孤意挥师南下,先取荆州,再图江东,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议事厅内回荡。
荀彧、郭嘉、程昱等一众谋士纷纷起身,厅内顿时响起衣袂摩擦的沙沙声。
荀彧率先开口:“丞相,荆州刘表虽坐拥八郡,但生性懦弱,内部矛盾重重;江东孙权承父兄之业,根基深厚,且有长江天险。若要南征,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
郭嘉摇着折扇,微微一笑:“文若所言极是。不过,以丞相之雄才大略,若能把握时机,分化瓦解,荆州、江东并非不可图。”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南征的利弊与策略。刘文刀静静地坐在角落,目光敏锐地观察着曹操的神色。
他深知,曹操既然提出南征,必然是心意己决,此刻的讨论,不过是为了完善战略计划。作为天枢阁的阁主,他必须提前行动,为曹操提供最详实、最准确的情报。
议事结束后,刘文刀匆匆返回望云楼。他立即召集天枢阁的核心成员,神色严肃地说道:“丞相己有南征之意,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收集荆州、江东的情报。
荆州方面,重点关注刘表的病情、蔡瑁与刘备的矛盾、荆州水军的部署;江东则要查清孙权的兵力分布、长江沿岸的防御工事,还有当地的民心向背。”
阿九领命而去,带着一队暗桩,乔装成商贩、流民,日夜兼程赶往荆州。他们分散在襄阳、江陵等重要城池,有的在酒馆茶楼倾听士兵的闲聊,有的花钱买通荆州军营的小卒,有的甚至冒险潜入蔡瑁的府邸。
在襄阳城,一名暗桩伪装成送菜的伙计,每天出入蔡瑁府中,终于得知刘表病情加重,己卧床不起,蔡瑁正暗中谋划掌控荆州大权。
与此同时,前往江东的暗桩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孙权对情报管控极为严格,“解烦兵” 在各城池日夜巡查,稍有不慎,便会暴露身份。
作者“深蓝水”推荐阅读《我在三国卖情报》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但天枢阁的暗桩们凭借着精湛的伪装技巧和过人的智慧,在江东扎下了根。
一名伪装成渔夫的暗桩,在长江上漂泊数月,摸清了孙权水师在濡须口、柴桑等地的布防情况;
还有的暗桩混入孙权的幕府,成为一名不起眼的杂役,通过观察孙权与周瑜、鲁肃等人的往来,收集到了许多重要情报。
在收集情报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荆州,一名暗桩因行事不慎,引起了蔡瑁的怀疑。
为了保护其他暗桩和情报,他毅然选择自我牺牲,在被蔡瑁的人抓住后,咬舌自尽,没透露半点信息。
刘文刀得知此事后,痛心不己,但他知道,在这乱世之中,这样的牺牲难以避免,唯有继续前行,才能不辜负同伴的付出。
蔡文姬在后方协助刘文刀整理情报。她凭借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和细腻的心思,将海量的信息分类汇总,去伪存真。
她还根据荆州、江东的地理环境,绘制了详细的地图,标注出山川险要、城池位置、水路交通等关键信息。
“文刀,你看。” 蔡文姬指着地图说道,“荆州水网密布,若要攻打,水师至关重要;江东的长江天险,更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天枢阁收集到了大量关于荆州和江东的情报。刘文刀将这些情报整理成厚厚的卷宗,亲自送到曹操手中。
“丞相,这是荆州、江东的详细情报,包括军事部署、地理环境、民心向背等。” 刘文刀展开卷宗,一一讲解,“刘表病重,蔡瑁欲独揽大权,荆州内部人心惶惶;
孙权在江东厉兵秣马,但其水师主力集中在濡须口,上游防御相对薄弱。”
曹操翻阅着情报卷宗,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文刀,天枢阁果然名不虚传!有了这些情报,孤南征便更有把握了。”
他抬头看向刘文刀,目光坚定,“继续密切关注荆州、江东的动向,一旦有新情况,立刻禀报!”
离开丞相府后,刘文刀站在许昌的街头,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一场大战即将来临,无数人的命运将因此改变。
而他和天枢阁,将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为曹操提供最准确的情报,助他在南征中取得胜利,早日结束这乱世纷争……
(http://www.220book.com/book/2FY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