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六年深秋的山野小院,霜花凝结在青瓦之上,折射出清冷的光。庭院里的枫叶红得似火,却被寒风卷落,飘洒在廊下的石桌上。刘文刀负手而立,望着许昌方向的天空,眉头紧锁,玄铁护腕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
蔡文姬坐在亭中,轻抚焦尾琴,悠扬的琴声中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惆怅。自得知天枢阁在暗中布局,她便猜到刘文刀心中所想。这些年,他们隐居在此,远离纷争,过着宁静的生活,可天下的动荡却从未停歇。
“文姬,你说这乱世,何时才是尽头?” 刘文刀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承载着多年的沧桑。
蔡文姬的手指在琴弦上停顿了一下,抬眸望向他:“自黄巾之乱起,战火纷飞数十载,百姓流离失所。谁又能料到,这天下的局势会如此复杂。” 她起身,走到刘文刀身旁,“你心中可是有了决定?”
刘文刀沉默良久,才缓缓说道:“天枢阁己重新织就情报大网,可如今三方势力对峙,小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萧砚虽己成长,但这乱世的棋局,需要有人在暗处落子。我...... 想出山。” 说到最后,他的语气坚定,却又带着一丝对平静生活的不舍。
蔡文姬望着他坚毅的侧脸,心中泛起阵阵涟漪。这些年的隐居生活,是她一生中难得的宁静时光。每日抚琴、吟诗,与刘文刀谈古论今,远离了尔虞我诈的纷争。可她也深知,刘文刀心怀天下,天枢阁的使命早己融入他的血脉。
“我知道,你放不下天枢阁,放不下这天下苍生。” 蔡文姬轻声说道,眼中满是理解与心疼,“这些年,你虽隐居于此,却时刻关注着天下局势。每次收到情报,你眼中的忧虑从未减少。”
刘文刀握住她的手,粗糙的掌心带着温暖:“苦了你,本想让你远离这乱世的纷扰,可如今......”
“莫要说这些。” 蔡文姬打断他的话,“当年在匈奴,我历经磨难,是你将我救出。这些年的宁静时光,我己很满足。天下大乱,天枢阁肩负重任,我又怎能让你独自面对?” 她的眼神变得坚定,“我愿与你一同出山,共赴这未知的挑战。”
刘文刀望着她,眼中满是感动与欣慰。他将蔡文姬轻轻拥入怀中,这一刻,千言万语都化作无声的温暖。
接下来的日子,小院里变得忙碌起来。刘文刀和蔡文姬开始整理这些年的收藏,将重要的典籍、情报资料仔细打包。蔡文姬抚摸着焦尾琴,心中有些不舍。这把琴陪伴了她无数个日夜,见证了她的喜怒哀乐。“此番离去,不知何时才能再回这里。” 她喃喃自语。
“等天下太平,我们便回来。” 刘文刀在一旁说道,“到那时,我们再在此处,听风赏月,抚琴吟诗。”
出发前的那个夜晚,两人坐在庭院中,望着漫天繁星。“还记得我们初到此处时,也是这样的夜晚。” 蔡文姬说道,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是啊,仿佛就在昨日。” 刘文刀感慨道,“这些年,我们看着院中树木抽芽、开花、落叶,时光匆匆而过。如今,又要踏上新的征程。”
“无论前方有何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在一起,便没什么可怕的。” 蔡文姬靠在刘文刀肩上,轻声说道。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小院时,刘文刀和蔡文姬己收拾妥当。他们最后看了一眼这座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小院,关上院门,踏上了前往许昌的道路。马车缓缓前行,扬起阵阵尘土,路边的草木在风中摇曳,仿佛在为他们送行。
在前往许昌的途中,两人也没闲着。刘文刀向蔡文姬介绍着天枢阁目前的布局和各方势力的情况,蔡文姬则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曹魏内部争斗激烈,我们可利用这一点,进一步激化矛盾。” 蔡文姬分析道,“但也要注意分寸,不能让曹魏彻底混乱,否则东吴可能会趁机做大。”
刘文刀点头赞同:“你所言极是。东吴孙权野心勃勃,我们在对付曹魏的同时,也要警惕东吴的动向。至于蜀汉,诸葛亮足智多谋,我们与他们合作,需谨慎行事。”
随着马车离许昌越来越近,两人的心情也愈发凝重。他们知道,这一去,便又要卷入那波谲云诡的纷争之中。但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天枢阁的使命,他们义无反顾。而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挑战?又能否在这乱世中,为天下寻得一丝安宁?一切都是未知,但他们己做好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一切。
作者“深蓝水”推荐阅读《我在三国卖情报》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2FY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