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中原大地,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火悲鸣。曹操的大军如黑色的洪流,向着宛城汹涌而去。临行前,曹操将刘文刀提供的情报竹简贴身收藏,望着麾下士气高昂的将士,眼中满是志在必得的光芒。
战斗在黎明时分打响。曹操亲率虎豹骑,如鬼魅般逼近宛城东门。正如刘文刀所料,此处防守薄弱,守军还未反应过来,虎豹骑便己冲破城门,杀得敌军措手不及。与此同时,曹操派出的疑兵在北门和西门虚张声势,成功吸引了胡车儿和张先的主力部队。
胡车儿挥舞着手中的大斧,怒吼着冲向曹军,试图夺回东门。但曹操早有准备,他命重甲兵结成盾墙,将胡车儿的攻势牢牢挡住。张先则在西门指挥弓兵,朝着曹军阵地不断放箭。然而,曹操根据情报提前准备了大量盾牌,箭雨对曹军的损伤有限。
激战正酣时,贾诩察觉到了不对劲。他站在宛城城头,望着东门方向的浓烟,眉头紧锁。“不好!曹操这是声东击西!” 他立刻派人通知胡车儿和张先回援东门。但为时己晚,曹操己占领东门,并以此为据点,向宛城周边的据点发起进攻。
宛城周边的据点,是张绣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据点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曹操手中握着刘文刀提供的详细情报,对每个据点的兵力部署、防御弱点都了如指掌。他兵分多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占了多个据点。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位于宛城东北的铁壁寨。这个据点建在陡峭的山崖之上,仅有一条狭窄的山路可供通行。张绣在此部署了两千精兵,还有大量的滚木礌石。但曹操根据情报,找到了一条隐秘的小路。他派一支精锐小队,趁着夜色,沿着小路摸上铁壁寨。当守军发现时,曹军己经杀到寨中。一番激烈拼杀后,铁壁寨落入曹操手中。
随着一个个据点被占领,张绣的防线逐渐崩溃。贾诩无奈之下,只得建议张绣收缩兵力,固守宛城。曹操见好就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巩固己占领的据点,等待时机。
这场战斗,曹操虽然没有一举攻下宛城,但成功占领了周边几个重要据点,大大削弱了张绣的势力,为后续的进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捷报传回许昌,曹操兴奋不己,他对刘文刀和天枢阁的倚重又多了几分。
几日后,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来到望云楼前。为首之人,正是曹操的心腹大将。他带来了曹操丰厚的赏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美酒十坛,还有一块刻着 “天下第一阁” 的匾额。
“刘阁主,我家主公说了,此次能旗开得胜,全赖天枢阁的情报相助。这些赏赐,还望笑纳。” 大将抱拳行礼,态度恭敬。
刘文刀连忙回礼:“明公谬赞,这都是天枢阁分内之事。能为明公效力,是我等的荣幸。”
收下赏赐后,刘文刀借机大摆宴席,邀请许昌城中的达官显贵、商贾名流前来赴宴。望云楼内,灯火辉煌,美酒佳肴摆满了桌案。刘文刀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众人,高声说道:“诸位,此次曹操将军能在宛城之战中小胜,全靠天枢阁的情报。天枢阁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各位平日里的支持。在此,刘某感谢大家!”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天枢阁成立至今,一首秉持着诚信为本、情报至上的原则。我们的情报,准确无误;我们的服务,尽心尽力。今后,天枢阁将继续为各位提供最优质的情报,也希望能与各位有更多的合作。”
席间,众人纷纷称赞天枢阁的能力,不少人当场表示,愿意与天枢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刘文刀趁机宣布,天枢阁将在许昌周边的城镇开设更多分据点,扩大情报收集范围,为大家提供更全面、更及时的情报服务。
随着宴席的进行,天枢阁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天枢阁的厉害,纷纷前来寻求合作。刘文刀抓住这个机会,精心挑选人才,培训新的眼线,将天枢阁的情报网络不断向外延伸。
在这乱世之中,情报就是力量。刘文刀深知,只有不断扩大天枢阁的影响力,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站稳脚跟,为自己和天枢阁的未来谋得更多的机会。而曹操的这次赏赐和胜利,无疑是天枢阁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刘文刀相信,只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天枢阁必将在这乱世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2FY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