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岁末,许昌城的街巷飘起细碎雪粒,望云楼的飞檐上结满晶莹冰棱。刘文刀刚从荆州返回,便一头扎进情报室。墙上的舆图密密麻麻标记着新收集的信息,他正对着荆州部分凝神思索,忽有侍卫疾步而入:“阁主!江东飞鸽传书!”
接过裹着防水油纸的信筒,刘文刀展开泛黄绢帛,孙策的字迹力透纸背:“得阁下来报,吾军奇袭皖城得手,尽获黄祖粮草军械。此等奇功,他日必当厚报!另有要事相商,望速派心腹来建业一叙。” 他的指尖轻轻着绢帛上干涸的墨迹,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 数月前与江东定下的情报盟约,终于结出了丰硕果实。
此时的江东,建业城内外一片欢腾。孙策身披玄色战甲,站在皖城城头,望着麾下将士清点缴获的粮草辎重,眼中满是欣喜。身旁的周瑜摇着羽扇,笑道:“主公,此番奇袭皖城,多亏天枢阁提前探得黄祖兵力空虚,才得以如此顺利。看来与刘文刀的合作,果然是明智之举。”
“不错!” 孙策猛地抽出佩剑,指向远方,“有了这批粮草,我江东大军便可首逼江夏,一雪前耻!来人,取我珍藏的夜光杯,再备百匹蜀锦、千两黄金,我要好好答谢天枢阁!”
三日后,一支装饰华丽的船队浩浩荡荡驶入许昌码头。为首的大船桅杆上,绣着 “孙” 字的大旗猎猎作响。江东使者捧着装满金银珠宝的檀木匣,在阿七的引领下,踏入望云楼会客厅。
“刘阁主大才,我家主公对阁下来报的情报赞不绝口!” 使者满脸笑意,将檀木匣推到刘文刀面前,“这是主公的一点心意,还望阁主笑纳。另外,主公还有些新的需求,望与阁主商议。”
刘文刀打开木匣,耀眼的金光顿时铺满桌面。他不动声色地合上匣盖,淡笑道:“孙将军客气了。不知还有何事吩咐?”
“主公希望天枢阁能着重关注曹操在兖州的兵力部署,以及袁绍粮草转运的路线。另外,” 使者压低声音,“刘表治下的荆州,最近局势动荡,主公也想了解更多详情。”
送走江东使者后,刘文刀立即召集天枢阁核心成员开会。议事厅内,蔡文姬展开崭新的舆图,用朱砂笔在兖州、冀州等地圈出重点区域:“公子,曹操近日频繁调动骑兵,似有西进之意;袁绍则在黎阳囤积粮草,意图不明。至于荆州……” 她顿了顿,“蔡瑁与蒯越矛盾激化,刘琦在江夏招兵买马,大战一触即发。”
刘文刀盯着舆图,沉思良久后说道:“从今日起,调整情报收集方向。兖州方向,着重打探曹操骑兵的训练地点、将领配置;冀州方向,密切关注袁绍粮草运输的护卫兵力、沿途布防。荆州方面,除了原有的情报点,再增派十名得力眼线,重点盯紧蔡瑁和刘琦的一举一动。”
“可是公子,” 一名情报头目面露难色,“如此一来,情报员人手怕是不足。”
“招募新人。” 刘文刀目光坚定,“去许昌周边的郡县,挑选机灵可靠的年轻人。蔡文姬,你负责编写新的培训教材,重点教授如何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收集军事机密。”
接下来的日子里,望云楼上下一片忙碌。新招募的情报员在阿七的带领下,进行着严格的体能和应变训练;蔡文姬则日夜编写教材,将刘文刀传授的现代情报技巧,巧妙地转化为适合这个时代的方法。
与此同时,刘文刀亲自给孙策回信。他铺开上等宣纸,提笔写道:“承蒙孙将军厚爱,刘某愧不敢当。新的情报需求,天枢阁定当全力以赴。不过,为保万无一失,还望将军提供江东近期的战略动向,以便我等针对性收集情报。” 信末,他特意用特殊药水写下一行小字,只有用特定的草药汁液涂抹才能显现 —— 那是他为防止情报被截获而设置的暗语。
当回信随着信鸽飞往江东,刘文刀站在望云楼顶层,望着漫天飞雪。与江东的合作,如同在乱世中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但他深知,这条路上布满荆棘,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只有不断调整策略,让天枢阁的情报网络更加精密,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荆州与中原的风云变幻,也将随着情报的流动,深刻影响着江东的每一步决策,一场更大的博弈,正在悄然拉开帷幕。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在三国卖情报》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2FY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