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的盛夏,荆州的蝉鸣聒噪地响彻大街小巷,热浪裹挟着长江水汽,闷得人透不过气。在襄阳城最热闹的集市旁,一间看似普通的绸缎庄内,天枢阁的暗桩们正紧张地忙碌着。密信被藏在绸缎夹层中,情报以特殊暗号书写在账本上,这里是天枢阁在荆州的重要据点之一。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双双警惕的眼睛,正悄然盯上了这个地方。
此时的荆州牧府内,刘表手持天枢阁在荆州活动的密报,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忧虑。“最近这神秘的天枢阁,在我荆州的动作越来越频繁。表面上是做生意,实则西处收集情报,究竟有何目的?” 刘表将密报扔在案几上,看向一旁的蔡瑁。
蔡瑁身材魁梧,眼神中透着狠厉,他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勿忧!这伙人在荆州肆意妄为,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末将愿带人前去,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刘表沉思良久,缓缓说道:“不可轻举妄动。天枢阁能在乱世中立足,必有其过人之处。但也不能任其发展,你先派人去打探虚实,若有确凿证据,再采取行动。”
蔡瑁领命而去,心中却暗自盘算:“何须如此麻烦?首接将他们的据点端了,看他们还能如何!” 很快,蔡瑁便召集了一批士兵,伪装成市井无赖,开始对天枢阁在荆州的情报收集点进行骚扰。
首先遭殃的便是那间绸缎庄。一日午后,一群人突然闯入,掀翻柜台,撕扯绸缎,口中还叫嚷着:“你们竟敢贩卖劣质绸缎,坑害百姓!” 暗桩们想要阻拦,却被打得遍体鳞伤。领头之人恶狠狠地说道:“这是给你们的警告,识相的就赶紧离开荆州!” 随后,他们又在绸缎庄门口贴上封条,扬长而去。
与此同时,天枢阁在荆州的其他据点也接连遭到骚扰。酒馆里,有人故意寻衅滋事,打碎酒坛,污蔑酒馆卖假酒;客栈中,客人莫名其妙地出现财物丢失,纷纷指责客栈管理不善。这些莫须有的罪名,让天枢阁的据点陷入混乱,情报收集工作也被迫中断。
刘文刀在许昌得知荆州的情况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立刻召集天枢阁核心成员商议对策。密室中,气氛凝重,三十六盏长明灯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刘表这是在向我们示威。” 刘文刀敲了敲案几上关于荆州局势的情报,“蔡瑁的行动看似鲁莽,实则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阁主,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任由他们欺负?” 阿九气愤地说道。
刘文刀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荆州对我们至关重要,绝不能轻易放弃。但现在还不是与刘表正面冲突的时候。我们先暂停部分公开据点的活动,将情报收集转入地下。同时,密切关注蔡瑁的动向,收集他在荆州为非作歹的证据。”
在刘文刀的指挥下,天枢阁的暗桩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乔装打扮,化整为零,深入荆州的各个角落。有的扮成流民,在街头巷尾打听消息;有的混入蔡瑁的军营,试图从内部获取情报;还有的与荆州的一些不满蔡瑁的势力暗中联系,准备寻找机会反击。
而蔡瑁见天枢阁没有激烈反抗,反而收敛了许多,以为对方怕了,更加嚣张跋扈。他不仅加大了对天枢阁据点的查封力度,还在荆州各地张贴告示,禁止百姓与天枢阁相关人员往来,否则严惩不贷。这一举动,引起了荆州许多百姓和商户的不满。
一日,一位与天枢阁有生意往来的老商户,因拒绝透露天枢阁的消息,被蔡瑁的人打得奄奄一息。此事在荆州引起轩然大波,百姓们纷纷议论,对蔡瑁的行为表示愤慨。刘文刀得知后,眼中闪过一丝冷笑:“机会来了。” 他立刻安排暗桩将此事的详细经过,以及蔡瑁平日里欺压百姓、贪污受贿的证据收集起来,暗中传播到荆州的各个角落。
很快,这些消息就在荆州炸开了锅。百姓们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刘表惩治蔡瑁。刘表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将蔡瑁召入府中,严厉斥责:“你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本想给天枢阁一个警告,你却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激起民愤!”
蔡瑁低着头,心中却不服气,但也不敢顶撞刘表,只能连连认错。刘表看着蔡瑁,叹了口气:“罢了,此事你去妥善处理,尽量挽回影响。天枢阁那边,也不可再肆意妄为。”
蔡瑁领命离开后,刘文刀知道,是时候与刘表进行一次 “对话” 了。他精心挑选了一名能言善辩的暗桩,让其带着一封书信,以天枢阁使者的身份,求见刘表……
(http://www.220book.com/book/2FY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