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的初夏,许昌城的空气里弥漫着燥热与躁动。
官渡之战的胜利,让曹操的势力如日中天,整个中原大地都在他的威慑之下。丞相府内,一场关乎天下局势走向的谋划,正在悄然展开。
刘文刀与蔡文姬并肩踏入议事厅时,荀彧、郭嘉等谋士早己在座。案几上摊开着巨大的九州舆图,上面用朱砂和墨笔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方势力的分布。
曹操背手而立,目光凝视着舆图上荆州和江东的方向,神色凝重。
“诸位,官渡一战,袁绍大败,北方己尽在我手。但这天下,远未平定。”
曹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充满威慑力,“刘表坐拥荆州,兵精粮足;孙权据守江东,根基深厚。这二人,皆乃我心腹大患。如今,该当如何?”
荀彧抚须沉思片刻,率先说道:“主公,荆州刘表虽坐拥八郡,然其人优柔寡断,胸无大志。
若能趁其不备,先取荆州,既可扩充势力范围,又能获得长江天险,为日后攻打江东奠定基础。”
郭嘉却轻轻摇头,折扇轻挥:“文若所言虽有理,但荆州地势复杂,且刘备暂居新野,恐会从中作梗。
依嘉之见,江东孙权年少有为,麾下人才济济,若放任其发展,日后必成大患。不如先取江东,再回头收拾荆州。”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刘文刀静静聆听,目光不时扫过舆图。
待众人稍作停歇,他才开口道:“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不过,在做出决策之前,我们需对刘表、孙权的势力进行更详细的了解。荆州内部,刘表与蔡瑁等本土豪强矛盾颇深;江东孙权,虽继承父兄基业,但仍需稳固内部。
再者,刘备在新野招兵买马,意图不明,也是一大变数。”
蔡文姬也补充道:“妾身曾在新野待过一段时间,知晓刘备虽表面上依附刘表,实则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若曹操攻打荆州,刘备必然不会坐视不理。”
曹操听后,微微点头:“文刀、文姬所言极是。情报,乃是制胜关键。天枢阁需立刻行动,收集荆州、江东的详细情报,包括兵力部署、粮草储备、将领情况,以及当地士族的态度。”
“诺!” 刘文刀抱拳领命。回到望云楼后,他立刻召集天枢阁的核心成员,开始部署情报收集工作。
“荆州方向,重点关注襄阳、江陵等重镇,设法打入刘表的幕府,了解其军事决策。同时,密切监视刘备在新野的一举一动。”
刘文刀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江东方向,以建业为中心,结交当地士族,获取孙权阵营的内部消息。记住,情报务必准确、及时!”
阿九等人领命而去,很快,天枢阁的暗桩们便分散在荆州、江东各地。在襄阳,一名暗桩伪装成刘表的书吏,每日整理文书时,悄悄记录下重要信息;
在江陵,暗桩们与当地的商贾合作,通过贸易往来,打探粮草储备情况;而在江东建业,天枢阁的人则以文人雅士的身份,出入士族的宴会,在觥筹交错间,套取情报。
与此同时,刘文刀与蔡文姬也没有闲着。他们在望云楼内,根据己有的情报,开始为曹操制定初步的战略计划。
蔡文姬凭借着在新野的经历,详细地分析了刘备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刘文刀则结合天枢阁以往收集的资料,对刘表、孙权的性格特点、用人策略进行剖析。
“若攻打荆州,可先切断刘表与长沙、桂阳等南部诸郡的联系,孤立襄阳。” 刘文刀在舆图上比划着,“同时,派人策反蔡瑁等本土豪强,里应外合。”
蔡文姬点头赞同:“只是刘备在新野,必是一大阻碍。需提前设伏,防止他出兵相助刘表。”
两人一边讨论,一边将想法记录下来,形成详细的战略方案。期间,不断有暗桩送回新的情报,他们便根据新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而在丞相府,曹操也在密切关注着天枢阁的进展。他时不时将刘文刀等人召来,询问情报收集情况和战略计划的制定进度。
“文刀,孤等着你的好消息。若能拿下荆州、江东,这天下,迟早是孤的!” 曹操眼神坚定,充满野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枢阁收集的情报越来越多。刘文刀知道,一场新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而天枢阁,也将在这场战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望着望云楼外的天空,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天枢阁都要为曹操出谋划策,助力他成就霸业,同时,也要让天枢阁在这乱世中,屹立不倒……
深蓝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2FY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