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战功'。"
院长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李云龙,你说你淮海战役立了大功,那你知道这场战役是谁指挥的吗?"
李云龙一愣:"当然是粟裕首长......"
"粟裕同志什么学历?"
"......师范毕业。"
"好。"院长又指向地图,"辽沈战役,林总指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平津战役,聂帅,法国勤工俭学......"
他走下讲台,来到李云龙面前:"你以为他们只会看地图?现代战争需要数学计算、后勤统筹、情报分析!你李云龙再能打,没有整个指挥体系的支撑,能拿下双堆集吗?"
李云龙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院长拍拍他的肩膀,语气缓和下来:"组织上考虑军衔,不光是看战功,更要看能否适应现代化军队建设。你们三个都是好苗子,所以才送你们来学习。"
孔捷小声嘀咕:"可那些理论知识,学了真有用吗......"
"没用?"院长突然提高声调,"知道一江山岛为什么20小时就打下来了吗?就是因为用了你们在课堂上学过的两栖作战理论!"
三人浑身一震,面面相觑。
当晚,学员宿舍。
李云龙闷头擦着新发的将星肩章,孔捷和丁伟在一旁写检查。
"老李,"孔捷突然放下笔,"你还记得朝鲜战场上那个美军俘虏吗?就是那个西点军校毕业的少校。"
李云龙点点头:"记得,那小子傲得很。"
"他跟我说过一句话,"孔捷眼神飘远,"'你们靠勇敢打赢了这场战斗,但下一场呢?下下一场呢?'"
房间里陷入沉默。远处传来熄灯号的声音,昏黄的台灯在三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
丁伟突然拍案而起:"他娘的!不就是学习吗?老子当年不识字都能打胜仗,现在还能被几本书难倒?"
李云龙哈哈大笑,把肩章往桌上一拍:"说得好!等毕业了,咱们穿着新军装去天安门参加阅兵,让全国人民看看,咱们这些大老粗也能成为现代化军人!"
1955年10月,南京军事学院。
李云龙伏在书桌前,钢笔尖在稿纸上沙沙作响。窗外,秋日的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落进来,斑驳的光影在桌面上轻轻晃动。
他停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目光落在论文题目上——《论军人的战斗意志和亮剑精神》。
"老李,写完了没有?"孔捷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杯热茶,"明天就要交稿了。"
李云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咂咂嘴:"快了,就差最后一段。"
孔捷凑过来看他的论文稿,不由得念出声:
"……所谓亮剑精神,就是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他顿了顿,抬头看向李云龙,"这话说得带劲!"
李云龙咧嘴一笑:"老子打了半辈子仗,别的不会,就这点心得。"
孔捷沉默片刻,拍了拍他的肩膀:"老李,你这论文要是早写几年,说不定能少死不少兄弟。"
李云龙摇摇头:"那时候哪懂这些?就知道冲啊杀啊,现在想想,打仗不光靠勇气,还得靠脑子。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亮剑:我在晋西北搞后勤》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他低头继续写最后一段:
"……军人当有剑之锋芒,亦需有鞘之沉稳。亮剑需勇,收剑需智。无智之勇是鲁莽,无勇之智是空谈。唯有二者兼备,方能战无不胜。"
钢笔重重地画上最后一个句号,李云龙长舒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场漫长的战斗。
毕业典礼。
学院礼堂内座无虚席,所有学员都身着崭新的五五式军常服,肩章上的将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坐在第一排,腰背挺得笔首。
院长走上讲台,声音洪亮:"经中央军委批准,授予李云龙同志少将军衔!"
掌声雷动。李云龙大步走上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院长亲手为他佩戴上三枚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八一勋章、解放勋章。
沉甸甸的勋章挂在胸前,李云龙的眼眶微微发热。
"李云龙同志的毕业论文《论军人的战斗意志和亮剑精神》,"院长高声宣布,"被评选为学院最佳论文,将报送总参谋部作为全军学习材料!"
台下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孔捷和丁伟使劲鼓掌,笑得比李云龙还开心。
国庆阅兵前夕。
三人站在宿舍镜子前互相整理着装。新式军服笔挺合身,勋章和将星交相辉映。
"老李,紧张不?"丁伟打趣道,"明天可是要在天安门接受毛主席检阅。"
李云龙正了正军帽:"比起当年端着机枪冲锋,这算什么?"
孔捷突然感慨:"要是那些牺牲的战友也能看到今天......"
三人沉默片刻,不约而同地举起茶杯,将清茶洒在地上,祭奠那些永远留在战火中的英魂。
窗外,北京的夜空被节日的礼花照亮,仿佛在预告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李云龙望着满天华彩,轻声说:"明天,我们要走得精神点。让全世界看看,中国军人站起来了!"
三双有力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将星在灯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1955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国庆阅兵式正式开始。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响彻云霄,各受阅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城楼。
李云龙作为将军方阵的一员,走在队伍最前排。
阳光照在他的将星和勋章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当军旗护卫队高举鲜红的八一军旗走过时,李云龙和所有将军们齐刷刷地举起右手,向军旗敬礼。
那一刻,无数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苍云岭上的第一次亮剑,平安县城的血战,淮海战役的冲锋,还有那些永远留在战场上的战友们……
"敬礼——!"
李云龙的眼角了,但他的手臂依然稳如泰山,敬礼的姿势标准而坚定。
军旗猎猎,仿佛在诉说着这支军队不朽的传奇。
而李云龙知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军人的亮剑精神永远不会改变——
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http://www.220book.com/book/2G8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