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七章 对未来的规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四合院之我爸是刘海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2G9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寒风裹挟着初雪的气息掠过西合院,林阳站在制作坊新扩建的厂房前,望着车间内自动化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心中却没有丝毫懈怠。这些日子,与图书馆的合作、农机厂的技术改良,以及形形色色新朋友带来的新思路,让他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制作坊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订单和效益,必须要有长远的规划。

“阳子,县工业局的李科长来了电话,说市里要评选‘创新型企业’,让咱们准备材料申报。”父亲刘海中匆匆走来,手中握着一张写满记录的纸条,“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评上了能拿到政策扶持和专项资金。”

林阳接过纸条,目光落在“创新”二字上。确实,从自制教具到改良农机,制作坊一路走来靠的就是不断创新,但想要在更广阔的市场立足,还远远不够。当晚,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铺开一张大白纸,在顶端写下“制作坊未来规划”几个大字。

首先要解决的是技术瓶颈。林阳想起在农机厂看到的大型数控机床,还有图书馆专家提到的精密仪器,这些先进设备能大幅提升生产精度和效率,却因价格高昂遥不可及。他在纸上写下:“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引入前沿技术;申请技术改造贷款,逐步更新设备。”

人才培养也是重中之重。随着业务范围扩大,制作坊需要更多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林阳想到了棒梗等年轻工人,他们脑子灵活、肯吃苦,却缺乏系统学习。于是,第二条规划应运而生:“设立职工培训基金,选派骨干到技校进修;邀请行业专家定期授课,提升团队整体水平。”

在产品布局上,林阳决定实施“双线发展”策略。一方面,巩固教学教具、五金工具等传统优势产品,通过技术升级提高附加值;另一方面,利用在文物修复、农机改良中积累的经验,开拓文化用品、小型农用机械等新领域。他特意标注:“研发智能教具,融入电子显示和语音讲解功能;设计家用微型耕地机,满足城郊农户需求。”

市场拓展方面,林阳意识到过度依赖供销社和政府采购存在风险。他在纸上画下一个辐射状的网络图:“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地级市渗透;参加全国性行业展会,对接大型经销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四合院之我爸是刘海中 探索出口贸易,利用海外华人资源打开东南亚市场。”想到这里,他又补充了一条:“学习国际贸易规则,培养外语人才。”

写着写着,林阳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但随之而来的资金、场地、政策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他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起身倒了杯热茶。窗外,西合院的灯火星星点点,偶尔传来邻居们的谈笑声。这些年,制作坊的发展离不开邻里的支持,未来的规划,同样不能少了他们。

第二天一早,林阳召集西合院的股东和制作坊骨干开会。他将规划图挂在墙上,逐条讲解:“咱们制作坊走到今天不容易,想要继续往前走,就得敢想敢干。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需要大家一起商量。”

“阳子,更新设备是好事,可钱从哪儿来?”阎埠贵推了推眼镜,神色谨慎,“贷款要是还不上,咱们半辈子积蓄可就打水漂了。”

“三大爷说得对,”林阳点点头,“所以我想了两个办法。一是申请政府扶持资金,县里对创新企业有补贴;二是增发股份,愿意追加投资的股东,按比例提高分红。”

一大爷易中海敲了敲拐杖:“我信得过阳子,愿意再投一笔钱!这些年跟着制作坊,日子越过越好,咱们得有魄力往前走。”

在大家的讨论中,规划逐渐完善。林阳特意增加了一条“社区反哺计划”:每年从利润中拿出5%用于西合院的改造,设立助学基金帮助院里的孩子读书,继续开放便民服务站为居民排忧解难。

散会后,许大茂却单独留了下来。他搓着双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阳子,我……我想跟你学技术。以前是我小心眼,现在看着制作坊越来越好,我也想出份力。”

林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许叔,您愿意学再好不过!正好新设备需要人操作,您脑子灵光,肯定一学就会。”

当晚,林阳在日记本上写道:“对未来的规划,不是空中楼阁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的蓝图。它需要技术的突破、人才的汇聚、市场的开拓,更离不开身边人的信任与支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合上本子,他望向窗外的星空,寒风依旧凛冽,但心中的方向却无比清晰。



    (http://www.220book.com/book/2G9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四合院之我爸是刘海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2G9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