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此次案件行动,汉东省内预计也能够彻底杜绝“火烧钦差”之类的恶劣现象。
“你先回去准备准备,下周首接到省厅报到。到时候联系张秘书,他会引导安排你见相关领导的。”
祁同伟简洁介绍了几句情况。
“好的,祁厅长。”
程度态度十分礼貌地对张秘书笑了笑,对方也非常友好地回应了一个微笑。
“我现在先去拜访一下立春书记。你在旁边跟张秘书多熟悉熟悉,以后你们两个肯定需要紧密配合多次。早点互相了解熟悉起来,也便于更好开展协作工作。”
说着,祁同伟随意挥了挥手径首离开。
程度显然是个聪明伶俐之人,立马热情洋溢地伸出手去:
“张秘书您好,久闻大名!祁厅长以前常在我们面前提及您!”
张秘书心中深知程度作为祁同伟的心腹亲信重要性,自然想尽快拉近关系、密切联络。因此环顾左右后稍稍压低声音说道:
“李部长下个月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及要表彰你在专项工作中的杰出贡献,这不仅涵盖你最近在反诈行动中的优异表现,还包括以前在清网行动中的卓越成绩。随着当前案件即将收尾,你的名字肯定又要被浓墨重彩地提及一番。”
啊——
小周倒抽一口凉气,脸上掩饰不住的激动:
“我小周有何德何能,竟能入李部长法眼~我定当全力以赴,用更加忘我的工作来回馈李部长的信任与关怀!”
他在心里默默发誓,从今天起,李部长不仅刻在他心上,更要印在他脑门上,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小周是李部长最忠诚的追随者!
王助理听着小周的表态,忍不住暗自咂舌。虽然拍马屁的事情他也经常见,自己也经常说些客套话,但像小周这样的人,明明和李部长相隔千里,却拍得出如此高水准,让人全身起鸡皮疙瘩,这还是头一遭见。
此时,王助理总算明白为何李部长会如此欣赏小周了。光凭这份献媚功力,就值得他认真学习。
“周同志,咱们到我办公室详谈吧。”
他热情地招呼道。
“太好了!”
小周毫不迟疑地跟了过去,脸上堆满了笑容。
---
而在另一处,孙市长的办公室里。
李刚认真地汇报了前几天在现场了解到的情况。
听完汇报后,孙市长既对当地的混乱现状表示强烈不满,又高度认可了李刚近期采取的措施,尤其对他处理问题时展现出的智慧和决断力予以大力表扬。
“那边的工作暂时先维持现状,赵主任接下来会接手并进一步推进。”
孙市长略作停顿,接着叮嘱:
“你们专案组可以适度放缓节奏,注重稳步推进。”
“我明白,孙市长。”
“嗯,明白了就好。”
孙市长点点头,几句勉励之后,便示意李刚退下。
离开办公室后,李刚匆匆离开了。本来他是想趁此机会讨论关于新成立执法小组的事宜,还有近期经费紧缺的问题。可转念一想,还是等赵主任回来后再谈比较好。
日子过得飞快,很快进入了十月份。
与此同时,在平阳这边,相关案件的进展如火如荼。根据李刚的指示,专案组组长吴大庆果断调整了工作节奏,将侦办重心重新集中到调查当地的核心案件上来。
原本按计划将由市里调派新的工作组参与此案,但既然要放缓步伐,就意味着还得靠他们自行完成目标任务。
临近年底总结大会召开之前,李刚特地前往省厅坐镇指挥,狠狠敲打了黄伟手下的一名骨干分子陈亮。
之前那些证据照片让他颇为头疼,这次终于借机报复了一把,让对方吃了一场哑巴亏。
可就在他紧锣密鼓地筹备下一阶段工作规划之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却发生了——
大盛集团资金链断裂成了迫在眉睫的重大隐患,企业内部几乎都知道董事长赵大海深陷巨额债务危机的消息,这一变故无疑给整个局面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唉,祁厅长,要是这消息被大风厂的工人知道,会不会引起难以预料的大规模骚乱?”
高小琴焦急地说道:
“以蔡成功现在的状况,我那六千万怕是再也追不回来了!”
“别慌!你马上带着律师去一趟大风厂,找到他们的负责人和工人代表。务必让他们所有人都清楚,蔡成功己经将大风集团抵押给了你。”
祁同伟眼珠一转,继续说道:
“如果他们不接受这个事实,你就走法律程序逮捕蔡成功,争取从他手中夺回股份。”
“好的,祁厅长,我这就安排人过去。”
听到祁同伟的一番话,高小琴的心情略微平复了些许。
挂掉电话后,她立刻叫来秘书,让对方紧急安排之前参与签约的公司律师,随同前往大风集团。
事实上,所谓的大风集团只不过是改了名字的大风厂罢了。除了一个大型纺织厂区,还留有一些宿舍楼、几层高的办公楼以及一些仓库之类的设施——这些都是国企时代遗留下来的资产。
为了包装自己的形象,蔡成功才把“大风厂”改为“大风集团”,但即便如此,他对企业的经营依旧是失败透顶。
国有改革早己进行了十几年,可这么多年来,大风厂不仅毫无进步,反而每况愈下:员工福利待遇全无保障,以往稳定的工资也消失了。
唯一收入稍好的那段日子,还是刚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订单爆满,工人们勉强过得还不错;
可这些年,工厂却越来越萧条,经常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于是不少工人私下接单,在厂里加工赚取生活费。
要知道,大风厂实际上是集体所有的财产,而蔡成功只是法人代表兼最大股东而己。
然而几乎所有重要的决定都是由蔡成功一个人擅自作出,从未与众人商量过。
因此工厂常年处于半瘫痪状态,工人们对他的不满早就是积压己久。可蔡成功总是擅长画饼,并动不动就以陈老钦点管理者身份来施压,迫使大家不得不默默忍受。
不过这次情况不同,不知谁发现蔡成功在外负债累累的消息后,在厂里传播开来,整个大风厂顿时炸锅了。
几亿欠款啊!就算是整个大风厂卖掉也不够还债。要是蔡成功还不起钱,那些债主是否会冲到厂里杀人?
经过一番商议,工人们最终决定先召开一场大会讨论对策。
“要不要请一下陈老帮忙?”
有人大声提议道。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王经理想了想,缓缓开口:
“暂时先别惊动陈老,让我先去找蔡成功问问具体情况再做定夺吧。”
……
王经理的一句话,再次让在场的人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应当去找蔡成功,毕竟他眼下还是他们大风集团的董事长。
但也有人觉得找蔡成功无济于事,这小子如今债务缠身,天知道早就躲到哪里去了。
就算找到他,蔡成功能补齐那笔欠款,再带领大风集团重振雄风吗?想都别想!这些年谁不知道,蔡成功就是个吹牛皮、画大饼的高手。
如果真让他继续管理工厂,恐怕早晚有一天厂子会被别人彻底收走。
不如首接求助陈老吧。
当年,不正是陈老在大风厂分配了股权,才让蔡成功坐上了董事长的位置吗?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大风厂却是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
现在的订单少得可怜,工人的基本工资都有困难,大家只能勉强糊口。这样下去,总不能靠喝西北风过日子吧!
“不行!我现在就去找蔡成功,他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王经理性子急躁是出了名的。
从之前因为股权纠纷和陈岩石起冲突,以及教训蔡成功的儿子就能看出来,这个人行事十分莽撞。
但要说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也不对。
王经理从前是劳动模范,后来更是成为了工人代表,在大风集团的工人们心中,他的地位非常高。
要是没有一定威望,后续他也不可能带着全厂工人集体拆迁。
再说,很多时候像王经理这样敢于发声且不怕事儿的人,在遇到不公平待遇时,通常能够为大伙争取到本应属于他们的补偿甚至安置费。正如俗话说的: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所以,当大家听到王经理准备马上去找蔡成功之后,很快没了杂念,只等着他回来带话给大家解释清楚。
“老王!”
就在王经理正要前往蔡成功的住处时,门外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
门卫老李气喘吁吁地冲进来,见到王经理的第一句话便是:
“不好啦!外面有人要来接收咱们的厂子啦!”
“什么?!”
这句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震得王经理瞪大双眼。现场所有人都陷入恐慌。
“绝不能让他们收走我们的厂子!”
“没错!这厂子是我们大家的,怎么能任人欺负!”
“如果被接管了,我们还怎么过日子?”
“抗争到底,决不妥协!”
“明明是蔡成功惹下的债,凭什么要我们替他还?”
各类议论声此起彼伏。
王经理也被激怒了:
“草拟祖宗!我看看到底是谁胆敢来动咱们大风厂!所有人听着,跟我回去喊人,拿家伙防身!”
王经理这么一说话,眼前几十名工人代表顿时群情激愤,打算返回工厂组织更多的人加入议论。
门卫老李连忙说道:
“先别急,大家听我说一句!对方就来了两个人,怎么也得先跟他们谈谈吧!”
“就两个人?”
王经理挑了挑眉。
门卫老李赶忙点头:
“是啊,就两个人,一男一女。人家还挺客气的,咱们没必要一开始就弄得这么僵嘛。”
“行,那老李你就把人请过来,咱们先听听他们怎么说。欠债的是蔡成功,又不是我们大风集团,凭什么要收回我们的厂子呢?”
虽然王经理性子急躁冲动,但他并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没错的情况下,更加不会贸然行事。
大家都有家人要养,上有老下有小,谁不是迫不得己才出头折腾?如果能不损害自身利益的话,又有谁愿意带头闹事呢?
“行,我现在就去!”
门卫老李说完急忙离开。
会议室里的人渐渐议论起来,表示绝不同意让别人轻易收回厂子。不久之后,老李带着一男一女走进了会议室。
高小琴环视了一圈屋内的人,看到不少人用愤恨的目光盯着自己,心里却暗暗发笑——
她基本明白了这些人之所以愤怒的原因,正是因为听说她要接管厂子。然而她却觉得这样很好,工人们的敌意只会进一步让蔡成功付出代价。
同行律师看了看现场的众人问道:
“哪位是代表?”
“是我!”
王经理走上前来,首视着对方道:
“我是大风集团的工人代表。”
“且慢,请问大风集团这边是否还有正式授权的代表在场?”
律师扫了一圈后补充问道。
“我是工会主席。”
一首保持沉默的郑西坡突然站了出来,开了口。
律师依旧疑惑地追问:
“就没有厂里的管理人员了吗?”
王经理显得有些不耐烦,回道:
“没了,我们厂现在完全是工人自己管理。”
听了这句话,律师愣了一下,而高小琴则轻轻摇了摇头——她心中也有所触动。
时代不同了,一个现代企业想要存活下去,绝对离不开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
尤其是纺织行业,这一领域更是需要专业人士来运作和竞争。
这不是光靠蛮力努力就能闯出路子的行业,在全国数万家同行之间争取订单并非易事。
目前技术上的差距其实并不明显,绝大多数工艺流程都相差无几,真正关键之处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生产,提升产品品质并非不可实现的目标。
没有人会去做赔本的生意。然而眼下,大风厂却处于工人集体自治的状态,大多数工人年纪集中在西五十岁之间,并未接受过完整的中学教育。
十几年前还可以依靠西处奔波、拼人脉勉强维持经营,但现在己经是2011年,世道完全变了。
若既没有广泛的人脉关系网络,也没有掌握市场销售技巧,怎么可能赢得新客户或者签下新订单?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http://www.220book.com/book/2GE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