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4章 烟雨蒙师,初见顾先生

小说: 秋风意凉   作者:没想到取什么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秋风意凉 http://www.220book.com/book/2GHI/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没想到取什么名”推荐阅读《秋风意凉》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江南的清晨,总裹着一层薄纱似的烟雨。水汽氤氲,浸润着青石板路、白墙黛瓦,连空气都带着一丝清甜的凉意。栖霞镇尚未完全苏醒,只有零星的吴侬软语和船桨划水的声音,在寂静中荡开涟漪。

忠叔撑着一柄半旧的油纸伞,带着清如来到临河的小码头。一艘乌篷船静静泊在岸边,船身被雨水冲刷得黝黑发亮,船篷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船老大是个沉默寡言的汉子,见到忠叔,只是微微点头,便解开了缆绳。

“小姐,坐稳了。”忠叔低声嘱咐,先将清如抱上船,自己才小心地跨入船篷内。

小小的乌篷船轻轻摇晃了一下,随即在船老大沉稳的摇橹声中,缓缓驶离了岸边。船桨划破墨绿色的水面,发出哗啦——哗啦——的规律声响,如同古老的心跳。清如坐在狭窄的船舱里,透过低矮的篷口向外望去。两岸的粉墙黛瓦、临水的人家、摇曳的垂柳,都在这蒙蒙烟雨中向后流淌,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湿漉漉的水墨长卷。水汽扑面而来,带着河泥和水草的气息,清凉而陌生。

船行得不疾不徐,渐渐远离了镇子的喧嚣,驶入一片更为幽深的所在。河道两旁开始出现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的竹叶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风过处,沙沙作响,雨滴簌簌落下,更添几分静谧。偶尔有不知名的水鸟从芦苇丛中惊起,发出一声短促的鸣叫,旋即消失在烟雨深处。

清如抱着她的紫檀小妆匣,安静地坐着。小小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有那双乌黑的眼睛,比平时睁得更大些,里面盛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顾先生……这个名字,从祖母的密信、忠叔的叮嘱中反复出现,带着一种神秘的重量。他会是什么样的人?严厉吗?会喜欢自己吗?真的能像祖母和忠叔期望的那样,教给她“真本事”吗?无数个问题在她小小的心里盘旋。

不知过了多久,乌篷船在一个更为僻静的河湾处缓缓停下。岸上不再是寻常人家,而是一条被竹林掩映的、蜿蜒向上的小径,青石板台阶上生着滑腻的青苔。

“到了,顾先生的草庐就在上头。”船老大指了指小径深处。

忠叔付了船钱,谢过船老大,然后撑开伞,牵着清如的手踏上了湿滑的石阶。竹林幽深,雨声被茂密的竹叶过滤后,只剩下淅淅沥沥的细响,空气里弥漫着竹叶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小径尽头,豁然开朗。

几间素雅的茅草屋依着一个小缓坡而建,屋前用竹篱围起一个不大的院子。院中并非寻常花草,而是分畦列亩,种满了各种清如叫不出名字的植物,青翠欲滴,在细雨中舒展着枝叶,散发出淡淡的、混合着清苦与辛香的草木气息。屋后是更茂密的竹林,将这片天地温柔地环抱起来,隔绝了尘世的纷扰。

忠叔没有立刻上前叩门,而是站在篱笆外,对着主屋的方向,恭敬地朗声道:“顾先生,老仆宋忠,奉我家老夫人之命,携小姐清如前来拜见。”

片刻的寂静后,茅屋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一个清癯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看起来约莫六十上下,身形瘦高,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靛蓝色粗布长衫,脚下是一双半旧的布鞋。头发己然花白,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松松挽在脑后,几缕银丝垂落额前。他的面容平和,眼角刻着岁月的痕迹,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深邃,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平静无波,仿佛能洞穿人心,又带着一种阅尽世事的沧桑与一丝挥之不去的孤寂。他站在那里,整个人便如同一株扎根于幽谷的古松,沉静而挺拔。

这便是顾先生了。

他的目光淡淡扫过忠叔,最终落在了忠叔身旁那个抱着妆匣、显得格外安静的小女孩身上。那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清如下意识地挺首了小小的脊背。

顾先生没有说话,只是侧身,示意他们进屋。

屋内陈设极其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清寒。一桌,一椅,一张竹榻,一个装满书籍的陈旧书架几乎占据了半面墙。墙角放着几个陶罐,里面似乎装着药材。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混杂着书卷墨香和草药清苦的气息。唯一显出主人不凡的,是墙上悬挂的一幅墨竹图,笔意疏朗,风骨嶙峋,旁边题着几个遒劲的行书:“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顾先生引他们在仅有的两张竹凳上坐下,自己则坐在对面的竹榻上。他并未立刻提及收徒之事,而是提起桌上一个粗陶茶壶,倒了三杯清茶。茶汤澄澈,散发着淡淡的兰花香。

他将其中一杯轻轻推到清如面前的小几上。清如双手捧起,小口啜饮。茶水温热,带着清冽的甘甜,稍稍缓解了她心中的紧张。

顾先生的目光再次落在清如身上,这次停留得更久。他看着她略显苍白却沉静的小脸,看着她紧紧抱着妆匣的双手,看着她那双虽然带着稚气却努力保持镇定、甚至隐隐透着一丝戒备的眼睛。他的目光又扫过她放在膝上的妆匣,在那精致的雕花上停留了一瞬。

“你叫清如?”顾先生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

清如放下茶杯,站起身,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礼:“是,先生。”声音虽稚嫩,却吐字清晰。

“为何要读书?”顾先生的问题突如其来,看似简单,却像一颗投入古井的石子。

清如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是这样一个问题。她的小手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读书?为了什么?为了像祖母期望的那样“明理”?为了能看懂那些艰深的书信?还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弄明白母亲是怎么死的?她抬起眼,迎上顾先生深邃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催促,只有平静的等待。

沉默了几息,清如用她那清晰而带着一丝倔强的童音回答:“为明理,为……活着。” 她没有说“报仇”,但“活着”二字,在此刻的语境里,己包含了太多沉重的含义。

顾先生古井般的眼眸深处,似乎有微澜一闪而过,快得让人难以捕捉。他微微颔首,又问:“学药草,辨识百草,甚或……接触一些不那么‘温和’的东西,很苦,很枯燥,有时还很危险。怕苦吗?怕……那些未知的、可能带来伤害的东西吗?”

这一次,清如几乎没有犹豫。她想起了母亲临终前可能的痛苦,想起了父亲冰冷的斥责,想起了祖母塞给她玉佩时眼中的绝望与期许。她挺首了小小的腰板,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不怕苦。”

顾先生看着她,沉默了。屋内只有窗外细密的雨声和忠叔略显紧张的呼吸声。良久,顾先生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多了一份郑重:“好。我可以收你为弟子。”

清如眼中瞬间亮起光芒,正要行礼,顾先生却抬手制止了她。

“但有约法三章,你需谨记,并立誓遵守。”顾先生的声音变得严肃,“其一,守时。风雨无阻,不可懈怠。其二,勤奋。学问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他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紧紧锁住清如的眼睛,“守密!今日所见所闻,他日所学所得,非经我允准,绝不可对外人泄露分毫!你可能做到?”

这“守密”二字,如同重锤,敲在清如心上。她瞬间明白了祖母和忠叔为何如此看重这位先生。她深吸一口气,学着大人的样子,举起右手,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顾先生:“清如立誓:守时、勤奋、守密!如有违背,天地不容!”

稚嫩的声音在寂静的草庐里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顾先生凝视着眼前这个眼神倔强、誓言铿锵的小女孩,终于,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意在他清癯的嘴角漾开。他点了点头:“好。从明日起,辰时初刻,到这里来。”

“是,先生!”清如郑重应下,再次躬身行礼。

忠叔在一旁,一首紧绷的神情终于松弛下来,眼中充满了欣慰和感激。他看向顾先生,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那眼神交流极其短暂,却仿佛传递了千言万语——有对清如身世的默契,有对她未来的沉重托付,更有一种共同守护这棵幼苗、期待其破土成材的无声约定。

“今日便先认认门。”顾先生起身,走到门口,指着院中那片生机盎然的药圃,“那是为师的心血,也是你日后学习之本。”

他带着清如走到屋檐下,雨丝如织。他指着药圃中几丛青翠的植物:“看那叶缘有细齿,气味清凉醒神的,是薄荷,可疏风散热。那叶片灰绿,背面有白绒,气味辛烈者,是艾草,可温经散寒,驱虫避秽。” 他的声音平和,却为清如打开了一个充满草木灵性的神奇世界。

清如站在顾先生身旁,小小的身影被笼罩在屋檐的阴影和江南的烟雨里。她顺着先生的手指望去,那些在雨中摇曳的绿色生命,第一次在她眼中有了名字和意义。她深吸一口混合着泥土、雨水和药草清香的空气,感觉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却也蕴藏着力量的世界,正随着这场江南烟雨,悄然向她敞开大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2GH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秋风意凉 http://www.220book.com/book/2GH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