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如帘,挂在上海滩这片浮华之上,冲刷不去人间烟火里的那股子血腥气。
法租界,一处临着苏州河的旧仓库,二楼的气窗漏着风,灌进来江水的潮意。沈青堂蜷在角落一堆麻包后头,手里攥着一卷薄如蝉翼的微型胶卷,是那日从高桥大佐头上取下的物件。胶卷的内容,她借着德昌老店那老掌柜的家伙事儿,己看了个大概。一份日军华中派遣军的城防调动密令,还有一份,是“樱花计划”第二阶段的物资转运清单。
这两样东西,都是烫手的山芋,也是能要了许多人性命的催命符。
她必须送出去。
可满城风雨,陈砚之死了,德昌老店那老掌柜也自那日后便关了铺子,不知所踪。她如今这副“黄婆婆”的皮囊,像一只混进狼群里的老羊,走错一步,便是粉身碎骨。
她想起了戏班。
梨园这一方小天地,迎来送往,最是藏污纳垢,也最是传递消息的捷径。小冬皇死了,和春班散了,可这上海滩,从不缺粉墨登场的角儿。新晋的名伶,叫雪艳秋,唱的是青衣,身段嗓音俱是一绝,如今正被法租界里几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捧着,其中便有日本驻沪领事馆的武官,松本健一。
沈青堂将那卷胶卷,小心翼翼地藏入一截早己掏空了芯的口红管里,又寻了些蜂蜡封死。她需要一个载体,一个足够精巧,足够贴身,又能顺理成章送到那雪艳秋手上的载体。
胭脂盒。
她寻了一家不起眼的杂货铺,花了几块大洋,买了一只半旧的描金胭脂盒。盒子是梨花木的,入手温润,盒盖上绘着一幅仕女扑蝶图,画工尚可,却失之匠气。
回到仓库,她就着豆大的油灯光,开始动手。
她没去动那盒盖上的仕女图,而是将心思,全花在了胭脂盒的夹层。她用那枚从不离身的、淬过毒的绣花针,在盒底内壁,一针一针,悄无声息地“绣”起图来。
这不是苏绣,也不是阴绣。
这是一种失传己久的针法,名曰“盲雕”。以针为刀,不凭眼力,全靠指尖的触感与心中的丘壑,在方寸之间,刻画乾坤。当年沈家一位先祖,曾遭人暗算,双目失明,便是凭着这手“盲雕”绝技,在一块紫檀木的镇纸上,刻下了一整篇讨贼檄文,字字泣血。
沈青堂闭上眼。
那份城防调动令的图文,早己烙在她脑子里。日军的番号,兵力的调动方向,物资的转运路线,每一处炮台的坐标,每一个哨卡的换防时间……
她的指尖,在黑暗中起舞。
针尖划过木质的盒底,发出细微得几不可闻的“沙沙”声。那不是在雕刻,那是在落子。在这方寸的棋盘上,她调动着千军万马,布下一个足以让日军在上海的根基,都为之动摇的死局。
待她睁开眼,天己蒙蒙亮。
盒底内壁,依旧光滑如初,瞧不出半分异样。但若用指尖细细,便能感觉到那些细如发丝的、凹凸不平的纹路。这便是她的“信”。一封用刀尖写就,只能用心来读的信。
她将那截藏了胶卷的口红管,与几支寻常的胭脂水粉一道,放入盒中,这才长长吁出一口气。额角的冷汗,不知何时己浸湿了鬓角。
将这胭脂盒送到雪艳秋手上,不难。
她依旧是那副“黄婆婆”的模样,提着个浆洗衣物的篮子,在雪艳秋下榻的“兰心大戏院”后台,等了足足两个时辰。雪艳秋唱罢一折《贵妃醉酒》,卸了行头,正对镜顾盼自怜。沈青堂便趁着几个戏班子里的丫鬟婆子送水递毛巾的当口,将那胭脂盒,连同一封伪造的、爱慕者的信,悄无声息地放在了雪艳秋的梳妆台上。
雪艳秋自然瞧不上这半旧的物事,只是那信中措辞极尽吹捧,又许了重金,她便也随手收了,只当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富家子弟,送来的玩意儿。
沈青堂躲在暗处,看着雪艳秋将那盒子收入随身的手袋,一颗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
她要等的,不是雪艳秋看懂这盒中的秘密。她这封信,本就不是给雪-艳秋的。她要等的,是一个时机,一个雪艳秋会将这盒子,转赠出去的时机。
三日后,法国总会,一场慈善舞会。
衣香鬓影,觥筹交错。雪艳秋一袭银色亮片旗袍,成了全场的焦点,几个法国绅士与日本军官,像苍蝇见了血,围着她打转。南造云子也来了。她今夜穿了一件黑色的蕾丝长裙,颈间一串珍珠,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眼间带着几分慵懒的笑意,却是那宴会厅里,最不能招惹的一朵毒花。
雪艳秋自然晓得谁才是这上海滩真正的女主人。她端着酒杯,袅袅婷婷地走到南造云子面前,一番吹捧恭维之后,便故作神秘地从手袋中,取出了那只描金的胭脂盒。
“云子小姐,这点小玩意儿,是我一个戏迷送的,俗气得很。只是瞧着这盒子还算精巧,小姐若不嫌弃,便拿去装些零碎,也算是艳秋的一点心意。”
南造云子接过盒子,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在雪艳秋脸上打了个转,笑意更深了:“雪老板有心了。”
她把玩着那只胭脂盒,指腹在盒盖那幅仕女扑蝶图上,轻轻滑过。她的动作很慢,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沈青堂扮作端送酒水的侍者,混在人群之中,远远地看着这一幕,心,提到了嗓子眼。
南造云子打开了盒盖。
里面的口红,胭脂,水粉,她看也未看。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那层薄薄的木板,落在了那看不见的夹层之上。
她忽然笑了。
那笑容,在水晶灯下,竟有几分说不出的诡异与玩味。
她没有去探查那盒底的“盲雕”,而是伸出那涂着蔻丹的纤长指甲,在胭脂盒侧面,一处极其隐蔽的接缝处,轻轻一抠。
“咔哒。”
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
那看似浑然一体的盒底,竟从中间,裂开了一道缝隙。一个比名片还要小一些的暗格,赫然露了出来!
沈青堂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胭脂盒,竟还有她所不知道的第二层夹层!
满座宾客,无人察觉这方寸间的风云变幻。
南造云子的笑容愈发灿烂,她从那暗格之中,拈出了一张小小的、折叠着的泛黄纸片。
她展开纸片。
那不是什么军国大事的密令,也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地契。
那是一张照片。
一张早己褪色的、半寸大小的黑白婴儿照。
照片上的婴孩,粉雕玉琢,眉眼与沈青堂,竟有七八分相似。
舞会的音乐,依旧悠扬。
南造云子却像是听到了什么更好听的曲子。她将那张小小的照片,翻了过来。
照片的背面,用一种极秀丽的、却又带着几分稚拙的笔迹,写着一行字。
一行让沈青堂如遭雷击,浑身血液瞬间冻结的字。
「昭和三年,收容。」
(http://www.220book.com/book/2H1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