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2章 智退西军

小说: 浮生悔   作者:丽娜来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浮生悔 http://www.220book.com/book/2HS7/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浮生悔

涿州城光复后的第三天清晨,宋江正在府衙与吴用核对军需账目,忽见戴宗匆匆闯入,脸上带着几分惊惶。

"哥哥,种师道的西军先锋距城己不足五十里!"

笔尖一顿,墨汁在竹简上晕开一片。宋江缓缓放下毛笔:"来得比预想的快。可知先锋将领是谁?"

"是种师道之子,种彦崧。"戴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据说此人骁勇善战,深得乃父真传。"

吴用羽扇轻摇:"哥哥,是否按原计划..."

"自然。"宋江神色如常,"传令下去,西门大开,城头少置守军。另派韩伯龙带义军弟兄出城十里,扮作农夫樵夫,暗中观察西军动向。"

戴宗领命而去后,吴用低声道:"哥哥此计虽妙,但风险不小。若种彦崧不按常理出牌,首接攻城..."

"不会。"宋江胸有成竹,"种家军素来纪律严明,不会无故攻击一座刚刚从金兵手中收复的城池。况且..."他嘴角微扬,"我早派人打听过,这种彦崧与其父一样,对童贯颇为不屑。"

正说着,燕青快步进来:"哥哥,完颜斜也放回去后,金兵大营有异动!斥候发现完颜宗望亲率五千铁骑南下,却在三十里外突然扎营,不再前进。"

宋江与吴用对视一眼,会心一笑。吴用道:"看来哥哥那封信起作用了。"

"还不够。"宋江起身踱步,"必须再加把火。公孙先生何在?"

"一早就出城了,说是要'观天象'。"

宋江点头:"先生必有所谋。我们先应对西军要紧。"

午时刚过,韩伯龙派回的斥候带来消息:种彦崧率三千先锋己至城西十五里处的柳林坡,安营扎寨,似在等候主力。

"果然谨慎。"宋江笑道,"传令准备犒军事宜,再派时迁连夜潜入西军营中,将这封信放在种彦崧枕边。"

吴用一惊:"哥哥要时迁行刺?"

"非也。"宋江取出一封没有火漆的信函,"只是让种将军'偶然'看到童贯的罪证罢了。以种家傲骨,看完自会明白该怎么做。"

时迁领命而去后,宋江亲自检查了犒军的准备:三十头肥猪,五十坛好酒,新磨的白面烙饼堆成小山。这些都是从金兵仓库中缴获,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哥哥,有百姓求见。"亲兵来报。

府衙外聚集了数十位涿州父老,为首的白发老者手捧一个粗布包袱:"宋头领光复涿州,救民于水火,小老儿等无以为报,凑了些土产,聊表心意。"

包袱打开,是些干枣、柿饼之类的乡野之物。宋江却郑重接过,深深一揖:"父老厚爱,宋江愧不敢当。这些心意,我定分给抗金将士。"

老者又道:"城中青壮纷纷请缨,愿随头领抗金卫国。小老儿虽年迈,也有三个孙子,愿送两个入伍!"

宋江心中感动,却婉言相拒:"老人家,战场凶险..."

"宋头领莫非瞧不起我涿州儿郎?"老者突然激动起来,"他们或许不如梁山好汉武艺高强,但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不输任何人!"

见老者如此坚决,宋江只得应允:"既如此,明日可在校场设募兵处。但有一点——独子不募,家有老幼不募,伤病者不募。"

百姓们欢天喜地离去后,吴用感叹:"得民心者得天下。哥哥此举,胜过十万雄兵。"

"我何尝不知?"宋江轻叹,"只是这些新兵未经训练,上战场不过是送死..."

"不如这样,"吴用献计,"从中挑选精壮者组建'义从营',由韩伯龙等人训练,专司后勤辎重。既能增强我军实力,又不负百姓厚望。"

宋江点头称善,正欲详谈,忽听府衙外一阵喧哗。只见李逵揪着一个五花大绑的汉子进来,后面跟着满脸怒容的韩伯龙。

"哥哥,抓了个贼!"李逵将那人掼在地上。

那汉子鼻青脸肿,却仍梗着脖子:"老子不是贼!那些财宝本就是我们从金狗手里夺的!"

韩伯龙怒道:"放屁!军令明文规定,所有缴获必须归公,你等私藏不说,还敢动手打伤执法弟兄!"

宋江渐渐听明白了。原来韩伯龙手下几个义军私藏了些金银细软,被巡营的梁山老兵发现,双方起了冲突,还打伤了几个人。

"韩兄弟,此事你如何看?"宋江不动声色地问道。

韩伯龙脸涨得通红:"宋头领,是韩某管教不严,甘愿受罚!但这几个兔崽子..."他狠狠瞪了地上那人一眼,"任凭头领处置!"

宋江沉吟片刻,突然问道:"这位兄弟叫什么?可曾参与攻城?"

"小的赵狗儿,"那汉子嘟囔道,"攻城时第一个爬上云梯,砍了三个金狗!"

"是条好汉。"宋江点头,突然厉声道,"但军令如山!你等奋勇杀敌是真,违抗军令也是真!功是功,过是过,不能相抵!"

赵狗儿低下头不吭声了。宋江又问:"共私藏了多少财物?涉及几人?"

"就...就几锭银子,三条金链子。我们五个弟兄分的..."

"来人,"宋江下令,"去他们营帐搜出来,原物归库。另外,这五人各责二十军棍,降为步卒,戴罪立功!"

韩伯龙松了口气,正要带人离开,宋江却叫住他:"韩兄弟且慢。此事我也有责任——义军弟兄奋勇杀敌,犒赏却不够及时。传令下去,今晚设'抗金英雄宴',凡攻城有功者,无论梁山还是义军,皆可入席,另有赏银分发!"

韩伯龙闻言,眼眶竟有些发红:"宋头领...我..."

宋江拍拍他肩膀:"去吧。记住,从今往后,梁山与义军是一家,不分彼此。"

处理完这桩突发事件,天色己晚。宋江刚要用膳,公孙胜飘然而归,道袍上沾满露水。

"道长何处去了?"宋江连忙命人备茶。

公孙胜神秘一笑:"贫道去会了会完颜宗望。"

"什么?"宋江手中茶盏险些打翻。

"非是亲身前往。"公孙胜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是派'纸人'送信。那完颜宗望见信笺无端出现在枕边,吓得魂不附体,连夜召集萨满作法。"

宋江展开信笺,上面用女真语写着几行字。吴用好奇地问:"道长写的什么?"

"不过些'童贯借刀杀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类的话。"公孙胜捋须微笑,"但以'神谕'形式出现,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宋江大喜:"道长神机妙算!如此一来,完颜宗望必生疑虑,短期内不会全力进攻!"

正说话间,时迁悄无声息地闪了进来:"哥哥,事办妥了。那种彦崧果然警觉,我刚把信放下就被发现。不过..."他得意一笑,"我当着他的面又消失了,他这会儿怕是还在帐中发呆呢!"

宋江抚掌大笑:"好!明日便知分晓。"

次日清晨,斥候来报:种彦崧拔营起寨,非但没有前进,反而后退了十里!

"信起作用了。"吴用喜道。

宋江却摇头:"还不够。种彦崧只是暂缓进军,必是派人向其父请示。我们需主动出击...不,是主动示好。"

他当即下令,派卢俊义、林冲二人携犒军物资前往西军营寨,表面上是"慰劳王师",实则是进一步试探。

卢俊义等人出发后,宋江亲自来到校场,观看新募的"义从营"训练。只见三千余名涿州青壮排成方阵,在韩伯龙指挥下练习基本枪棒。虽然动作生疏,但士气高昂。

"宋头领来了!"有人喊道,顿时全场肃立。

宋江登上点将台,目光扫过这些朴实的面孔:"诸位乡亲,从今日起,你们就是抗金义士了!或许有人问,为何要跟着我们这些'草寇'卖命?"

场中一片寂静。宋江继续道:"我可以告诉你们,梁山好汉聚义,从来不是为打家劫舍,而是替天行道!如今金兵入侵,山河破碎,正是我辈挺身而出之时!"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洪亮:"从今日起,凡加入义从营者,每月饷银二两,家眷由梁山供养。若有战死,抚恤家属;若有伤残,奉养终身!"

这番话引起一片哗然。二两银子相当于禁军饷银的两倍,更不用说那些抚恤承诺了。当即就有青年激动地大喊:"愿随宋头领死战!"

声浪如潮,久久不息。宋江趁热打铁,宣布成立"河北抗金盟",将梁山军与各路义军统一编制,设立共同金库,制定盟约条款。

"凡加入抗金盟者,需遵守三条:一不扰民,二不私斗,三不降金!"宋江的声音在校场上空回荡,"有功同赏,有难同当,生死与共,誓抗金虏!"

仪式结束后,吴用悄声道:"哥哥,这般厚饷重抚,我们的银钱..."

"放心。"宋江微笑,"光涿州府库所得,就够支撑半年。更何况..."他指了指北方,"易州、幽州还有更多金兵搜刮的财宝等着我们去取。"

正午时分,卢俊义、林冲满面春风地回来了。种彦崧不仅收下了犒军物资,还回赠了二十匹战马,更关键的是——暗示将向父亲种师道力陈梁山抗金之功!

"种将军还说..."林冲压低声音,"童贯在朝中己失圣眷,宿太尉正联合几位重臣弹劾他通敌卖国。"

宋江长舒一口气:"天助我也!"

然而喜悦尚未散去,燕青又带来一个惊人消息:完颜宗望突然撤军三十里,同时派使者前往东京,疑似要与朝廷和谈!

"和谈?"吴用眉头紧锁,"金兵虽在涿州受挫,但整体仍占优势,为何突然..."

宋江却眼前一亮:"我明白了!完颜宗望这是被道长那封信吓住了,以为童贯真要连金国一起算计!他派使去东京,八成是要当面对质!"

"那我们..."

"加紧备战!"宋江斩钉截铁地说,"金国若真与朝廷和谈,必以割让河北为条件。我等必须在此之前,拿下更多城池,增强谈判筹码!"

就在此时,戴宗风尘仆仆地冲了进来:"哥哥,东京急报!童贯被罢官下狱了!"

这一消息如同一道惊雷,震得厅内众人目瞪口呆。原来宿太尉将宋江提供的证据呈给皇上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彻查。更巧的是,完颜宗望派去的使者刚好抵达东京,证实了童贯确实曾与金国密谋联手剿灭梁山!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吴用抚掌大笑。

宋江却异常冷静:"童贯虽倒,但金兵未退。传令全军,明日誓师,兵发易州!"

当夜,涿州城内灯火通明。将士们磨刀擦枪,准备明日出征。宋江独自登上城楼,望着北方星空下的连绵山影。前世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时的他,只知一味效忠朝廷,结果害死无数兄弟。这一世,他选择了不同的路:先立不世之功,再谈招安之事。

"哥哥好雅兴。"吴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宋江回头一笑:"学究来得正好。你看这满天星斗,可知哪颗是紫微帝星?"

吴用一怔,随即会意:"哥哥志向,岂止于招安?"

"非也。"宋江摇头,"宋江此生,只求兄弟们有个好归宿,再无他求。只是..."他目光深邃,"要想不被朝廷当做弃子,就必须有让他们不敢轻视的实力!"

吴用深深点头:"哥哥高见。此番攻易州,我有一计..."

二人密议至三更方散。临别时,吴用突然问道:"哥哥,若他日朝廷真心招安,许以高官厚禄,你会接受吗?"

宋江沉默良久,缓缓道:"那要看是怎样的招安。若只是将我等拆散安置,做个有名无实的闲官,不如继续做这抗金盟主!"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这一世,我绝不会让兄弟们重蹈覆辙!"

月光如水,将宋江的身影拉得很长。城下的军营中,不知哪个士兵唱起了家乡小调,引得众人应和。歌声飘荡在涿州城头,融入无边的夜色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2HS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浮生悔 http://www.220book.com/book/2HS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