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这历史上的事情,其实大多数人在历史长河里,是留不下后代的。你要是去翻翻中国历代的谱系图,就会瞅见一个现象,一首都是贵族的后代在那儿开枝散叶呢。那些贵族家到了末端的小家族,慢慢就变成平民了,可不像咱平常想的,平民生了孩子还是接着当平民。为啥好多人都讲自己祖上是名门望族呢?还真不是吹牛,人家祖上确实曾经阔气过。
实际上,以前的平民,大多还没来得及生儿育女,就被饥荒、战乱给折腾没了,要不就是被徭役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早早丢了性命。就说战国那时候吧,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在那个当口就己经绝后了。但你瞧,这对整个文明的发展倒也没啥大影响。为啥呢?因为总有贵族家的孩子,慢慢的,阶级往下滑,接过了穷人的“接力棒”。老祖宗有句话叫“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说的就是这个理儿。现在人不也常说“富不过三代”嘛,富人会慢慢走下坡路,穷人呢,搞不好三代就断了香火。咱这社会后代延续的模式啊,可不是那种首首溜溜的线性,而是从上层不断往外“冒”。
一旦你被甩到社会底层了,那就好比站在了绝后的悬崖边儿上,想凭自己的劲儿再爬上去,难如登天呐!除非赶上乱世,或者新制度刚建立,又或者运气好得爆棚。而且这跟社会制度关系也不大,只要资源分配不均匀,财富还是世袭的,这种从上层往下“漏”的延续模式就改不了。就拿现在来说,阶级固化越来越厉害,更是这么个情况。
所以说,对穷人来讲,生孩子就好比把孩子扔进了一个超级难的游戏开局,越穷难度越高。从孩子的角度看,要是这孩子啥也不想,糊里糊涂的,平平淡淡像牛马一样过一辈子,可能也就这么过去了。但要是这孩子机灵聪明,那可就惨咯,他得花一辈子时间去琢磨、去消除从上一辈传下来的那些不公平。而且在社会上竞争这么残酷,很可能因为各种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事儿,最后败下阵来。
从自己的角度琢磨琢磨,不生孩子,起码能把那点儿有限的资源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拿这些资源去拼一把,说不定能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过上高质量的日子。再从社会责任这方面看,你不生我不生,有钱人可不含糊,人家西年能生三胎,生出来的孩子资源又好。所以说,人类繁衍从来不会停,底层自动断代就好像是一种巧妙安排好的程序。
当然咯,有人会说:“人类祖祖辈辈不就这么过来的嘛,哪儿有啥公平,人活着就得忍着这些不公平。”可那是以前呐,现在社会讲究自由平等的教育,咱后代接受了这种教育,精神上可受不了这样的不公平。好多人想不明白,可能就自己把自己给毁了。自己都觉得活着不咋幸福的人,就别把这不幸传给下一代了,而且大概率也给不了孩子好生活。但要是你生孩子就是为了享受亲子之间的感情,纯粹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还能保证孩子平平安安长大,那我绝对支持你生孩子,说明你在这个时代还算幸运。
我觉得有些人把规律和意愿这俩概念给弄混了。我可从来没说穷人不能有生育的想法,而且一开始我就讲了,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只要你不把孩子当成传宗接代和养老的工具,能保证孩子基本的吃穿、教育,还有最基本的人权,为了体验亲子之情去生育,我都鼓励。但从实际规律来看,富人的后代确实能得到更多的生存资源。虽说现在社会提倡人文关怀,讲人人平等,可咱也得想想达尔文进化论。我声明哈,我可不是讨厌进化论。生物群体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进化,核心就是,那些拥有更多资源的生物,不管是财富、智力还是长得好看,活下去的可能性就更大,这是个客观规律,由不得人来改变。虽然我更倾向于从人文角度引导社会价值观,但也不能不承认这个规律。
现实社会里,资源又不是多得用不完,谁都得去争。穷人要是争不过,要么觉得资源不够,跟自己心里想的不一样,就不想生孩子了;要么心里压力太大,也不愿意生。当然,这得是穷人自己脑子清楚、心智成熟的情况。
可还有一种情况,有些没受过啥现代教育、脑子也不太明白事儿的人,就光凭着动物本能去生孩子。评论区好多反驳我的人,举的就是这种例子,比如说贫困山区那些生好多孩子的家庭,就像“生育机器”似的,想用这个证明穷人就该生孩子,我都不知道该咋说他们。这让我想起有部电影叫《何以为家》,要是你觉得把孩子生下来,靠数量就能比质量强,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去赌,那这孩子生下来可真是倒霉透顶。
还有人拿历史来说事儿,像朱元璋,说他出身穷得叮当响,最后却当了皇帝。但这就是个极端的例子啊,根本影响不了大多数情况。就因为这么一个特殊例子,就觉得所有穷人的孩子都能逆天改命,这根本没道理嘛。普通人做决定,可不能光看这种极端个例,得看大多数人的情况。
穷人当然可以有生育的意愿,这意愿分两种,一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另一种就是像动物本能一样冲动的。相比之下,我个人更敬重前一种。从客观规律上讲,穷人后代的生活质量和活下去的概率,整体就是比较低。特别是在打仗闹饥荒的时候,活下去的概率可能低到吓人,就像经历一场大清洗。当然,咱们也不排除有运气好得像中彩票一样的,但那是极少数的个例,对普通人要不要生孩子的决定,没啥参考价值。
不过咱也得往好的方面想想,虽说以前战争和饥荒对穷人打击特别大,可能导致断代。但现在这个年代,相对和平又富裕,穷人的孩子不太可能像古代那样,遭遇饿死、被屠城这些事儿。所以,只要穷人能抛开传宗接代那种老掉牙的思想,就盼着孩子平平安安长大,也能有不错的生育体验。再强调一遍,前提是得保证孩子的基本人权。
就好比以前有个小村子,村里大多是穷人。有户人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一个劲儿生孩子,孩子生下来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好多孩子要么生病没钱治夭折了,要么长大了也只能一辈子干苦力,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可另外有户人家,虽然也穷,但人家想明白了,就生了一个孩子,两口子省吃俭用,把这一个孩子供着读书。这孩子也争气,后来考上大学,在城里找了好工作,生活慢慢就好起来了。这就说明,穷人在生孩子这件事儿上,真得好好想想,不能稀里糊涂的。
还有那种情况,有些年轻人,自己都还没稳定下来,收入也不高,就因为家里老人催,或者周围人都生了,自己也跟着生。生下来后,养孩子的压力一下子就来了,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孩子也没得到好的照顾和教育。这就是没经过深思熟虑,光凭一时冲动做的决定。
再看看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孩子从一出生,就有好的医疗条件,能上各种优质的培训班、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长大后,在找工作、创业这些事儿上,家里也能帮衬,机会自然就比穷人家孩子多得多。这就是现实,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富人和穷人后代的差距从一开始就拉开了。
以前还有个说法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虽然这话有点绝对,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资源和环境对后代发展的影响。贵族家庭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人脉资源,孩子发展起来相对容易。而穷人家庭往往为了温饱就拼尽全力,很难给孩子更多助力。
在过去的朝代更替中,每次战乱和灾荒,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穷人。比如遇到旱灾,地里颗粒无收,富人家里有存粮,还能想办法度过难关。可穷人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家人挨饿,甚至卖儿卖女,这种情况下,很多穷人家庭就断了后。
现代社会虽然进步了很多,但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还是存在。比如说在一些大城市,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优质学校,学费高昂,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而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优势明显。相比之下,偏远山区的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孩子能获得的知识和机会就少得多。
对于穷人来说,如果决定生孩子,就得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考虑经济上能否承担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费用,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让孩子一出生就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不公平。
咱再说说那些只靠本能生育的情况。有些地方,因为长期贫困,教育水平低,人们的观念也比较落后。他们觉得生孩子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多个人干活,根本没考虑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这样生出来的孩子,可能从小就要面对贫困、缺乏教育等问题,长大后也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也不是说穷人就不能生孩子,只要有合理的规划和正确的心态。比如有的穷人夫妻,虽然收入不高,但他们努力工作,攒钱给孩子创造相对好的条件。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努力,也会更加珍惜机会,努力上进。
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情况来看,穷人在生育这件事上,确实需要更加谨慎。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个相对好的起点,自己也能在生育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幸福。
作者“这个世界我来过”推荐阅读《红尘迷局ABS生存博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2IW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