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解开后的日子,像被重新上了发条的老座钟,恢复了规律又充满活力的节奏。黄子林每天清晨骑着那辆铃铛生锈的自行车,总会特意绕到李琳琳家巷口,等着她扎好最后一缕头发,然后并排驶向学校。虽然不在同一个班级,但课间操时,他总能隔着人群,准确捕捉到她马尾辫晃动的轨迹。
那天午后,阳光斜照进教室。黄子林抱着一摞数学卷子从教师办公室出来,正巧撞见俞科其靠在走廊栏杆上,嘴里哼着跑调的歌,手里把玩着英语单词卡。“黄哥!” 俞科其眼尖,立刻晃了晃卡片,“这次听写我破天荒对了 20 个!” 他脸上的得意劲儿,活像刚打赢胜仗的将军。
话音未落,转角处传来清脆的笑声。李琳琳和玉林手挽着手走来,前者怀里抱着各科复习资料,后者举着张试卷挥舞:“我物理考了 85 分!” 她的眼镜片在阳光下闪着光,嘴角的梨涡盛满喜悦。“正好,周末去我家复习?我妈说要给咱们做红糖凉糕。” 李琳琳挑眉看向众人,目光扫过俞科其手中的单词卡,了然地笑了。
就这样,西人的备考据点在各家轮转。在李琳琳家时,客厅的长桌上永远摆满水果和点心。她的书桌整理得井井有条,墙上贴着工整的学习计划,数学笔记更是详细得如同教科书。“这道几何题,关键是辅助线的添加。” 她蹲在地板上,用粉笔在草稿纸上画出图形,阳光透过纱帘洒在她的发梢,像镀了层金边。俞科其趴在一旁,嘴里叼着笔,本子上画满奇奇怪怪的解题思路;玉林则安静地整理错题,时不时推推眼镜,补充几句自己的见解。
轮到黄子林家,小院里的老槐树下就支起了简易书桌。外婆总会端来 freshly squeezed 的酸梅汤,瓷碗上凝着细密的水珠。黄子林的房间贴满球星海报,此刻却被各种公式和知识点侵占。“来试试这道化学推断题!” 他把卷子往桌上一拍,结果自己卡在某个步骤,急得挠头。李琳琳凑过来,指尖轻点题目,三言两语就理清了思路;俞科其则趁机偷吃外婆藏在橱柜里的饼干,被玉林抓个正着。
俞科其家充满生活气息,厨房里飘来妈妈炒菜的香味,客厅的电视偶尔传出新闻播报声。他的房间堆满漫画和游戏机,但此刻都被收进了角落。“这次英语阅读,我只错了两道!” 他挥舞着试卷,脸上的笑容比窗外的阳光还灿烂。李琳琳帮他分析错题,玉林则分享英语听力的小技巧。而黄子林,正和俞科其的爸爸讨论中考体育的训练方法,逗得叔叔哈哈大笑。
备考的日子里,进步的喜悦时常在西人之间传递。玉林的物理成绩稳步提升,解题思路愈发清晰;俞科其的英语从及格边缘跃升至中上游,还学会了用英语讲笑话;黄子林的数学保持优势,在李琳琳的帮助下,化学也有了质的飞跃。他们互相抽查知识点,分享学习心得,把枯燥的复习变成了一场充满欢笑的冒险。
但压力也如影随形。某次模拟考后,李琳琳的数学成绩意外下滑。她独自坐在玉林家的阳台上,望着远处的夕阳发呆。“我是不是复习方法有问题?” 她声音发闷,手里的笔无意识地画着圈。玉林默默递来一杯热牛奶:“你忘了上次怎么鼓励我的?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 俞科其突然从阳台外探出头,手里举着自制的 “加油横幅”,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琳琳最棒”;黄子林则翻出她之前的错题本,逐题分析易错点。
随着中考临近,紧张的氛围愈发浓重。某天,李琳琳带来了县城一中的招生简章,泛黄的纸页在西人手中传递。“我打听过了,一中的樱花特别美。”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等我们考上,春天就去拍照!”“说好了!我还要在樱花树下背英语单词,惊艳全场!” 俞科其拍着胸脯,惹得大家笑作一团。
最后的冲刺阶段,西人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复习。在玉林家的阁楼,月光从天窗倾泻而下,他们就着台灯的暖光,互相抽背知识点;在李琳琳家的书房,晨光初现时,就能听到他们朗朗的读书声;在黄子林的小院,深夜的虫鸣声里,还能看到他们讨论难题的身影。
中考前一周,西人聚在俞科其家做最后的准备。墙上贴满了他们写的加油标语:李琳琳用红笔写下大大的 “必胜”,旁边画着西个手拉手的小人;俞科其在角落涂鸦,把大家都画成超级英雄;玉林贴了张从杂志上剪下来的樱花照片,旁边写着:“一中,等我们!”
纸鸢与木马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纸鸢与木马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2JR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