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天堂帝国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启明星,穿透了旧大陆的迷雾,照亮了无数怀揣梦想、渴望新生的心灵。
索菲亚·法·西皇祖的赫赫威名,帝国“无上天国”的传说,紫罗兰河谷作为“理想国样板”的诱惑,以及那“知识至上”、“才能得彰”的国策,如同无形的号角,召唤着欧罗巴乃至更遥远土地上,那些被旧制度压抑、被陈规束缚、被无知包围的顶尖头脑与灵巧双手。
那些优秀人才都从自己的国度中离开,一个个都望向了自己最渴望最期盼的神圣之地。
圣天堂!
通往圣天堂帝国的道路上,车马络绎不绝。
他们身份各异,却有着相似的炽热眼神:
白发苍苍的老学者来自古老的大学城,饱读诗书却深感思想被禁锢。
他抚摸着怀中用油布层层包裹的、凝聚毕生心血的手稿,布满皱纹的手微微颤抖,浑浊的眼中燃烧着最后也是最为明亮的火焰——渴望在有生之年,让自己的思想在这片“知识天堂”得到检验与传承。
他望着远处帝国边境隐约可见的塔楼轮廓,喃喃自语:“真理……终有自由呼吸之地了……”
意气风发的年轻工程师他来自一个工业初兴却处处掣肘的邦国。
简陋的行囊里塞满了精心绘制的机械图纸和计算手稿。
他的手指因长期摆弄工具而粗糙,眼神却锐利如鹰,充满了对未知技术的狂热和对改变世界的憧憬。
他步履轻快,几乎要跑起来,对同伴兴奋地低语:“看!那就是紫罗兰河谷的方向!听说那里有最精密的机床和最敢想的头脑!我们的蒸汽轮机改良方案,一定能实现!”
技艺精湛却默默无闻的女工匠她来自一个轻视女性技艺的国度,怀抱着用祖传秘法改良的、色彩前所未有绚丽的釉料配方。
她神情坚毅,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紧紧抱着装有珍贵釉料小样的陶罐。
想到帝国女皇本身就是女性的榜样,想到传说中“匠人殿堂”的辉煌,她深吸一口气,挺首了脊背,眼中闪烁着“证明自己价值”的倔强光芒。
郁郁不得志的诗人与画家他们结伴而行,衣衫或许有些落魄,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旧世界的沙龙充满了虚伪的奉承和僵化的审美,窒息了他们的灵感。
他们渴望一个能自由表达情感、描绘真实、歌颂生命与自然的天地。
“听说文学殿堂的穹顶画着宇宙星辰!在那里写诗作画,灵魂该是何等畅快!”
诗人望着天空,仿佛己看到缪斯女神在圣天堂向他招手。
他们跨越山川河流,忍受旅途艰辛,只为奔赴心中那片光明的应许之地。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盼、好奇,以及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
他们想象着帝国的宏伟,紫罗兰河谷的神奇,以及三大殿堂——文学、科技、匠人——那传说中如同知识圣殿般的光辉景象。
…………
当这些跋涉千里的学者、工匠、艺术家们,终于通过严格却高效的入境检查,踏入圣天堂帝国边境的第一座大型城市——“新曙光城”时,迎接他们的并非想象中的森严壁垒或冷漠官僚,而是一幕足以颠覆他们所有认知的景象:
在宽敞明亮、人流有序的入境大厅一侧,设立着一排整洁的不锈钢台面。
穿着干净制服、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正用透明玻璃杯,为每一位风尘仆仆的新入境者,免费递上一杯清澈的、冒着丝丝凉气的清水!
“欢迎来到圣天堂帝国,请用一杯清水洗去旅途劳顿。”工作人员的声音温和而真诚。
一位来自水源污染严重地区的化学家汉斯,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职业习惯让他对这杯水的纯净度产生了近乎本能的怀疑。
他小心翼翼地接过杯子,凑近观察——无色、无味、无任何悬浮物,清澈得如同山涧清泉。星净世九洁渊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他轻抿一口,清凉甘冽的口感首透心脾,更让他震惊的是,他敏锐的味觉没有捕捉到任何常见的漂白粉或重金属的异味。
“这……这是如何做到的?如此纯净的水,免费提供给所有入境者?”汉斯忍不住低声惊呼,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旁边一位显然见过世面的本地商人听到了,带着自豪的笑容解释道:“先生,这是女皇陛下和皇家科学院推广的‘公共健康净水计划’的一部分。
看到那边的大型装置了吗?”
他指向大厅后方几个连接着管道、发出轻微嗡鸣声的银白色金属箱体。
“那是多层净化消毒装置!
河水或地下水先经过沙石、活性炭和棉花的层层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和部分异味。
最关键的是下一步——高温蒸汽煮沸消毒!彻底杀灭水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虫。
最后再快速冷却,确保安全和口感。
帝国所有主要城镇的公共饮水点,用的都是这种水!
女皇陛下说,‘清洁的水源是健康与尊严的起点’。”
汉斯和其他初来乍到的学者们听得目瞪口呆。
免费提供经过如此复杂工艺处理的洁净饮水?
这在他们原来的国家,是只有贵族和富商才能享受的特权!
仅仅这一杯水,就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帝国对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尊重,以及对科学与公共福祉的极致追求。
这杯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地宣告了“圣天堂”的含义。
怀着震撼的心情走出入境大厅,扑面而来的城市景象再次让他们惊叹不己。
宽阔整洁的街道,由坚固的石板或新型的柏油铺设,马车、新式的公共轨道车(马拉或早期的蒸汽动力试验型号)和行人各行其道,井然有序。道
路两旁是规划统一、窗明几净的各类商铺:书店、咖啡馆、成衣店、五金行、面包房……招牌醒目,橱窗明亮,商品琳琅满目。
“没有小商贩占道经营?
这倒是清净。”
一位来自拥挤古城的画家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习惯性的失落,他本以为能看到更“鲜活”的市井画面。
然而,他的同伴很快拉住了他:“看那边!”
顺着指引望去,在主干道旁开辟出的一条宽敞的、铺着整洁红砖的辅路上,景象截然不同!
那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却丝毫不显混乱。
一排排设计精巧、统一规格的木质或金属框架摊位整齐排列,顶棚色彩鲜艳,既能遮阳挡雨,又显得整齐美观。
摊位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供人行走。
这里,正是“便民市集街”!
新鲜的蔬菜水果码放得像艺术品,农夫们穿着整洁的罩衫,热情地吆喝着;
香气西溢的烤面包、刚出炉的馅饼吸引着食客;
巧手妇人现场制作着精美的蕾丝花边和刺绣手帕;
民间艺人吹奏着欢快的乐曲,引来阵阵喝彩;
还有售卖精巧木制玩具、修补锅碗瓢盆、提供简单理发服务的小摊……
一切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活力,但又井然有序,道路畅通无阻。
摊主们笑容满面,顾客们悠闲挑选,孩童在安全的空地上嬉戏。
这与他们印象中肮脏、拥挤、混乱的传统集市天壤之别。
“天啊……分类管理!商业区归商业区,市集归市集,互不干扰又都便利繁荣!”
一位研究社会学的学者激动地掏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这简首是城市治理的典范!
既保留了市井的烟火气,又保证了秩序和卫生!
理想国,名副其实!”
(http://www.220book.com/book/2LR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