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山风掠过营寨,吹动军旗猎猎作响。忽必烈独自立于帐前,望着远方苍茫大地,心中思绪万千。
翌日清晨,天光初露,寒意未散。大帐之内,火盆燃烧,暖意微升。将领与谋士们陆续入内,皆神色凝重。忽必烈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稳而坚定:“诸卿,昨日本欲议定战略,然分歧颇深,未能决断。今召诸卿再议,务求万全。”
他话音落下,帐中一片肃静。有人低头思索,有人神情迟疑,亦有几人目光交锋,似在无声较量。
“朕知尔等心怀忠义,各有主张。”忽必烈继续道,“今日不问出身,不论资历,但言其理。无论战守,皆可畅所欲言。”
话音刚落,一名年长将领起身抱拳,朗声道:“陛下,末将以为,当务之急,在于稳固后方。我军连战连捷,士卒疲惫,粮草难继。若贸然南征,恐有覆舟之险。”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数名将领附和。一人补充道:“且新占之地尚未完全归心,民心未定,若前线战事拖延,后方恐生变故。”
另一年轻将领则拍案而起,怒声反驳:“此乃怯战之言!敌军溃退,正是乘胜追击之时。若此时止步,待其重整旗鼓,我军岂非更陷被动?”
此语一出,帐中气氛骤紧。有人低声议论,有人皱眉摇头,更有几位将领互相对视,眼中暗藏锋芒。
---
翌日清晨,军帐再度开启,比昨日更为庄重肃穆。忽必烈下令,凡参与议事者,不得缺席。侍从逐人传令,确保所有将领与谋士皆到场。
刘秉忠步入帐中,目光微沉。他在席位上坐下,正欲低语,忽见对面一名保守派将领投来冷眼,二人目光交汇,却未言语。这一瞬间,仿佛预示了日后更深的裂痕。
忽必烈环视全场,声音清冷:“今日议题,依旧围绕是否继续开疆拓土展开。朕己听闻昨日争执激烈,今日特设规制——由朕点名发言,每人限三句话,不可打断他人。”
此言一出,众人皆收敛情绪。唯有伯颜沉默不语,目光扫过其他将领,似在判断谁更值得支持。
忽必烈率先点了一名年长将领:“张将军,你有何见解?”
老将起身拱手:“臣以为,当以固本为先。粮道不稳,军心易乱;民心未服,边地难安。若贸然南下,恐反遭掣肘。”
忽必烈点头,又点了一名年轻将领:“李校尉,你的看法?”
青年将领站起,昂首道:“末将以为,战机稍纵即逝。敌军溃败,我军士气正盛,若能一鼓作气拿下襄阳,南方门户便可洞开,届时天下大势可定。”
此言激起部分将领赞同,也引发另一派人马的不满。一名副将怒声反驳:“空谈理想,不顾现实!若前方受阻,后方无人接济,数十万大军岂非困死于敌境?”
忽必烈敲击案几三声,命令所有人静听发言顺序。他重申规矩,继续点名,让每一位将领与谋士轮流陈述观点。
随着讨论深入,分歧愈发明显。一名低阶军官小声提议:“或许可以折中行事?一边整顿后方,一边试探进攻,逐步推进。”
这番话虽轻,却被忽必烈听见。他微微颔首,眼神闪过一丝思索。
“诸卿所言,朕皆铭记。”忽必烈缓缓起身,环视众人,“朕非独断之人,亦知治国如弈棋,须步步为营。今日之议,朕将深思熟虑,三日后再作决断。”
一名谋士闻言急道:“陛下,若迟迟不决,恐人心浮动,局势更难掌控。”
忽必烈反问:“若我今日仓促决策,明们还会心服口服吗?”
帐中一时沉默。
“退下吧。”忽必烈挥袖道,“朕需要时间。”
众人依令退出,唯留忽必烈一人坐在案前,翻阅记录,陷入沉思。
夜幕降临,营寨灯火渐次亮起。忽必烈站在帐外,望着天边最后一抹余晖,脑海中忽然浮现察必皇后的身影。
她曾在一次深夜低声提醒:“夫君,帝王之道,不在一时之勇,而在长远之计。”
此刻,他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风起,卷起尘土,吹动他的衣袍。他未曾回头,只静静伫立,仿佛在等待某种答案的到来。
元大帝忽必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元大帝忽必烈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2LW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