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 学习治国之道

小说: 元大帝忽必烈   作者:丽娜来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元大帝忽必烈 http://www.220book.com/book/2LWZ/ 章节无错乱精修!
 

数日后,局势趋于平稳,帖木儿归心似箭,阿里不哥的密使也被悄然处置。忽必烈坐在书房内,手中握着一封由刘秉忠整理的治国纲要,纸页泛黄,墨迹斑驳。

“王爷,这些是先祖留下的治理之法,结合汉地典籍,略有删补。”刘秉忠递上书卷,语气郑重。

忽必烈接过,轻轻展开,目光落在其中一段文字上:

“王者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治国之道,首在安民;安民之术,贵在均利。”

他沉默良久,抬眼望向刘秉忠:“你说,我该如何学?”

刘秉忠答道:“王爷若真心求治,当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请教长辈,二是研读古制,三是访贤问政。”

忽必烈点了点头,次日清晨便前往拖雷旧部驻地,拜访几位德高望重的宗室长者。他身着简朴皮袍,亲自牵马步入营地,引得不少族人侧目。

一位年迈的老者迎上前来,拱手笑道:“王爷亲临,实在不敢当。”

忽必烈躬身行礼:“晚辈忽必烈,特来求教治国之道,恳请前辈指点迷津。”

老者微微一怔,随即含笑应允。两人并肩入帐,围炉而坐,忽必烈虚心请教,老者则娓娓道来。

“昔日太祖征伐西方,所到之处,皆设万户、千户,以牧养百姓。此法虽好,然终需定制度、明赏罚,方能长久。”

“晚辈明白。”忽必烈认真记录,“但如今帝国疆域辽阔,各地风俗各异,该如何统一治理?”

老者抚须沉思:“你问得好。我曾随太祖南下,见过中原州府之制,其官僚体系严密,律令分明。若能取其精要,融于我蒙古之法,或可成新制。”

忽必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己有轮廓。元大帝忽必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元大帝忽必烈最新章节随便看!他随后又拜访了几位宗室长者,各有所得,皆是宝贵经验。

回到主营后,他又召集幕僚,将所闻整理成册,并邀请刘秉忠一同研讨。

“王爷用心良苦。”刘秉忠感叹,“然纸上得来终觉浅,还需实践方能验证。”

忽必烈颔首:“你说得对。我想亲自巡视几处领地,实地查看民情政务。”

“此事可行。”刘秉忠道,“但王爷身份尊贵,需谨慎行事。”

于是,忽必烈开始筹备巡视行程,途中每至一处,皆深入民间,走访官员,听取百姓疾苦。他在一个村庄里亲眼见到因赋税过重而流离失所的牧民,在一座城镇中目睹因军需征调而荒废的田地。

他心中震动,意识到单凭征战无法建立稳固帝国,唯有懂得治理,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回到主营后,他召集诸臣,提出改革建议:“今后凡征赋税,须视地方丰歉而定;凡调兵役,须经核实方可执行。另设监察官,专司巡查吏治,以防贪腐。”

此言一出,众臣哗然。有人赞成,认为这是顺应民心之举;也有人反对,担心削弱贵族权力。

忽必烈沉声道:“我非为一人之权势,乃为万民之安定。若只顾眼前私利,不顾长远根本,帝国终将崩塌。”

最终,他的意见得以采纳,新政逐步推行。

某夜,他独自坐在书房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坚定的脸庞。他翻开一本汉文典籍,上面写着《孟子》二字。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默念这句,心中豁然开朗。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急匆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忽必烈听后,神色骤变,猛地站起身。

“你说什么?”



    (http://www.220book.com/book/2LW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元大帝忽必烈 http://www.220book.com/book/2LW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