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 周文轩给出的期限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寒光凛凛。陈林的病房,空气仿佛都凝固成了沉重的铅块。他右臂的剧痛在镇痛泵的压制下稍缓,但大脑却如同高速运转的涡轮,疯狂计算着每一步棋的胜率。 “何萍!”陈林的声音通过电话线,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七天!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骨汤王’生产线,必须满负荷运转!日产三十万包,一包都不能少!” 电话那头的何萍沉默了一瞬,呼吸明显沉重起来:“陈总……油槽外壳受损,加热效率下降至少15%!强行压负荷,温度控制不稳,次品率会飙升!而且……” “没有而且!”陈林打断她,声音冰冷如铁,“次品率高,就从管理上抠!三班变西班,轮岗时间压缩,质检员翻倍!人手不够,从再生棉厂、一棉调!所有技术员给我钉死在车间!你就是用牙啃,也得把这三十万包啃出来!目标是周氏的市场信心!必须打垮它!”他第一次对何萍如此严苛。 “……明白!”何萍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狠劲,“保证完成任务!” 陈林放下电话,胸口剧烈起伏,牵动伤口的剧痛让他额头瞬间布满冷汗。他知道这命令近乎残忍,但周永昌的高利贷如同毒蛇的信子,随时可能舔舐而至。没有时间了!
“老王!”陈林转向王建国,“两个任务!第一,滨江和周边所有红星便利门店,给我挂出最大号海报:‘骨汤王王者归来!感谢厚爱,全线首降五分钱!限量供应,售完即止!’制造稀缺感和抢购潮!第二,立刻联系省台、日报,还有我们熟悉的周明远记者!透出口风,红星食品厂克服技术难关,核心生产线全面恢复,产能再创新高!重点是‘全面恢复’和‘再创新高’!要吹得响!” “明白!我马上去办!”王建国没有丝毫犹豫,他知道这是生死时速的心理战! “柱子!”陈林最后看向沉默如山的柱子,“你亲自去食品厂!给我盯死安全!周永昌狗急跳墙,很可能再下黑手!特别是仓库、油槽、锅炉房!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进来搞破坏!” “放心!陈总!人在厂在!”柱子低沉的声音带着钢铁般的意志。
滨江两岸,无形的硝烟骤然升级! 红星食品厂。 巨大的车间里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机器的轰鸣声比以往更加沉闷而急促,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嘶吼。遭受过冰封创伤的巨大油炸槽重新喷吐出灼热的金色油浪,但仔细观察,其外壳部分区域新焊接的钢板颜色明显不同,温度传感器密集地分布其上,闪烁着警示的红灯。 何萍的眼睛布满可怖的红血丝,声音嘶哑,如同在砂纸上磨过:“3号槽!油温波动超限!立刻手动干预!降低进料速度!质检组!加大对面饼厚度和色泽的抽检频次!一片不合格都不准出厂!” 工人们跑动着,汗水浸透了工装。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油炸香气,却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糊味——这是极限压榨下难以避免的代价。次品筐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填满。但没有人抱怨,所有人都紧绷着脸,眼神里充满了背水一战的决心。陈总用一条手臂换来的生产线,绝不能在他们手里倒下!
与此同时,滨江的大街小巷。 “骨汤王回来了!首降五分!数量有限!” 醒目的红色海报几乎一夜之间贴满了所有红星便利店的橱窗和门柱!降价促销的喇叭声此起彼伏! 红星便利店内人潮汹涌。经历了豆沙包的首战告捷,红星便利的品牌信任度空前高涨。此刻“骨汤王”的回归宣言和真金白银的降价,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热情! “给我来一箱!” “我要五包!别抢啊!” “老板!还有没有?!” …… 货架上的“骨汤王”以惊人的速度被清空。店员们忙得脚不沾地,收款机的叮当声如同胜利的鼓点。那些原本被周氏山寨货充斥的小商店,顿时变得门可罗雀。批发市场里,嗅觉敏锐的批发商开始疯狂打听红星厂的出货情况,试图重新建立联系。 恐慌,开始在周氏阵营中悄然滋生。
邻省,周氏塑钢厂。 周永昌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焦躁地在办公室里踱步,昂贵的真皮沙发扶手被他捏变了形。 “消息确认了?”他对着电话低吼,声音嘶哑,“红星的生产线真恢复了?还降价?” “大哥……千真万确!逆流1984:从地摊到商业教父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逆流1984:从地摊到商业教父最新章节随便看!”电话那边是王洪涛虚弱而绝望的声音,“滨江那边……全炸了!便利店里抢疯了!我们的货……根本没人要!退货的卡车都快把厂门堵死了!银行……银行刚又派人来催了!港岛那边……钱……钱什么时候到啊?” “钱!钱!钱!”周永昌一把将名贵的紫砂壶狠狠摔在地上,碎片西溅!“该死的船期!该死的财务公司!不是说好昨天就到账吗?!怎么又延误?!”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他的脊椎爬升。他知道,陈林的反击开始了!而且精准地打在了他资金链最脆弱的七寸上! “告诉他们!最多再等三天!三天之后钱不到,老子跟他们鱼死网破!”周永昌对着电话咆哮,眼中布满疯狂的血丝。他嗅到了灭顶之灾的气息。
就在周氏陷入混乱,红星食品厂为“骨汤王”产能拼尽全力时,再生棉制品厂内,一场静默的“技术奇袭”正悄然上演。 李秀芳穿着再生棉厂的深蓝色工装,站在略显陈旧的纺纱车间里。她的面前,摆放着一批经过特殊处理的再生棉原料——不再是传统的灰白或暗淡的杂色,而是呈现出一种罕见的、均匀柔和的米白色。空气中少了那种刺鼻的化工漂白粉味道,反而带着淡淡的、天然的纤维气息。 “李经理,您带来的那个‘生物酶氧漂活化剂’……太神奇了!”头发花白的技术主任孙师傅激动地搓着手,拿起一块织好的样布,“您看这白度!这均匀度!还有手感!比以前用氯漂的强太多了!关键是没异味!更安全!” “孙师傅,这只是第一步。”李秀芳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成本核算怎么样?” “成本……”孙师傅快速翻动手中的本子,“活化剂本身贵一点,但用量省,工艺时间缩短了,废水和后续处理成本大幅降低!综合算下来,比旧工艺成本还略低!” “好!”李秀芳精神一振,“立刻启动‘暖绒’项目!就用这批改良原料,全力生产高支高密的新品面料!要突出‘天然氧漂,亲肤无味’的卖点!王厂长!” “在!”再生棉厂厂长王德发立刻应道。 “集中最好的设备和工人,三班倒!包装设计同步跟进,要突出高级感!一周之内,我要看到成品下线!首批产品,首供红星便利高端生活专区!”李秀芳语速飞快,条理清晰。她没有沉浸在豆沙包的成功里,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再生棉制品升级的巨大机遇!陈林的战场在方便面,她的战场在布料,目标却一致——彻底堵死周氏可能的退路,并开辟新的增长点!
夜色深沉。陈林的病房里,止痛药的效力让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他靠在床头,眼皮沉重,却强撑着不肯睡去。床头柜上,李秀芳傍晚送来的鱼汤还带着余温,旁边放着一份红星便利的网点扩张计划和一张写满注意事项的纸条。 门被轻轻推开。李秀芳去而复返,手里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搪瓷缸子。 “这么晚了,还没休息?”陈林有些意外。 “车间在赶‘暖绒’的样品,刚结束。”李秀芳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疲惫,但眼睛很亮。她把搪瓷缸子递过来,“下半夜寒气重,喝点姜茶驱驱寒,加了红糖。” 浓郁的姜香混着红糖的甜暖气息扑面而来。陈林用左手接过,滚烫的温度透过缸壁传递到手心,也似乎驱散了一些身体的冰冷和精神的紧绷。 “谢谢你,秀芳。”陈林轻声说,第一次没有称呼她“李经理”。 李秀芳的身体几不可察地轻轻一颤,没有回应这个称呼,只是低声道:“‘暖绒’的样布出来了,效果很好。明天拿给你看。” “嗯。”陈林喝了一口姜茶,辛辣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一股暖流迅速在胸腹间扩散开来。 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窗外是城市稀疏的灯火和凛冽的寒风。病房内,只有两人轻微的呼吸声和陈林偶尔因牵动伤口而压抑的吸气声。 “你的手……”李秀芳的目光落在陈林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右臂上,欲言又止。那晚油槽边疯狂而惨烈的一幕,如同烙印刻在她脑海里。 “会好的。”陈林平静地说,语气里听不出波澜。 李秀芳看着陈林苍白的侧脸,看着他眉宇间挥之不去的疲惫和坚忍,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和冲动。她张了张口,那句压在心底许久的话几乎要脱口而出。 就在这时,陈林放在枕边的移动电话(砖头般的大哥大)突兀地响了起来,打破了病房里微妙的宁静。 陈林迅速抓起电话:“喂?” 电话那头传来柱子低沉急促的声音:“陈总!食品厂锅炉房出事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2MI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