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阳宫金碧辉煌的大殿上,秦始皇高坐龙椅,下方臣工林立。蒙毅与张十三完成海外探索归来,正详细向秦始皇讲述此次的所见所闻、所取得的成果。
蒙毅身姿挺拔,神情自豪:“陛下,此次出海,不仅发现诸多岛屿,还与不少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互通有无,大秦威名远播啊!”
秦始皇龙颜大悦,放声大笑:“好!众爱卿皆是有功之臣!朕要重重赏赐!”
这时,站在一旁的丞相李斯微微躬身,说道:“陛下,大秦海外拓展虽成果丰硕,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呐。如今与多国往来,需谨防有人心怀不轨。”
秦始皇微微点头,目光深邃:“李斯所言极是。蒙毅、张十三,你们今后出海更要多加小心。”
二人领命退下。而在遥远的东海之滨,一个名叫墨渊的年轻渔民,生活平静而简单。墨渊身形矫健,自幼在海边长大,晒得黝黑的皮肤上肌肉线条分明,他眼神锐利而质朴,透着海边人特有的坚毅与灵动,对这片海域了如指掌。
这日,墨渊如往常一样出海打渔,却意外发现一艘奇怪的船只在近海徘徊。那船的样式与大秦战船截然不同,船身刻满了奇异的符号。墨渊心生疑惑,悄悄靠近观察。
突然,从船舱里走出几个身着怪异服饰的人,用一种他听不懂的语言交谈着。墨渊躲在礁石后,隐约看见他们拿着一些奇怪的器具,似乎在测量海深和方位。
待那些人回船舱后,墨渊迅速回到岸上,将此事告知了当地的驻军将领王猛。王猛乃久经沙场的老将,听闻后不敢怠慢,立刻派人监视那艘船,并快马加鞭将消息送往咸阳。
在咸阳,秦始皇收到消息后,立即召集大臣商议。
蒙毅皱着眉头:“陛下,此船形迹可疑,恐非善类。臣请求率船队前去一探究竟。”
秦始皇思索片刻,道:“不可轻举妄动。先派人暗中查探清楚对方底细。”
与此同时,那艘神秘船只上,一个名叫渡边的男人面色阴沉。他乃东洋某神秘国度派出的间谍首领,此次身负重任,就是要摸清大秦船队的实力和航海路线。
渡边对着手下低声呵斥:“你们做事小心点!要是被大秦人发现,我们都得死!”
手下们纷纷点头。他们趁着夜色,偷偷上岸,在附近村庄搜集情报。
在一个偏僻的酒馆里,渡边等人正打听消息,却不巧碰到了一群秦军士兵。双方目光交汇,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一个秦军士兵大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鬼鬼祟祟?”
渡边强装镇定,通过简单的手势比划着,试图蒙混过关:“我们是远方来的商人,迷路了。”
秦军士兵们并不相信,围了上去。眼看就要动手,突然酒馆外传来一阵骚乱。众人回头望去,只见一个女子被几个无赖纠缠。
墨渊恰好路过,见状冲上前去,三两下就把无赖打跑了。女子感激地看着墨渊,自我介绍道:“我叫阿瑶,谢谢你救了我。”
这边的骚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渡边等人趁机溜走。
秦军士兵们觉得此事蹊跷,立刻将情况上报。王猛得知后,越发觉得此事不简单。
墨渊帮阿瑶解了围后,二人交谈起来。阿瑶聪明伶俐,对墨渊充满好奇,而墨渊也被阿瑶的温柔善良所吸引。
但墨渊心中仍惦记着那艘神秘船只。晚上,他独自来到海边,想要再去查看一番。
月色下,那艘船静静停在海面,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墨渊刚要靠近,突然一支利箭射来,险些射中他。
“谁?出来!”墨渊大声喊道。
黑暗中,走出几个黑影,正是渡边的手下。他们手持武器,步步紧逼墨渊。
墨渊毫不畏惧,拿起身边的木棍与他们搏斗。虽然墨渊身手敏捷,但对方人多势众,渐渐墨渊开始处于下风。
就在墨渊危险之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王猛带领士兵及时赶到。
王猛大喝一声:“大胆狂徒,竟敢在大秦地界撒野!”
一番激战,渡边的手下被尽数擒获。但渡边却趁乱逃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王猛将被俘之人押回营帐审讯,却发现他们牙关紧闭,什么也问不出来。
“哼,这群人必定有大阴谋。一定要尽快查清楚,不能让他们破坏大秦的海外大计!”王猛握紧拳头。
次日,王猛带着墨渊一同快马奔赴咸阳,面见秦始皇。咸阳宫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墨渊从未见过如此宏大的场面,心中既紧张又激动,不免有些局促。
秦始皇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打量着下方的墨渊。只见这年轻人虽身着朴素,却身姿挺拔,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气。他的脸庞被海风与阳光雕琢得棱角分明,眼神中满是坚毅与果敢,面对这威严的朝堂,眼中竟没有丝毫怯意 ,隐隐还有一丝好奇与探寻。秦始皇心中暗自点头,觉得这年轻人颇有几分胆识。
“你就是墨渊?此次多亏你发现那可疑船只,立下大功。”秦始皇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墨渊赶忙跪地叩首:“陛下,草民只是做了该做之事,不敢居功。”
秦始皇微微颔首:“不必谦逊。你自幼在海边长大,对那片海域熟悉,可有发现那船还有什么异常之处?”
墨渊思索片刻,认真回道:“陛下,那船的样式古怪,船上之人服饰也从未见过,而且他们鬼鬼祟祟,拿着奇怪的东西在测量,肯定没安好心。”
秦始皇听后,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这些人绝非寻常商贾,背后定有主谋。你既有这般勇气与见识,朕便给你个机会,随大秦船队一同出海巡查,协助蒙毅将军,你可愿意?”
墨渊心中一喜,连忙答道:“陛下信任,草民万死不辞!”
秦始皇满意地笑了笑:“好!朕赐你甲胄兵器,从今日起,你便是大秦的勇士!”
一旁的蒙毅对墨渊打量一番,上前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会带着墨渊,让他发挥所长,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数日后,墨渊跟随蒙毅的船队出海。海风呼啸,海浪滔天,墨渊站在船头,望着茫茫大海,心中满是豪情。
“墨渊,此次出海,危险重重,你怕不怕?”蒙毅走到墨渊身边问道。
墨渊目光坚定:“将军,草民不怕!能为大秦效力,是我毕生所愿。”
蒙毅拍拍墨渊的肩膀:“好样的!不过你也别小瞧了那些敌人,他们狡猾得很。”
船队在海上航行了数日,终于发现了那艘神秘船只的踪迹。
“将军,就是那艘船!”墨渊指着远处喊道。
蒙毅立刻下令:“全体将士听令,悄悄靠近,切莫打草惊蛇!”
船队缓缓靠近,就在即将合围之时,那艘船突然加快速度,试图逃跑。
“追!绝不能让他们跑了!”蒙毅大声下令。
一时间,海面上船只竞逐,波涛汹涌。墨渊站在船头,紧紧握着武器,双眼死死盯着那艘逃窜的船,只等靠近便上去一探究竟。
突然,对方船只上射出一排火箭,向着大秦船队袭来。
“小心!”蒙毅大声提醒。
秦军士兵们迅速行动,用盾牌抵挡火箭。墨渊看准时机,拉弓搭箭,向着对方船上的弓箭手射去。
几轮交锋下来,大秦船队渐渐占据上风,终于将那艘神秘船只逼停。
蒙毅带领一队士兵,包括墨渊,登上了对方船只。船上一片混乱,残余的敌人负隅顽抗。
墨渊一马当先,与敌人展开搏斗。他身形灵活,手中长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接连打倒几个敌人。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受谁指使?”蒙毅对着一个受伤倒地的敌人怒吼道。
那人却只是冷笑,并不回答。
就在此时,墨渊在船舱里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一些羊皮卷轴。
“将军,快看这个!”墨渊将卷轴递给蒙毅。
蒙毅打开卷轴,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这些人果然是某国派来的间谍,企图摸清我们大秦的航海路线和军事部署,看来一场大战恐怕难以避免了……”蒙毅的目光望向远方,神色严峻 ,而墨渊站在一旁,也感受到了局势的严峻,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大秦的海域和尊严。
“看来此事刻不容缓,必须即刻将消息传回咸阳,让陛下早做定夺。”蒙毅将卷轴小心收好,对着墨渊及其他将士说道。
随后,蒙毅安排部分士兵看守俘虏和船只,自己则带着墨渊等人驾乘快船,日夜兼程赶回大秦。
一到咸阳,蒙毅便首奔皇宫,再次面见秦始皇。秦始皇听闻消息后,立刻召集朝中重臣商议对策。
朝堂上,气氛凝重。李斯皱着眉头率先说道:“陛下,此国竟敢派遣间谍窥视我大秦机密,实在可恶,臣以为应立刻发兵征讨,以彰显我大秦威严!”
王翦将军也抱拳说道:“陛下,臣赞同李斯丞相所言。我大秦兵力强盛,若不借此机会给对方一个教训,恐他们日后更加肆无忌惮。”
然而,一向足智多谋的尉缭却站出来说道:“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贸然出兵,虽能扬我国威,但长途征战,劳民伤财。况且我们对敌方实力尚未完全摸清,倘若陷入持久战,对大秦并非好事。”
秦始皇坐在龙椅上,静静聆听着大臣们的争论,目光不时落在站在一旁的墨渊身上。
此时的墨渊,心中也在激烈地思考着。他想起自己在海边长大,见过不少海商之间的往来,突然灵机一动,鼓起勇气说道:“陛下,草民有个想法。我们大秦如今海外贸易日益兴盛,或许可以先通过贸易往来,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情况。同时,在边境加强防御,厉兵秣马。若对方有异动,我们再出兵不迟,这样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又能掌握主动权。”
秦始皇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赏:“墨渊,你一介渔民,竟能有这般见识,难得可贵。”
随后,秦始皇扫视朝堂,大声说道:“朕决定,一方面听从尉缭所言,加强边境防御,整军备战;另一方面,依墨渊之计,通过贸易往来暗中探查对方虚实。蒙毅,此事便交由你负责,选派精明能干之人与彼国通商,务必小心谨慎。”
“臣领命!”蒙毅应道。
墨渊没想到自己的建议能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心中既兴奋又紧张,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件事上尽心尽力。
数日后,一支由大秦精心挑选的贸易队伍准备出发,墨渊也在其中。出发前,蒙毅特意找到墨渊。
“墨渊,此次任务艰巨,关乎大秦安危,你身上责任重大啊。”蒙毅语重心长地说道。
墨渊坚定地回答:“将军放心,墨渊一定不辱使命!”
贸易队伍一路远行,终于抵达了那个神秘国度。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独特,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透着一股异样的繁华。
墨渊和同行的商人们开始在当地展开贸易活动。表面上,他们是普通的商人,贩卖着大秦的丝绸、瓷器等精美货物,但私下里,他们却时刻留意着周围的一切,试图从当地人的言谈举止和日常活动中获取情报。
一次偶然的机会,墨渊在一家酒馆里听到几个当地人的交谈。他们小声议论着本国正在秘密组建一支庞大的舰队,似乎有什么重大行动。
墨渊心中一惊,不动声色地继续倾听。然而,那几个人很快察觉到墨渊的关注,立刻住口,警惕地看着他。
墨渊见状,微微一笑,用刚学会的当地语言说道:“几位大哥,我初来乍到,对贵国很是好奇,听你们说得有趣,忍不住多听了几句。”
那几个人见墨渊态度友善,放松了警惕,其中一人说道:“你这大秦来的商人,知道得太多可没好处。最近我们国家可不太平。”
墨渊连忙赔笑道:“是是,我就做我的小买卖,其他的不敢多问。”
回到住处,墨渊将这个重要消息记录下来,准备找机会送回大秦。但他知道,这个神秘国度对外国人的监视很严格,想要顺利传递消息并非易事。
与此同时,随着贸易的深入,大秦的货物在这个国家大受欢迎,吸引了不少权贵的注意。其中有一位名叫渡边一郎的贵族,对大秦的文化和物品极为痴迷,主动与墨渊等人结交。
墨渊敏锐地感觉到,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他一面与渡边一郎热情交往,一面试图从他口中套出更多关于那支神秘舰队的消息……
在一家布置典雅的酒馆内,柔和的灯光洒在木质的桌椅上,周围的人们低声交谈,气氛略显神秘。墨渊身着一身简洁却不失大方的秦式服饰,那是他出发前特意准备的,虽不华丽,但透着大秦子民特有的质朴与坚毅。他身材挺拔,站在人群中宛如一棵苍松,晒得黝黑的脸庞上,那双眼睛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深邃而锐利,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切。
“几位大哥,我初来乍到,对贵国很是好奇,听你们说得有趣,忍不住多听了几句。”墨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操着并不十分流利的当地语言说道。他从小在大秦的海边长大,海风和烈日赋予了他健康的肤色和坚韧的体魄。海浪的咆哮、海风的呼啸,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还让他对未知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正因这份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当秦始皇给予他这个重要任务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那几个人见墨渊态度友善,放松了警惕,其中一人上下打量了墨渊一番,随意地说道:“你这大秦来的商人,知道得太多可没好处。最近我们国家可不太平。”
墨渊心中一紧,但脸上依旧保持着谦逊的笑容,连忙说道:“大哥说得是,我就是个做小买卖的。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家里祖祖辈辈都是渔民,好不容易有机会跟着商队出来见识见识,就盼着能多赚点钱回家。其他的,我可不敢多问。”他故意把自己说得平凡普通,就是为了降低对方的戒心。
那人听了,微微点头:“也是,你们这些外乡人,还是少掺和我们的事为好。”
“是是,我就做我的小买卖,其他的不敢多问。”墨渊赔着笑应道。
回到住处,墨渊将这个重要消息仔细记录下来。他的住处简单朴素,一张床铺,一张桌子,仅此而己。他坐在桌前,借着微弱的烛光,眼神专注而坚定。出身海边渔民的他,深知大海的浩瀚与神秘,也明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次肩负大秦的使命,他心中充满使命感,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都决心完成任务。
与此同时,随着贸易的深入,大秦的货物在这个国家大受欢迎,吸引了不少权贵的注意。其中有一位名叫渡边一郎的贵族,对大秦的文化和物品极为痴迷,主动与墨渊等人结交。
这日,渡边一郎邀请墨渊到他的府邸一聚。墨渊身着一套精心准备的服饰,踏入了渡边一郎豪华的府邸。府邸内装饰奢华,西处摆放着精美的艺术品,但墨渊并没有被这些所吸引,他的目光冷静而敏锐,时刻留意着周围的一切。
“墨渊兄,你终于来了!我可是盼了你许久。”渡边一郎热情地迎了上来。
墨渊微微躬身,礼貌地说道:“渡边大人盛情邀请,在下岂敢不来。我自幼对大秦文化耳濡目染,今日能与大人交流,实感荣幸。我家中虽世代为渔民,但长辈们一首教导我要对天地万物保持敬畏,对不同文化保持尊重和好奇。”他巧妙地提及自己的背景,一方面是为了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交谈中更好地引出话题。
“哦?原来墨渊兄出身渔家,难怪身上有一股质朴又坚毅的气质。我对大秦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你们的航海技术,听闻大秦的船队十分庞大,不知是否属实?”渡边一郎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墨渊心中一动,脸上却依旧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说道:“渡边大人有所不知,我大秦临海,渔业发达,航海技术自然也有独到之处。就我所知,在我家乡那一带,出海打渔的船只来来往往,多不胜数。而大秦的舰队,那更是集结了众多能工巧匠的智慧,规模确实不小。不过,这也只是为了守护大秦的海域、保障贸易往来罢了。”
他微微顿了顿,又补充道:“像我这样海边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看着那些船只在海浪里穿梭,心里向往得很,后来才跟着商队跑起了买卖,也算见过了不少世面。”墨渊巧妙地把话题往自己熟悉的方向引,同时留意着渡边一郎的表情。
渡边一郎饶有兴致地点点头:“原来如此,我一首听闻大秦地大物博,人才济济,今日听墨渊兄一说,更是心驰神往。不过,我听说最近海上可不太平,常有不明船只出没,墨渊兄可有听闻?”
墨渊心中一凛,表面上却装作疑惑地说道:“渡边大人,我一首在这忙着贸易之事,倒是没怎么听说。我在海上漂泊多年,虽然偶尔会遇到些风浪,但也没见过什么不明船只啊。大人所说的这些事,难道是有什么特别之处?”
渡边一郎皱了皱眉头:“这些不明船只,行踪诡异,我们怀疑他们心怀不轨。而且,据说这些船只的样式与平常所见不同,上面的人似乎也在暗中观察我们国家的情况。”
墨渊心中暗喜,这不正是自己要调查的事情吗?但他还是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竟有这等事?大人这么一说,我都觉得有些后怕了。不过,以贵国的实力,想必也不会怕这些不明船只吧?”
渡边一郎冷哼一声:“我大和国自然不会怕他们,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不得不谨慎对待。墨渊兄,你在大秦见多识广,你觉得这些人会是什么来历?”
墨渊沉思片刻,说道:“渡边大人,这我还真不好说。不过依我看,海上往来船只众多,说不定是哪个小势力想要趁机谋取利益,所以才偷偷摸摸的。”
渡边一郎点点头:“墨渊兄所言也有道理。对了,你们大秦的航海技术如此高超,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追踪这些不明船只呢?”
墨渊心中一动,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既能打探更多消息,又能转移对方注意力。他认真地说道:“渡边大人,在我们大秦,航海时会用到一些特殊的标记和方法,比如在重要的海域设置浮标,记录海流方向等等。凭借这些方法,若遇到可疑船只,或许能追踪一二。可惜我只是个小商人,懂得也不多。我听闻大秦的水师可是精通此道,要是他们来处理,肯定能很快查明真相。”
渡边一郎眼睛一亮:“原来如此,墨渊兄果然是有见识的人。不知墨渊兄可否愿意帮我一个忙?”
墨渊心中警惕起来,但脸上还是一副诚恳的样子:“渡边大人但说无妨,只要在下能做到,一定竭尽全力。”
渡边一郎拍了拍墨渊的肩膀:“我想请墨渊兄帮忙收集一些关于这些不明船只的线索。你在这贸易往来,接触的人多,说不定能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若真能查明这些船只的来历,我必定重重有赏。”
墨渊心中暗喜,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机会,嘴上却连忙说道:“渡边大人太客气了,能为大人效力是我的荣幸,何谈赏赐。我一定留意,有消息第一时间向大人汇报。”
从渡边一郎的府邸出来后,墨渊心情复杂。一方面,他得到了一个深入调查的好机会;另一方面,他也深知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稍有不慎,就可能暴露身份,危及大秦的计划。
回到住处,墨渊立刻将与渡边一郎的谈话内容详细记录下来。他深知这些信息对大秦至关重要,必须尽快想办法送回国内。可这个国家对外国人的监视极为严密,想要把消息安全送出去谈何容易。
墨渊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回想起自己在海边的童年时光。那时,他和小伙伴们在沙滩上追逐嬉戏,看着父辈们出海归来,带着满满的收获。而如今,他肩负着大秦的使命,身处异国他乡,面临着重重困难。但他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就像海边那屹立不倒的礁石,无论海浪如何冲击,都坚守着自己的位置。
(http://www.220book.com/book/2MO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