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花了半天多的路程,回去时在她近乎疯狂的赶路下,竟在天黑前看到了山口的轮廓,王老三因为担心天黑之后他们二人有危险,离开后又回来了,和那台破旧的手扶拖拉机在原地静静的等着他们,就在他正想回去的时候,正好看到了洛紫茵和楚观相又出来。
王老三看到虚弱的楚观相,赶紧上前,帮忙搀扶着,把人弄上拖拉机,然后颤抖着摇响了手柄,拖拉机“突突突”地冒着黑烟,载着两人驶向县城医院。
再次回到熟悉的病房,医生护士看到楚观相的状况,都吓了一跳,赶忙输液治疗,洛紫茵守在外面,心力交瘁,靠着墙壁滑坐到地上,目光空洞。
经过一番救治,楚观相还是很虚弱,医生私下告诉洛紫茵,病人身体机能受损极其严重,尤其是内脏和神经系统,仿佛被某种极寒的东西侵蚀过,现代医学手段效果有限,能否醒来,能恢复到什么程度,都是未知数。
洛紫茵的心沉到了谷底。
她守在病床前,看着楚观相毫无血色的脸,心中充满了无力感和巨大的压力,线索似乎又断了,龙虎山去不成,楚观相重伤垂危,那“影陵”彻底崩塌,玉玺不知所踪,而自己身上的诅咒……虽然安静了许多,却依旧如同定时炸弹。
必须做点什么……
她想起楚观相之前提到的县志、地质报告,或许,可以从这些官方记载中,找到关于那“镇水祠”更详细的记录?甚至找到其他线索?
她再次来到县文化馆。这一次,她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她向那位老管理员询问关于镇水祠的记载。
老管理员皱着眉想了半天:“镇水祠?好像有点印象……等等,好像在哪本旧志里看到过……”他在故纸堆里翻找了半天,终于找出几本纸张发黄脆弱的线装书——那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编修的本地县志。
洛紫茵小心翼翼地翻阅着,终于在民国版县志的“祠祀志·杂祀”篇中,找到了一段简短的记载:
“县西北三十里,狮象山麓,旧有镇水祠,祠甚古,不知肇自何年,内奉玄武石像,持剑踏龟,云能镇水患,明初曾遣官修葺,立碑纪事,后渐湮没,乡人偶于水涸时见其碑额,旋没……”
明初遣官修葺!立碑纪事!
这与陈老师所说的传说、以及他们的发现完全吻合!。
“碑额?能看到碑文吗?”洛紫茵急切地问。
老管理员摇摇头:“县志上就这么几句,那地方偏僻,又常被水淹,早就没人去了,碑文?恐怕早就磨没了,或者沉在水底了。”
水底……洛紫茵想起那沉入深潭的巨大石碑,心脏猛地一跳,那石碑,莫非就是明初立下的碑?其上刻的,恐怕绝非简单的纪事文字……
她不死心,又追问关于明初修葺的更多细节,以及是否有关于那支朝廷队伍的其他记载。
老管理员又帮她翻找了一阵,无奈道:“没了,明朝那时候的记载本来就少,经过这么多次兵灾动乱,早散佚得差不多了,哦,对了……”他忽然想起什么,“你要说奇怪的事,以前倒是有个说法,不知道算不算。”
“您说!”
“老辈人讲,大概……五几年或者六几年的时候,有地质队来过我们县,好像不是找矿,专门在西北那片老山里钻了好几个月,还带着些奇奇怪怪的仪器,神神秘秘的,后来也没听说找出啥,就走了。有人说……他们好像在狮象山那边,从水里捞上来过什么东西,用油布包得严严实实的,连夜就送走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地质队?五六十年代?从水里捞东西?
洛紫茵的心跳再次加速……那个年代,正是各种神秘事件频发,也是国家有组织地对全国进行地质普查和特殊资源调查的时期,如果他们从水潭里捞走了东西……会不会就是那方……玉玺?!或者与之相关的物品?
这个猜测让她既兴奋又沉重,如果玉玺早己被国家力量收走,那线索岂不是彻底断了?它会被存放在哪里?档案会如何记载?
她试图从老管理员那里打听更多关于那支地质队的细节,但年代久远,老人也只知道这些模糊的传闻了。
带着新的疑问和微薄的线索,洛紫茵回到医院,她坐在病床前,看着楚观相,将县志的记载和地质队的传闻低声告诉了他。
“明初修葺……立碑镇水……地质队打捞……”她喃喃自语,试图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如果……如果那石碑就是明碑,其碑文绝非纪事那么简单,很可能记录了玉玺的来历、用途,甚至……隐藏了另一半玉玺在孝陵附近的具置,而地质队打捞走的……会不会就是这块碑?或者……是当时尚未完全沉没的、碑上的某部分?比如……碑额?或者镶嵌在碑上的什么东西?”
她越想越觉得有可能,那养煞局的核心是玉玺,但朱元璋必定会留下后手和信息。那水下石碑,既是风水阵眼,也很可能是信息的载体。
“必须要知道那碑上到底刻了什么……”洛紫茵握紧了拳头,可是碑己沉入深潭,或许早己被地质队取走,如何能看到?
等等!地质队!
如果那支地质队真的存在,并且带走了东西,必然会留下档案!哪怕是保密档案,也会有一个去向!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脑中形成——回省城,回考古研究所……利用单位的资源和渠道,尝试查询五六十年代本地地质勘探的档案,或许,能从中找到关于那次打捞行动的蛛丝马迹!
这无疑是一次冒险,她如何解释自己对如此上心此事的原由?但眼下,这是唯一可能的方向。
她看了看病床上的楚观相,后者需要更好的环境,县城医院的条件己经快到极限了。
下定决心后,洛紫茵开始行动。她设法联系了研究所的领导,请求单位协助联系省城的医院,几天后,省城医院的救护车来接转了,洛紫茵陪着依旧昏迷的楚观相,离开了这座给了他们巨大惊吓和一丝渺茫希望的小县城。
回到省城,安排好楚观相的住院事宜后,洛紫茵立刻回到了考古研究所。
她没有声张,而是利用自己的权限,悄悄进入了所的档案资料室,她开始系统地查询所有与本省地质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相关的历史档案目录,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的。
过程繁琐而缓慢,旧档案目录多是纸质卡片,堆积如山,她耐着性子,一盒一盒地翻阅。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她真的在一份1964年的地质调查项目汇总目录中,看到了一个不起眼的条目:
“项目编号:64-DZ-073”
“项目名称:皖南-浙西特定区域水文地质与异常地磁场源调查……”
“负责单位:华东地质局第三勘探大队……”
“备注:含辅助性民俗地理信息采集……”
皖南-浙西!特定区域!异常地磁!民俗地理信息!
这些关键词让洛紫茵的心脏狂跳起来,时间、地点、调查内容的特殊性,都与那老管理员口中的传闻高度吻合……
她立刻根据编号,申请调阅这份档案的详细报告。
然而,档案管理员却告诉她:“64-DZ-073?这份档案……是保密档案,权限很高,而且……据说原始报告并未归档到我们所,只有目录索引,你想看详细内容,恐怕得去华东地质局的档案馆申请调阅,还得有正当理由和审批手续。”
保密档案!原始报告未归档!
洛紫茵愣住了,一层更深的迷雾笼罩下来。
一次看似普通的地质调查,为何会被列为保密档案?甚至连原始报告都消失了?他们当年在狮象山水下,到底发现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
历史的悬疑感骤然加深,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很久以前就己经抹去了关键的痕迹。
她站在档案室冰冷的铁架之间,感到一阵寒意从心底升起,那条通往真相的路,似乎变得更加曲折和凶险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2NR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