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5章 晋公镇北与武侯治荆:双璧分疆的暗潮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不是神医,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2NU3/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中二少年8号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建安十七年冬,并州晋阳城外的汾水己结薄冰,司马懿却在屯田大营中挥汗如雨。他指着新落成的“水转连碓”,对身旁的年轻将领笑道:“邓士载,你看这器械,一昼夜可舂米百石,较人力十倍不止。待明年春耕,再推广‘代田法’,亩产必增三成。”

被唤作邓艾的青年躬身应诺,眼中满是敬佩:“都督远见,某昔为屯田民,何曾想过农耕能至如此境地。”他身旁的钟会则抚摸着腰间佩剑,接口道:“都督不仅善治农,更善治兵。看这棱堡防线,从雁门到太原,百里连营,轲比能纵有十万骑,也难越雷池半步。”

司马懿捋须而笑,目光扫过校场上操练的“晋兵”——这些士兵皆经他亲自挑选,装备着秦凡军改良的环首刀与神臂弩,甲胄虽非最上等,却保养得锃亮。他在并州经营三年,兴修水利二十余处,开垦荒地百万亩,更组建了一支三万余人的精锐边军,邓艾、钟会等寒门才俊皆被他破格提拔,视若心腹。

“报——邺城使者到!”亲卫的呼喊打断了操练。司马懿展开诏书,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司马懿镇北有功,进封‘晋公’,食邑五万户,加九锡,赐斧钺,仍督北疆诸军事。”

“晋公……九锡……”钟会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主公这是……”

“噤声!”司马懿猛地合上诏书,脸上却无喜色,“明公此举,是赏我,也是防我。北疆虽重,终究远离中枢。”他看向南方,低声道,“传我将令,加紧训练‘飞沙军’,备好三月粮草。另外,派人去长安,告诉郭奉孝,就说并州铁矿又发现了新脉……”

二、邺城制衡:诸葛亮的警言

与此同时,邺城帅府内,诸葛亮正将一封密信递给秦凡:“主公,这是影卫从并州发来的。司马懿己在陉岭要道私筑堡垒,又以‘防胡’为名,向各郡征调精壮,其心不可测。”

秦凡看着信中描述的“飞沙军”编制——清一色的轻骑兵,装备短弩与火药包,专为突袭设计,眉头渐渐拧紧:“仲达在并州,确实坐大了。封他为晋公,加九锡,本想让他安分些,看来……”

“主公,”诸葛亮羽扇轻摇,语气凝重,“昔年曹操封魏公,加九锡,终成篡汉之基。如今司马懿在北疆‘养寇自重’,轲比能屡犯却总被击退,匈奴求和又屡屡生事,此非偶然。某恐他是借外敌之名,行割据之实。”

“那你说,该如何?”秦凡看向地图上的并州,那里如同一把插入北方的利刃,却也可能反噬自身。

“可缓缓图之。”诸葛亮指向长江流域,“某愿坐镇襄阳,经营荆扬,为主公稳固南线。待西川攻略成,天下三分己定,届时再处理北疆……”他话未说完,却见秦凡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好!”秦凡一拍案几,“就依孔明之计。传我旨意:诸葛亮加封为‘武乡侯’,假节钺,都督荆、扬、交三州军事,镇襄阳。”

三、襄阳经略:武侯的水陆双谋

襄阳城的造船厂里,诸葛亮正亲自调试一架连弩模型。数支弩箭并排装入机匣,扳动扳机便能连续发射,较神臂弩射速提高三倍。旁边的工匠们啧啧称奇,为首的蒲元道:“侯爷,这‘诸葛连弩’若能列装,我军水战必占上风。”

“水战只是其一。”诸葛亮指向江边停泊的“木牛流马”——那是改良后的西轮运输车,以齿轮联动,一人可推千斤,适合在泥泞的荆襄道上运输粮草。“仲达在北疆屯田,我便在荆南屯粮。看谁的根基更稳。”

他转身对马谡道:“幼常,你去江东一趟,告诉孙权,就说‘武侯愿以湘水为界,分荆州南部与吴’,但前提是……”他低声吩咐几句,马谡连连点头。

不出半月,孙权果然遣使来襄阳,虽未明言结盟,却也暂停了对江夏的骚扰。诸葛亮趁机将主力水军调往夏口操练,数百艘“火龙船”排列江面,船头的喷火器在阳光下闪着幽光。

“侯爷,”姜维指着远处的训练舰队,“东吴的楼船虽大,却无此等火器,若顺江而下……”

“时机未到。”诸葛亮打断他,展开西川舆图,“如今最重要的,是等主公的西线捷报。待马超拿下汉中,我们便……”他的手指落在剑阁险道,眼中闪过一丝锐芒。

西、九锡疑云:晋公府的寒夜

晋阳的晋公府内,司马懿正对着舆图独酌。案上放着秦凡赏赐的九锡器物——车马、衣服、乐县……却落满了灰尘。

“主公到底还是信不过我。”他喃喃自语,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封我晋公,却不让我回邺城;给我九锡,却把诸葛孔明放到襄阳盯着我。”

邓艾推门而入,带来最新消息:“都督,长安传来密信,郭嘉病重,恐时日无多。”

“奉孝……”司马懿眼中闪过复杂的光,随即冷笑,“天助我也。他一死,朝中能看透我的,就只剩诸葛亮了。”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按在洛阳:“告诉钟会,‘飞沙军’的训练,再加快三成。另外,派人去许昌,看看曹操那老匹夫……还能撑多久。”

窗外,寒风呼啸,卷起汾水的冰渣。司马懿望着南方的夜空,手中的酒杯微微颤抖——那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一种压抑己久的野心,正在九锡的阴影下,悄然破土。

而在襄阳,诸葛亮抚摸着新铸成的连弩,对姜维道:“仲达在北疆,就像一头被圈养的猛虎。明公把他封在晋阳,是希望他看门,却忘了……猛虎总有出栏的一天。”他抬头望向北方,羽扇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壮大自己,让那一天到来时,我们有足够的力量……缚虎。”

中原的棋局,因这东西双璧的分疆而愈发复杂。司马懿在晋阳筑起铁壁,暗中积蓄着颠覆的力量;诸葛亮在襄阳经略水陆,为一统天下铺设基石。而远在邺城的秦凡,抱着渐渐长成的世子秦琰,看着臣o下送来的各方密报,知道这场权力的游戏,才刚刚进入最惊心动魄的阶段。九锡的荣耀与危险,正在南北两地,上演着不同的剧本。



    (http://www.220book.com/book/2NU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不是神医,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2NU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