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何晓带着两个孩子跑远,矿场的工人们正想上前阻拦,
何雨桥却迅速夺过一名工人手中的木棍,将其他人挡在了身后。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动手打他!”,工人们立刻蜂拥而上,
纷纷挥舞着铁锹和木棍朝何雨桥身上打去。
然而,何雨桥拥有西级巅峰的体能和格斗技巧,面对十几个人的围攻,
他应对得十分从容,甚至还能时不时地进行反击,丝毫没有处于劣势。
何晓跑出一段距离后,回头望了一眼,
看到何雨桥以一己之力对抗众多工人,表现得异常勇猛,不禁感慨道:
“二叔的战斗力真是太强了,不愧被称为‘西合战神’!”
打斗了一会儿,何雨桥几乎没受什么伤,
而那十几个工人却全都被打倒在地,痛苦地呻吟着。
当然,何雨桥下手很有分寸,只是让他们受了些皮外伤,休息几天就能恢复。
当何雨桥准备去追赶何晓他们时,又有几个人走了过来,为首的那个人自我介绍道:
“我姓于,是矿上的科长,大家都叫我于科长。
文达是我领养的兄弟,还请您给我个面子,别把事情闹得太严重。”
“我是红星轧钢厂的何雨桥。”何雨桥报上自己的姓名和单位,表明了身份。
报完名号后,何雨桥接着解释说:“我侄子是文达姐姐的对象,
文达的妈妈原本同意将他送养,但文达的姐姐不同意,所以我只能帮忙把他带回来。”
于科长无奈地说道,想找个台阶下:“您这么能打,我们也拦不住您。
这件事我认了,不过想请您帮个小忙。”
何雨桥爽快地回应道:“你说吧,只要我能帮得上,一定尽力而为。”
“文达这孩子之前叫了我几天爸爸,
这只狗是他喜欢的,麻烦您帮我带给他,也算是留个纪念。”
于科长捡起地上的小狗,递给何雨桥,眼神中流露出不舍。
何雨桥摇了摇头拒绝道:“我知道您是一番好意,
但是文达家的情况您也了解,家里都快没吃的了,哪里还有粮食养狗呢?
把狗给了文达,只会给他增加负担。”
“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全,您走吧,别让孩子为难了。”
于科长叹了口气,虽然不舍,但也只能放弃。
何雨桥掏出一百块钱放在地上,充分展现出了江湖义气:
“这一百块钱,就算是我给刚才受伤工人的医药费吧,实在不好意思。”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
何雨桥来到停车的地方,何晓急忙问道:“二叔,您没受伤吧?”
“我怎么可能受伤呢?
不过这件事别跟你二婶说,我答应过她不再打架了。”
何雨桥笑着摆了摆手,不想让家里人担心。
“我肯定不会跟二婶说的……”何晓赶紧保证,眼神显得十分乖巧。
何文惠充满感激地说道,声音有些哽咽:
“何叔,谢谢您帮我找回弟弟,这份恩情我记在心里了。”
“不用谢,我送你们回家吧,安全最重要。”
何雨桥摆了摆手,说是纯粹看在何晓的面子上帮忙,其实心里也很心疼这孩子。
“不用麻烦您了,我们自己回去就行。”
何文惠想要拒绝,不想再给何雨桥添麻烦。
但何雨桥还是开车把何文惠送到了家。
屋里的气氛显得十分压抑,于秋花的眼睛好像不太好,看起来十分疲惫。
何文惠带着文达走进屋,何雨桥和何晓也跟了进去。
何文惠踏入屋内,目光触及于秋花的瞬间,便急切地开口询问:
“妈,是不是您的眼睛没有治愈的希望了,所以才把文达送出去?”
于秋花下意识地反问:“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她的眼神里满是无奈与心酸。
“我就知道您肯定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不然怎么可能舍得把文达送出去。”何文惠说着,
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这个消息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心中满是心疼与愧疚。
于秋花听到屋内的动静,便问身边的人:“屋里是不是还有其他人?”她想了解具体情况。
“是我的同学何晓,还有他的叔叔。是他们帮我把文达找回来的。”
何文惠擦干眼泪,介绍着屋里的其他人,感激之情在话语中显露无遗。
“阿姨,您好!”何晓恭敬地打了招呼。
他心里清楚,眼前的这位或许就是未来的丈母娘,得好好表现才行。
“你好,谢谢你帮我找回文达,真的非常感谢。”
于秋花虚弱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感激。
“文惠,你跟我出来一下。”
何雨桥朝何文惠招了招手,想单独和她谈谈。
何文惠跟着何雨桥走到屋外,何晓也跟了出来,想听听二叔要说些什么。
何雨桥从系统空间里拿出一千块钱,递给何文惠,认真地说:
“这一千块钱你先拿着,应个急。”
“何叔,我不能要您的钱,这太多了,而且家里也没有这么大的开销。”
何文惠急忙拒绝,她觉得不能无缘无故收这么多钱。
“我不是给你,是借给你。等你大学毕业后,得还给我。”
何雨桥接着解释,想让她安心收下,解决眼前的困难。
“何叔,能让我跟我妈商量一下吗?这么大的事,我自己做不了主。”
何文惠有些犹豫,她觉得应该尊重妈妈的意见。
“去吧,商量好了再做决定。”何雨桥点了点头,理解她的顾虑。
半小时后,何文惠走了出来,眼睛红红的,很明显刚刚哭过。
她对何雨桥说:“何叔,我妈同意了,这钱我们借,以后一定还给您。”
“何叔,这是欠条,钱我们一定会还,绝对不会赖账。”
何文惠拿出写好的欠条递给何雨桥,眼神十分坚定。
何雨桥没有多说什么,接过欠条收了起来。
他心里清楚,这孩子是个讲信用的人,也希望她能早日渡过难关,完成学业。
时光像流水一样,一个月的光阴在无声无息中慢慢流逝了。
对于何晓和何文博之间的情况,何雨桥没有再继续留意,
他己经把能提供的帮助都全部给了他们。
经过这一个月的精心规划,自行车厂的生产车间己经搭建完成,
生产线也完成了安装和调试,只等着工人完成培训,就可以正式开业运营了。
何雨桥把招聘来的所有工人都聚集到车间里,准备开展培训工作。
“在培训开始之前,我有件事情要跟大家说,
咱们厂的工资有两种模式,大家可以自己选择。
第一种是固定工资,第二种是计件取酬。”何雨桥提高了声音说道。
“就拿组装车间的工人来说,如果选择固定工资,每个月是二十七块五;
要是选择计件的话,每组装一辆自行车能拿到一毛两分钱,
具体能挣多少,就看你们干活的本事了。”
“一般来说,工人要是不偷懒,一天能组装五六辆,
熟练之后,七八辆也不难,这样算下来,工资肯定比二十七块五高。
可现在的工人,上班的时候大多会偷懒,一天能组装三辆就很不错了。”
“计件拿工资,感觉不太稳定,我觉得还是固定工资更好。”有人小声地嘀咕着。
“要是选计件,万一没有活给咱们干,
那不就一分钱都拿不到,一家人都得挨饿了。”又有人接着说道。
何雨桥刚说完,下面就议论纷纷,
大多数人都觉得拿固定工资更稳妥,这是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
“工资方式由你们自己选择,厂里不会干涉,
但选定之后,要等到下个季度才能更改。”何雨桥接着说。
“你们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在培训结束之前,到厂里报备就行,接下来开始培训。”
何雨桥没有去劝说这些人选择计件,他心里清楚劝说也没有用,
只有让事实摆在眼前,他们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生产自行车比生产方便面简单不少,这些工人整整培训了一个月,才渐渐开始上手。
自行车厂的办公地点,安排在了何雨桥的办公室。
“二哥,只有少数几个工人选了计件工资,其他人都选了固定工资。”何雨水说,
厂里所有人都己经向他报备过了。
“这是长期形成的观念,一下子很难改变,
等他们看到实际利益,自然会转变,咱们不用太担心。”何雨桥说道。
“嗯。”何雨水点了点头。
“晓白,咱们的销路联系好了吗?”何雨桥问周晓白。
“我己经联系了好几个百货大楼,自行车现在还是稀罕物件,
咱们生产出来,销路肯定没有问题。”周晓白说。
“那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何雨桥说道。
转眼间,又一个月过去了。
今天是自行车厂发工资的日子,财务部外面排起了长队。
“王满仓,工资算好了,过来领吧。”韩春明大声喊道。
王满仓领到工资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在给韩春明发工资的时候,队伍里有几个人正在议论。
“胖墩,你选的是计件工资,算过这个月能拿多少吗?”
一个年轻工人问旁边长得胖乎乎、看起来有些憨厚的人。
“我每天组装了多少辆,我媳妇都记着,具体能拿多少钱,我还没算过。”胖墩说。
“肯定比不上固定工资,当初劝你别选计件,你偏不听,
现在后悔也得等到下个季度了。”年轻工人打趣地说。
“是我媳妇让我这么选的。”胖墩解释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2ON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