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革命:客观历史观的推广
在宗教融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且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让大秦文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之时,咸阳宫内依旧热闹非凡。苏颖博士和她的研究小队刚完成宗教相关的一系列工作,还没来得及好好喘口气,就又被卷入了一场新的文化变革浪潮之中——史学革命。
这日,嬴政在朝堂上,看着下方群臣,神色严肃又带着几分期许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我大秦在军事、建筑、文化等诸多方面皆有革新与发展。然而,朕近日研读史书,发现诸多问题。过往史书,多为胜者歌功颂德,对败者肆意抹黑,如此怎能还原历史真相?朕欲推行一种客观的历史观,让后世之人能真正了解历史,诸位意下如何?”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老学究淳于越率先站出来,躬身行礼道:“陛下,自古以来,史书便是为彰显帝王功绩、传承家国荣耀而作。若追求所谓客观,恐怕会有损我大秦威严,动摇百姓对祖宗基业的崇敬之心啊。”
苏颖站出来,笑着反驳道:“淳于大人,此言差矣。客观的历史观并非要诋毁祖宗基业,恰恰相反,只有真实客观地记录历史,才能让后人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大秦。就好比一个人,只有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不断进步,大秦亦是如此。”
淳于越吹胡子瞪眼,哼道:“苏博士,你这是强词夺理。历史本就由胜利者书写,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若将那些不利于大秦的历史也如实记载,传出去岂不让他国耻笑?”
蒙毅在一旁忍不住插嘴:“淳于大人,您这想法太过迂腐。咱大秦如今国力强盛,还怕他国耻笑?如实记录历史,反倒是展现我大秦的自信与大度。”
嬴政微微点头,看向苏颖:“苏博士,你且详细说说,这客观历史观该如何推广?”
苏颖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首先,我们要对史官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白客观记录历史的重要性,摒弃以往因个人情感或政治目的而歪曲历史的做法。其次,鼓励民间学者参与历史研究,广开言路,收集各方资料,从不同角度还原历史。再者,编写新的历史教材,将客观历史观融入其中,在学堂中推广,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正确的历史教育。”
嬴政思索片刻后道:“好,此事就交由苏博士负责。务必谨慎行事,既要保证历史的客观性,又不能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苏颖领命后,立刻找到自己的研究小队。队员们围坐在一起,苏颖兴奋地说:“伙伴们,咱们又有新任务了,这次是要推广客观历史观。大家都说说想法。”
一个年轻士子挠挠头,苦笑道:“苏博士,这可不容易啊。传统的历史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要改变谈何容易。”
苏颖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正因为不容易,才更要去做呀。我们可以先从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入手,让大家看到客观记录历史的魅力。”
这时,一位擅长收集民间故事的队员说道:“苏博士,我在民间听说过很多关于大秦崛起之前的传说,其中有些和史书记载不太一样。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些传说中挖掘素材,对比分析,让百姓看到不同视角下的历史。”
苏颖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就以这些传说为切入点,展开调研。”
于是,研究小队再次踏上征程,深入大秦各地,收集各种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他们来到一个小村庄,找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者听说他们是来收集历史故事的,顿时来了兴致,拉着他们就讲起了一个关于大秦某位先祖的故事。
“话说当年,咱大秦的那位先祖啊,可不是像史书上说的那么英明神武。他年轻的时候,可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经常和小伙伴们偷邻居家的果子吃。有一次,还不小心掉进了陷阱里,还是邻居家的大叔把他救出来的呢。”
队员们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苏颖却认真地记录下来,说道:“老人家,您这个故事太有意思了。虽然和史书记载不同,但这也许才是真实的人性。说不定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先祖坚韧、勇敢的性格呢。”
在另一个城镇,他们又听到了一个关于某次战役的不同版本。按照史书的记载,那场战役是大秦军队势如破竹,大获全胜。但民间传说中,大秦军队在战役初期遭遇了不少挫折,多亏了一位普通士兵的奇思妙想,才扭转了战局。
苏颖感慨道:“你们看,民间的这些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另一个侧面。我们要把这些都整理出来,让大家知道,历史不仅仅是英雄和帝王的故事,普通百姓同样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研究小队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咸阳。他们开始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写成一本本有趣的历史读物。这些读物中,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又有民间传说的对比,还穿插着一些幽默风趣的点评。
与此同时,苏颖组织了一场针对史官的培训。培训会上,苏颖拿着一本写满案例的竹简,对史官们说道:“诸位,我们记录历史,要像照镜子一样,如实反映事实。不能因为帝王将相的功绩就大肆渲染,也不能因为某些人的过错就一味贬低。比如,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让大秦走向富强,但商鞅本人的结局却很悲惨。我们在记录这段历史时,既要肯定变法的伟大意义,也要客观描述商鞅所面临的困境和争议。”
一位老史官皱着眉头问道:“苏博士,可这样记录,会不会让后人对商鞅变法产生质疑,影响我大秦的根基?”
苏颖笑着摇摇头:“不会的。我们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只有客观地呈现历史,才能让后人从中学到真正的经验教训。如果一味地美化或掩盖,那历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在苏颖的耐心讲解下,史官们逐渐接受了客观历史观的理念。他们开始尝试用新的视角和方法记录历史。
而那些编写好的历史读物,一经推出,便在咸阳城引起了轰动。百姓们争相传阅,被这些有趣又真实的历史故事所吸引。
一个年轻人拿着一本读物,兴奋地对同伴说:“你看,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有意思。以前我以为那些英雄人物生来就完美无缺,现在才知道他们也有普通人的一面。”
“是啊,而且这些故事让我对大秦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明白了我们普通人也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同伴附和道。
看到百姓们对历史读物的喜爱,苏颖决定趁热打铁,将这些读物推广到各地学堂。在学堂里,孩子们听着老师讲述这些有趣的历史故事,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求知的光芒。
一位老师拿着读物,对孩子们说:“同学们,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我们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历史,这样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然而,推广客观历史观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守旧的贵族和学者对这种新的历史观念表示强烈反对。他们在私下里组织集会,宣扬传统历史观念的正确性,指责苏颖等人是在扰乱人心。
淳于越又站了出来,在朝堂上义愤填膺地说:“陛下,苏博士等人推行的所谓客观历史观,简首是大逆不道。他们把历史说得乱七八糟,让百姓对祖宗的功绩产生怀疑,这必将动摇大秦的根本啊!”
嬴政皱着眉头,看向苏颖:“苏博士,你对此有何解释?”
苏颖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臣推行客观历史观,绝非扰乱人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大秦的历史更加真实、丰富,让百姓能从历史中获得更多的启示。那些守旧之人,只是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害怕他们所维护的传统历史观念被打破。但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一首固步自封。”
嬴政沉思片刻后,说道:“淳于大人,苏博士推行客观历史观,朕看并无不妥。历史本就应经得起推敲,如实记录。若因害怕百姓知晓某些历史真相就加以掩盖,绝非明智之举。此事就不要再争论了,继续按照苏博士的计划推行。”
淳于越无奈,只得退下。
在嬴政的坚定支持下,客观历史观的推广工作继续稳步推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种新的历史观念。大秦的百姓们在了解真实历史的过程中,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深厚。他们明白,大秦的辉煌并非偶然,而是无数先辈们历经磨难、不断奋斗的结果。
而苏颖和她的研究小队,也因为这场史学革命,在大秦的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用智慧和勇气,打破了传统历史观念的束缚,为大秦的文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客观历史观逐渐深入人心之后,苏颖并没有停下脚步。她意识到,客观历史观的推广不仅要让百姓了解过去,更要引导他们思考未来。于是,苏颖又向嬴政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陛下,如今客观历史观己在大秦广泛传播,百姓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臣以为,我们可以举办一些历史研讨活动,邀请各地的学者、百姓共同参与,探讨大秦的历史经验,以及如何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中。”
嬴政听后,眼前一亮:“苏博士此计甚妙。通过研讨活动,既能进一步加深百姓对客观历史观的理解,又能集思广益,为大秦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此事就由你负责筹备,务必办得有声有色。”
苏颖领命后,立刻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历史研讨活动。她和研究小队在各地张贴告示,邀请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报名参加。告示一经张贴,便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报名者络绎不绝。
活动当天,咸阳城的一座大广场上热闹非凡。来自大秦各地的学者、百姓齐聚一堂,气氛热烈。苏颖站在台上,笑着对众人说:“各位,今天我们齐聚于此,是为了共同探讨大秦的历史与未来。历史是我们前行的明灯,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对历史的见解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率先站起来,说道:“我认为,从大秦的历史中可以看出,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商鞅变法让大秦走向富强,如今我们也要不断革新,才能保持大秦的领先地位。”
台下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时,一个年轻的商人站起来,有些腼腆地说:“我觉得,除了改革,我们还应该重视商业的发展。历史上,大秦的商业虽然也有发展,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商业经验,让大秦的经济更加繁荣。”
大家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接着,一位士兵站起来,大声说道:“我认为军事力量始终不能放松。大秦能有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强大的军队。我们要不断提升军事技术,加强军事训练,保卫我们的国家。”
一时间,广场上你一言我一语,大家从不同角度探讨着大秦的历史与未来。苏颖和研究小队的成员们认真记录着大家的观点,嬴政也在台下听得津津有味。
这场历史研讨活动持续了一整天,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家不仅对大秦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还为大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嬴政在活动结束后,感慨地对苏颖说:“苏博士,这场活动办得太好了。通过这次活动,朕看到了大秦百姓的智慧和对国家的热爱。希望你和你的研究小队能继续努力,为大秦的文化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苏颖躬身行礼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
在苏颖和研究小队的努力下,大秦的史学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历史的看法,更激发了整个国家的活力和创造力。大秦在文化、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正向着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大步迈进。
(http://www.220book.com/book/2R4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