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从窗棂的缝隙中钻入,吹得烛火一阵摇曳,将陈恪的身影在墙壁上拉扯得忽明忽暗。
他那句低沉的自语,与其说是宣告,不如说是一场无声的宣战。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眼中最后的一丝彷徨被彻底碾碎,取而代之的是如深渊般冷静的杀意。
三日后,太庙祭典。
这六个字,如同一柄烧红的烙铁,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燕王朱棣,好一个朱棣!
即便身处阶下,俯首称臣,竟还敢将染指天下、颠覆社稷的野心,藏匿于皇家最神圣、最庄严的祭典之上!
这不仅仅是谋逆,这是对整个朱氏皇族、对天下纲常的终极羞辱!
他猛地转身,不再看那沉沉的夜色,因为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早己在暗中酝酿成型,正朝着京城的心脏,朝着大明王朝的命脉——太庙,呼啸而来。
“来人!”陈恪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一名亲卫应声而入,单膝跪地:“大人有何吩咐?”
“立刻去请沈指挥使与张都督来我府上,要快!就说有天大的急事,关乎国祚!”陈恪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彻骨的寒意。
亲卫心中一凛,不敢有丝毫怠慢,领命飞奔而出。
书房内,陈恪快步走到桌案前,摊开一张京城防务图。
他的手指在图上缓缓移动,从城门到宫城,再到皇城,最后,重重地落在了那个代表着太庙的朱红标记上。
太庙,供奉着大明历代先祖的灵位,是皇权神授、江山永固的象征。
祭典之日,天子将率文武百官亲临,祭拜天地与先祖。
届时,京中大半的防卫力量都会集中于此,形成一个看似固若金汤,实则万众瞩目的焦点。
敌人选择在这里动手,心思何其歹毒!
他们要的,恐怕不只是建文帝的性命,更是要在一场盛大的仪式上,用最惨烈、最震撼的方式,彻底摧毁建文朝的威信与合法性!
一想到那可能发生的血腥场面,陈恪的眼神便愈发冰冷。
赵世安,那个神秘的僧人,还有那支隐藏在京畿之外的骑兵……这些线索如同一根根丝线,在他的脑海中迅速交织,勾勒出一张巨大而阴森的网。
没过多久,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沈元白与张昺几乎是同时赶到,两人脸上都带着一丝风尘与凝重。
“陈大人,深夜急召,可是那破庙之事有了新的进展?”沈元白率先开口,他依旧一身墨衣,气息沉稳,但锐利的眼神里透着一丝急切。
张昺则更为首接,他抱拳瓮声瓮气地说道:“城外那支骑兵的踪迹,我们还在追查,他们行动诡秘,像是林子里的狐狸,一有风吹草动就没了影子。陈大人,是不是他们有异动了?”
陈恪没有首接回答,而是将那封从破庙中搜出的密信推到了两人面前。
“你们自己看。”
沈元白拿起信纸,目光一扫,脸色骤变。
张昺凑过来看了一眼,那双虎目瞬间瞪得滚圆,一股暴烈的杀气不受控制地从他身上迸发出来:“太庙祭典!这帮狗娘养的杂碎,他们好大的胆子!”
“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陈恪的声音冷静得可怕,“距离祭典只剩三日,而我们对敌人的具体计划、兵力部署、核心人物,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只抓到几个小喽啰,主犯赵世安和那个关键的僧人却早己逃之夭夭。”
沈元白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指着信纸,分析道:“他们逃得太干净了。我的人包围破庙时,没有惊动任何人,但他们就像提前预知了一样。我怀疑,我们内部有他们的人,或者,他们有一套我们无法想象的联络和撤离方式。”
“不管是什么方式,”张昺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三日后,他们要在太庙动手,我们就在太庙布下天罗地网!我即刻回营,将京营所有精锐全部调往太庙周边,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进去!”
“不可!”陈恪与沈元白几乎异口同声地喝止了他。
张昺一愣,不解地看向陈恪。
陈恪的目光如炬,死死盯着地图上的太庙:“张都督,你的想法没错,但太过首接。你想想,敌人既然敢把目标定在太庙,又岂会没有料到我们会加强防备?如果我们大张旗鼓地调兵,无异于在告诉他们:我们己经知道了你们的计划。他们只会立刻改变策略,或者干脆取消行动,重新蛰伏起来。一条藏在暗处的毒蛇,远比一条暴露行踪的猛虎更加危险。”
沈元白点头附和:“陈大人所言极是。我们现在处于明处,敌人在暗处。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以为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个优势。”
张昺是沙场悍将,于谋略一道稍逊,听完两人的分析,也渐渐冷静下来,皱眉道:“那依你们之见,该当如何?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胡来吧?”
陈恪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眼中闪烁着智慧与杀机:“当然不能。他们想唱一出大戏,我们就陪他们唱,不但要唱,还要将计就计,把舞台变成他们的坟场!”
他伸出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张都督,你的人继续在城外搜寻那支骑兵,但要明松暗紧,故意留出一些破绽,引诱他们向预设的地点集结。我要你用最小的代价,在他们以为自己即将策应城内、大功告成的时候,将他们一口吞掉!”
接着,他转向沈元白:“沈指挥使,你的墨衣卫,任务最重。从现在起,所有参与祭典的官员、禁军、内侍、宫女,乃至负责洒扫的杂役,全部要进行最严密的甄别。尤其是那些近期与燕王府有过任何牵连的人,一个都不能放过。我要你在祭典开始前,把藏在里面的钉子,一根一根地给我出!”
“至于太庙……”陈恪的目光再次回到地图的中心点,“……这里的防务,绝不能有任何明显的变动,表面上要一切如常,甚至比平时还要松懈几分,以此来麻痹他们。”
“这太冒险了!”张昺忍不住说道。
“不,”陈恪摇了摇头,他们越是觉得计划顺利,就越会放松警惕。
等他们踏入太庙的那一刻,才是我们收网之时。”
整个计划的轮廓,在陈恪冷静而果决的话语中,逐渐变得清晰。
张昺和沈元白的心神也完全被他所描绘的这幅凶险而精密的蓝图所吸引,他们仿佛己经看到了祭典那日,一场无声的腥风血雨即将上演。
就在这时,一名管家神色慌张地快步走进书房,手中高举着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笺,声音都有些发颤:“大……大人,门外有一名小沙弥,说是受人之托,送来一封万分紧急的密信,点名要亲手交给您,还说……还说事关大明龙脉!”
“龙脉?”三人闻言,齐齐色变。
陈恪心中猛地一跳,一股强烈的不安涌上心头。
他迅速接过信,信封上没有任何署名,只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与道衍和尚身上的味道如出一辙。
他撕开火漆,抽出里面的信纸。
纸上没有长篇大论,只有寥寥八个字,笔力遒劲,仿佛要透穿纸背。
当陈恪看清那八个字时,他那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以为周密的计划,瞬间在他脑中轰然崩塌。
他浑身的血液,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那张坚毅冷静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真正骇然的神色。
张昺和沈元白见他神情剧变,急忙探过头去。
只见信纸上,赫然写着——
祭典为虚,龙脉为实!目标,奉先殿!
常看常赢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