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8章 风卷残云入玉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九月的风裹着桂香撞进午门时,陈恪正立在奉天门下,看锦衣卫的囚车碾过青石板。风掠过耳际,带着铁链叮当的冷响,混着张恪嘶哑的喊声:“陈大人饶命!小人都是按齐参政的手谕办的!”那声音像砂纸擦过老树皮,刺得人心头发紧。

张恪被铁链锁着双臂,往日油光水滑的须发散成乱草,见着他便像见了索命无常,突然挣着往前扑。陈恪不动声色地垂眸理了理衣袖,袖底藏着今早徐如晦送来的密报——山东按察司审了三夜,张恪招出齐泰亲批的二十道伪令,从克扣军粮到私卖盐引,连去年黄河堤坝工程款都被截了三成。纸上的墨迹未干,指尖一触,还残留着昨夜烛火熏染的焦苦气息。

殿内传来玉笏击案的脆响,建文帝的声音像淬了冰:“齐卿,你说张师爷擅自行动?”那一声“咔哒”,仿佛惊雷劈入丹墀前跪着的齐泰心头。他绯色官服膝头浸着湿痕——不知是冷汗还是跪久了渗的潮气。风从殿外灌入,吹动供状边角翻飞,血腥气似要从纸上溢出。

齐泰喉结动了动,望着御案上那叠染血的供状,突然想起上月十五在报国寺,张师爷替他点的那柱平安香。青烟绕着佛像转了三圈,最后全散在“普度众生”的匾额下。那时檀香缭绕,木鱼声声,如今却只剩心头一声叹息。

“臣...臣管教不严。”他声音发颤,余光瞥见左班御史里徐如晦正朝他笑——那笑像把淬毒的刀,从黄子澄倒台时他就该料到,这当年的清流派早成了陈恪的刀。而此刻,陈恪站在阶下,脊背挺得笔首,倒比从前在黄子澄身边时多了几分棱角。

“不严?”建文帝将供状重重拍在齐泰面前,声音如寒潭裂冰,“山东百姓啃树皮时,你齐府的厨子正往参汤里撒金箔!”他抓起案头镇纸就要掷,又生生收住,指节捏得泛白,掌心己被龙纹雕工压出血痕,“削了张恪的官,着三法司会审。齐卿的三位心腹,吏部今早送来的考功册,朕看也不必留了。”

殿外突然传来一声鸦鸣,撕开凝重气氛。陈恪抬眼,见檐角铜铃被风撞得乱响,金属碰撞声如断弦般凌乱。风中夹杂着秋叶扫阶的沙沙声,像是命运的脚步正在逼近。

齐泰的身子晃了晃,扶着丹墀的手青筋暴起,像条濒死的蛇。他想起三日前在左顺门,徐如晦递来的那盏茶——茶里泡的是陈恪新得的碧螺春,徐如晦说:“齐参政总说密折是祸水,可祸水若能冲垮泥菩萨,倒也算件好事。”那茶入口微涩,回甘却绵长,如今想来,竟是一剂催命的良药。

“陛下,臣有本启奏。”徐如晦突然越班而出,獬豸补子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宛如神兽下凡。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密折核查司虽立,若由内阁兼管,难免重蹈覆辙。臣请由六部司官轮值监管,每旬一换,首呈天听。”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陈恪心头微震——这正是他昨夜与徐如晦在翰林院商议的对策。窗外的阳光透过棂格洒在两人身上,光影交错间,仿佛一场暗流涌动的棋局己悄然开局。

退朝时,礼部侍郎凑过来低声道:“陈大人,山东邸报送来,朱巡按升左布政使的旨意到了。”陈恪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朱慎言正跪在丹墀下接旨,官服下摆沾着草屑——想来是接到旨意时正蹲在田间查账。他叩首时额头碰在青石板上,发出“咚”的一声响,惊得阶下众官都笑了。

“这是头一个因密折升的布政使。”徐如晦不知何时站到陈恪身侧,望着朱慎言的背影轻笑,语气中透着三分敬佩、七分试探,“往后地方官该明白,给陛下说实话,比给阁老送厚礼有用。”

陈恪望着朱慎言起身时腰间新换的银鱼袋,鱼鳞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倒像撒了把希望的种子。他突然想起前世读《明实录》时,山东在靖难中被战火犁了三遍。如今这一幕,是否意味着另一种可能?

齐泰的府第在薄暮时起了炊烟。

陈恪站在东华门外,看两个小太监捧着食盒往齐府走——是建文帝赏的“安心羹”,却不知里头有没有掺着苦胆。街角的茶棚里,两个锦衣卫校尉低头吃馄饨,其中一个袖口露出半截绣春刀,刀鞘上的暗纹与陈恪今早给北镇抚司的手令如出一辙。

“大人,齐参政称病了。”徐如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低沉中带着一丝得意,“门房说他在书房里烧了半宿文书,今早又把跟了二十年的老仆打发去了南京。”

陈恪摸了摸袖中那枚新得的象牙腰牌——建文帝午间召他去乾清宫,亲手递来的“密折专用印”还带着龙涎香。印纽雕着螭虎,虎目嵌着两粒鸽血红,建文帝说:“这印只盖密折,往后你替朕看着天下。”

“他烧的文书,北镇抚司早抄了副本。”陈恪望着渐暗的天色,嘴角扬起极淡的笑,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就怕他烧得不够干净。”

乾清宫的灯笼在夜里两点被点亮时,陈恪正对着案头的核查司章程发愁。

窗外突然传来小太监的尖嗓:“皇上口谕,着黄子澄黄大人、李景隆李将军即刻进宫!”

他握着狼毫的手顿了顿,望着烛火里晃动的影子——这夜召来得突然,却又像早有预兆。建文帝下午说“明年春朝议要改官制”时,眼底那簇火,此刻该是要烧得更旺了。

陈恪吹灭烛火,望着窗外渐起的夜雾。

远处乾清宫的飞檐在月光下泛着冷白,像把悬着的剑。

他知道,这把剑即将劈开的,不只是齐泰的余党,更是大明朝延续了三十年的旧局。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