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斯利夸张地大笑,似乎在讽刺自己身边的卡尔王子——
“哈哈哈!半日!就半日!六万头猪让法国佬抓也得抓几天吧?!约翰大公和他的老爷兵们刷新了下限!陆军的荣耀?呸!这是陆军的耻辱日!”
小朱同学:“六万头猪,你是在跟运输大队长抢台词?难道这个韦尔斯利也是穿越来的,为什么我就没听到过拿破仑时代有这么一号人物.....”
当然对于小朱来讲,他只知道打败了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却不知道威灵顿的本名叫什么,这又是他对历史细节不关注的结果。
【仅半日激战,奥军损失1.4万人及全部87门火炮,其中9000余人被俘;法军则仅伤亡2500人】
【莫罗利用森林地形限制奥军兵力展开,同时以迂回部队切断其退路,实现“正面牵制+后方突击”的经典包围】
苏沃洛夫又与库图佐夫仔细复盘了这一次战役中的战术——
“完美的‘正面牵制+后方突击’。莫罗将地利(森林限制奥军)、情报(奥军混乱)、战术(预设阵地+精准迂回)结合到了极致。这是一次可以写入教科书的经典包围战例。它证明了:即使没有拿破仑式的天才,优秀的将领凭借稳健的指挥和抓住对手致命错误,同样能取得辉煌胜利。”
波将金也点头称是:“这次战役才是法国、奥地利军队的正常水平,离开了顶尖名将,法军和奥军展现的,才是他们更普遍、更‘正常’的水平——而法军的‘正常’,显然高于被裙带关系腐蚀的奥军。”
【霍恩林登惨败后,面对向维也纳进攻的法国军队,虽然卡尔大公紧急赶到了前线,但也无力挽回败局,最终奥地利无力再战,被迫接受和约。核心条款包括——】
【法国吞并莱茵河西岸全部领土,确立莱茵河为法德边界】
科西嘉岛上的卡尔痛苦地低语——
“莱茵河……德意志的屏障……成了法国的边界。哈布斯堡数百年的经营……毁于一旦。霍恩林登的代价……太沉重了。”
柏林无忧宫腓特烈·威廉二世既惊且忧——
“莱茵河为界!法国势力深入德意志腹地!奥地利南翼崩溃,我普鲁士……将首接面对法国的压力!霍恩林登之败,不仅伤了奥地利,更动摇了整个德意志的根基!”
【奥地利放弃比利时、列日,承认法国控制的巴达维亚(荷兰)、海尔维第(瑞士)等卫星国】
伦敦白金汉宫海军大臣惊呼——
“放弃比利时?承认荷兰、瑞士?!这意味着法国完全控制了低地国家和瑞士通道!我们的海峡防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制海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了!”
首相小威廉·皮特同样面色铁青——
“奥地利彻底退出低地。反法同盟在大陆的支点……坍塌了。法国……己成欧陆绝对霸主……”
【此役与拿破仑同期在意大利的马伦戈战役并称“双胜”,彻底瓦解第二次反法同盟。奥地利退出后,英国孤掌难鸣,被迫签订《亚眠和约》(1802年)】
“马伦戈……霍恩林登……法国佬双线开花?奥地利这个废物点心彻底趴窝了!只剩我们皇家海军对抗整个欧陆的法国佬?《亚眠和约》……看来是躲不过了。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休战!大海,永远属于英国!”
纳尔逊又看了坐在对面悠闲喝着葡萄酒的拿破仑,虽然不甘,但他知道此时的拿破仑还不是未来的拿破仑,就算揍对方一顿也于事无补,更何况这里可是科西嘉,作为一个英国未来的海军上将在这里找事儿,不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塞瓦斯托波尔行宫中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也凑到了被几个男人摆弄的沙盘前,她的眼神冰冷——
“双胜……反法同盟瓦解……《亚眠和约》……哼!奥地利这个废物,把我们都拖下了水!看来,对抗法国,指望哈布斯堡是靠不住了。俄国……需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寻找新的……更可靠的伙伴?”
【战后德意志诸侯领土重组,1803年通过了《全帝国代表会总决议》,普鲁士、巴伐利亚等中等邦国吞并了100多个教区城邦而得以壮大,奥地利势力削弱。这为拿破仑后续肢解神圣罗马帝国、于1806年建立莱茵联邦奠定基础】
约瑟夫二世皇帝看到未来走向,悲愤交加——
“领土重组……中等邦国壮大……奥地利削弱……神圣罗马帝国被肢解……哈布斯堡家族的根基被霍恩林登这一败彻底动摇了!拿破仑……帝国的蓝图,竟是由我哈布斯堡王朝的惨败铺就的!”
柏林无忧宫腓特烈·威廉王储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对普鲁士获得的短期利益感到欣喜,但也对拿破仑主导的重组和未来的风险充满警惕——
“虽然表面上看,普鲁士……是壮大了?但这壮大,是建立在帝国躯体被法国人切割、奥地利衰落的基础上的。拿破仑……他利用我们的矛盾,在削弱哈布斯堡的同时,也给我们喂下毒饵。未来的路……是福是祸?”
小威廉皮特对着国王乔治三世还有内阁大臣深刻分析道——
“霍恩林登战役的真正深远影响在此。它不仅是军事失败,更是政治地震!哈布斯堡王朝威望扫地,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拿破仑通过扶植普鲁士、巴伐利亚等邦国,彻底打破了德意志的力量平衡。他亲手为埋葬旧帝国、建立法国控制下的新帝国铺平了道路。欧洲……即将迎来巨变。”
天幕渐暗,霍恩林登的硝烟仿佛弥漫在1787年所有观者的心头。这场战役以其惊人的战损比、奥军统帅灾难性的无能表现以及深远的地缘政治后果,向整个欧洲的宫廷和军营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在天才拿破仑与卡尔大公全都缺席的战场上,军队的“正常”水平与统帅的平庸相结合,足以在瞬息之间葬送一个帝国的霸业根基。
普鲁士国王的警醒与改革决心,俄国女皇对继承人的焦灼期望,都在这片惨淡的“正常”之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沉重。
(http://www.220book.com/book/2WJ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