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年9月2日,梅努率最后残部在亚历山大港签署投降书,法军交出武器,由英军船只遣返法国】
【1798年拿破仑率领4万余人远征军到达埃及,最终仅千余人返回法国,多数死于瘟疫、饥荒及战斗】
科西嘉岛纳尔逊,不顾拿破仑就坐在自己对面,以及周围越来越看他不顺眼的科西嘉人,畅快大笑——
“哈哈!结束了!亚历山大港的签字!拿破仑的东方美梦彻底破碎!他的大军灰溜溜地被我们的船送回去!这就是挑战皇家海军的最终下场!埃及?现在是大英帝国地中海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塞瓦斯托波尔波将金总结性发言:“尘埃落定。法国势力被彻底逐出埃及。英国获得了巨大的地缘政治优势。保罗殿下的忧虑不无道理,但眼下,英国在近东影响力的急剧膨胀,是我们必须立刻应对的现实挑战。‘希腊计划’……需要更谨慎的谋划了。”
与此同时,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学者们对军事结果不感兴趣,只关心科学考察队和他们的成果——
“法国远征军投降了?可惜……不过,那些学者呢?那些随军的博物学家、工程师、艺术家?他们安全吗?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呢?”
伦敦、柏林、维也纳历史学家、博物学家发出悲悯与震惊的叹息——
“西万余人……仅存千余?!上帝啊!这是何等惨烈的损失!瘟疫、饥荒……比战场更残酷的杀手。一次雄心勃勃的远征,最终以如此凄凉的背影收场。多少家庭破碎?这是对人类生命价值的巨大警示!”
【除克莱贝尔外,包括炮兵指挥官多马尔丁、工兵指挥官卡法雷利等多名高级将领战死或病逝于埃及】
科西嘉岛上的炮兵小尉拿破仑一个又一个地记录着未来这些手下的名字——
“多马尔丁、卡法雷利……这些都是.....拿破仑精心培养的骨干。他们的损失,对法军专业兵种的建设是沉重打击。埃及不仅吞噬了士兵,更吞噬了法军未来的种子。我必须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否则即使坐稳了巴黎,也需要漫长的时间来重建他的军官团。”
【尽管军事行动彻底失败,随军的175名学者却全员幸存,并带回大量埃及文物与研究成果。拿破仑归国后主持编纂了《埃及记述》,这部巨著涵盖埃及生物、医学、考古等领域,成为埃及学的奠基之作,并发现了罗塞塔石碑】
欧洲各国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博物学家集体沸腾,对科学队伍的保全和成果的丰硕感到狂喜——
“上帝保佑!学者们全都活着回来了!175人!一个不少!还有海量的标本、图纸、记录!《埃及记述》?一部涵盖埃及万物的巨著?天哪!这是科学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
“看!那些植物标本!尼罗河特有的鱼类!前所未见的鸟类图谱!直播拿破仑战争,开局就是罗马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直播拿破仑战争,开局就是罗马王最新章节随便看!这将彻底革新我们对北非生态的认识!”
研究古文字的学者紧盯着天幕是显示的“罗塞塔石碑”,预见到它的划时代意义,激动得语无伦次——
“三种文字?象形文字、世俗体、希腊文?同一内容的平行文本?这……这难道是打开古埃及语言千年之谜的钥匙?!上帝啊!这才是远征最伟大的发现!其意义远超十次马伦戈战役!”
“罗塞塔石碑……象形文字的钥匙……孩子,记住这一刻!我们这一代人,或许有生之年就能读懂法老们的铭文!拿破仑的远征,在军事上是灾难,在知识上却是照亮人类文明史的灯塔!”
【埃及重归奥斯曼帝国控制,法国中东战略彻底失败,但科学成果意外推动了欧洲对古文明的探索】
伦敦白金汉宫海军大臣满意地总结——
“埃及重归苏丹,法国势力被清除,我们的战略目标完美达成。东地中海航线的安全得到保障,通往印度的道路更加稳固。皇家海军再次证明了它是帝国基石。”(强调英国的地缘政治胜利。)
塞瓦斯托波尔叶卡捷琳娜二世看透英国对奥斯曼的实质控制,出言讽刺——
“重归奥斯曼?名义罢了。谁不知道是英国在幕后掌控?法国战略失败是注定的,但英国捡了个大便宜。只是……这便宜能拿多久?”
【法国远征军的结局印证了拿破仑离开埃及时的预判:孤军难以维系殖民统治。军事溃败的阴影下,科学成果成为这场远征最持久的遗产】
科西嘉岛卡尔:“你.....拿破仑的预判是对的。没有本土的持续支援,没有稳固的海上通道,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在异域的沙漠和瘟疫中枯萎。埃及的失败,是战略环境使然,非战之罪。但讽刺的是,他播下的科学种子,却在失败的土地上开出了最绚丽的花朵。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充满悖论。”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隐喻!野心勃勃的军事征服化为泡影,而随行的求知精神却结出了永恒的果实。它提醒我们,武力建立的帝国终将倾覆,而知识开启的文明之门永不关闭。拿破仑的名字或许会与战争和帝王相连,但真正让后世铭记这次远征的,将是罗塞塔石碑和《埃及记述》——它们是人类理解自身、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不朽桥梁。”
天幕之中,尼罗河的波涛声仿佛仍在回响。
亚历山大港的降旗仪式标志着法国军事雄心的挫败,伦敦的庆祝与塞瓦斯托波尔的忧虑勾勒出新的地缘政治图景。
然而,在学者们激动不己的讨论中,另一场无声却影响更为深远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甚至己经有欧洲学者开始计划去埃及寻找罗塞塔石碑,去破解那几千年的密码。
甚至那怕就在两年后的1789年,法国即将来临的革命也无法掩盖着人们对埃及这片曾经凯撒、奥古斯都都到达过的地方的向往。
(http://www.220book.com/book/2WJ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