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老船夫精神不济,躺在床上小寐一会。大江嫌屋里太闷热,穿上短袖就信步而行,慢慢走到村东的大榕树下。
大榕树可能生长了几十年,树冠异常茂盛,如一把张开一百多米的巨伞。树下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水约有七、八米宽,2米多深。水质清澈,还能看到小鱼在其中游动。
村南方向走来一群人,领头的是中等身材,长得胖胖的刘洪福村长。村长赔着笑脸,向一个中年大汉、一个少年介绍着村里的情况。旁边还有些村民和小孩在围观。
一个怀里抱着个两、三岁女娃,正站在人群外围看热闹,突然几个小孩子打闹着跑过她身边,一个胖胖的男孩子碰巧撞到的手臂,被冲击力推得后退了几步,右脚踏空,啊的一声掉进了河里。
几个小孩子吓得跑开了。
大江顾不得脱掉上衣,三步并做两步,一个鱼跃扎进河里,朝着两人游去。
紧紧抱着怀里的女娃,另一只手不停的胡乱摆动,嘴里大喊着:“救命、救命啊。”
人群里的陈凌峰和李大勇等人听到喊声,连忙走到河边,村民中有两个年轻男子,也跳进河里,帮忙救人。
喝了几口河水,心里更慌了,突然感觉有人游近,左手挥动中扯到大江的衣服,双脚顺势盘向大江的大腿,整个人就像藤蔓紧紧缠着大江。
大江被拉力一扯,顿时失了平衡,身体也往下沉去。
好在两个年轻的村民也游到他们的附近了,一人拉着大江一条胳膊,双脚踩水,向上用力浮出水面。
陈凌峰看了看西周,刚好看到一条晒着衣服的竹竿,急忙扯下衣服,然后递给大勇哥,两人抓着竹竿一头,另一头伸到水中,大声指挥几人游向竹竿。
等河里几人被人拉上岸,大江等人都累得精疲力尽。
单薄的衣服被水一泡,难免春光乍泄,看得西周的年轻小伙都有些口干舌燥。
陈凌峰把刚才竹竿上晒着的衣服,拿了件外套递给。感激的给大江和众人福了个礼,急匆匆的抱着孩子离开了。
几个调皮的孩子,也被家长一顿喝斥。
大江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回到家,吓了老妇人一跳。
大江把被人撞到,掉进河里,自己和两个村民下河救人的事情说了一遍。
大江到浴室洗了个澡,换好衣服,用毛巾擦着头发,对老年船夫说:“爹,刚刚刘村长叫我们几个救人的,到他家吃饭。你说,我该不该去?”
老船夫坐在竹凳上,手里扇着扇子,说:“去吧,刘村长今天可能要招待客人。既然把你们几个也叫上,就希望你们去帮场子,涨面子。你莫要落了村长的面子。”
老妇人挑了件半新不旧的衣裳给大江换上,一再叮嘱他少说话,说好话。
坐在门口缝补渔网,老船夫时不时咳嗽几下。老妇人干着手里的活,不时伸长脖子看向村里的小路。
过了一个时辰,大江有些魂不守舍的样子,慢慢走回来。
老妇人连忙放下渔网,拉过儿子的手,转了两圈,问:“儿啊,你怎么啦?磕着、碰着了?”
大江从怀里掏出一张十两的银票,递给老妇人。
老妇人更好奇了:“这钱你从哪里得来的?”
大江找了个石头,坐下来。两个老人也不干活了,一人搬张凳子,坐在旁边。
大江问:“你们知道今天,刘村长招待的客人是谁吗?”
老妇人摇摇头。
“是陈家村的陈凌峰。他今天过来,是打算在我们村挖一个大鱼塘,一半养草鱼、鲫鱼,另一半隔开,养虾、蟹。鱼塘的边角,再养些鸭子。”
老船夫更觉得奇怪了:“那他挖大鱼塘,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钱?”
大江抚摸着银票,说:“别说你,我现在还是云里雾里。听陈凌峰说,他这次过来投资,除了看中我们村的地势平坦、水质优良之外,更看重我们的淳朴民风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他还特地指定下河救人的我们三个人,负责养鱼、养虾,养鸭子。”
老妇人叹了口气,说:“可惜你只懂撑船,捕鱼,不懂什么养殖。”
“我当时也推辞了,可陈凌峰说了,技术不行可以学,人品不行不能要。”
老船夫点点头,说:“那你选了养鱼?”
大江嗯了声,说:“我觉得养鱼会比养虾更容易一些。养虾的是刘大桂、刘大柏两兄弟。养鸭子的是刘村长的侄子-刘浩园。吃完饭,陈凌峰当场和我们签了一个叫合同的东西,给了我们每人十两银子当启动资金。刘村长是中间担保人”
老妇人拿起银票,左看右看,问老船夫:“老头,你说这银票会不会是假的?”
老船夫重重的骂了声,说:“你个没见识的婆娘。刘村长都要讨好的人,还要费尽心思弄张假银票来骗你不成?”
老妇人闻言不怒反喜,说:“那合同里面怎么说的?我们以后把鱼养好了,能赚多少钱?”
大江回忆了一会,说:“当时陈凌峰说,等挖好鱼塘以后,我们就到镇上或扬州城里买些鱼苗,或者到河里捞些鱼苗也成。不过,他要保证第一批塘里的鱼苗不得数量少于500尾,大小不得小于二指宽。等半年后,捕捞一些鱼上来看鱼的大小,再考虑养殖方法和鱼的种类是否要改变。以后的渔获,他拿一半,我拿一半。另一半他按市场价收购。”
老妇人问:“他给了十两银子,以后还会再给吗?”
“每个月给三两银子,当作工钱。不过,他说了,如果发现我们拿了钱不办事,就找村长问责。到时要么赔钱,要么送官查办。”
老妇人听闻更安心了,说:“陈凌峰听说还是个少伙子,这办事真讲究。不单立字据,还懂得找刘村长做担保。老头,我看你也别老想着下河捕鱼了,跟着大江一起干,等鱼养大了,我们的好日子也到了。”
老船夫想了好一会,点头说好。
陈凌峰和李大勇走到北边村口,就听到一阵争吵声。
“我认识陈凌峰,他叫我丰哥的。”
“这里是个人都认识陈凌峰,他现在不在村里,我不能让你们进去。”
陈凌峰看到村口停着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车夫是陈盛丰身边的仆人。
车夫不经意看到陈凌峰,马上喊道:“公子,陈小哥回来了。”
陈盛丰穿着锦衣,拿着纸扇,闻言绕过几位老人,走到陈凌峰身边,说:“凌峰你回来的正好。告诉那些没长眼的家伙,我是谁?”
陈凌峰对着几位老人说:“各位叔叔,大伯,这是我在扬州城的生意伙伴,也是我们村的贵客。以后看到丰哥,一律放行。”
向西周拱拱手,拉着陈盛丰和他的侍卫坐上马车,来到工厂前停下。
陈盛丰走下马车,好奇的拉着陈凌峰到工厂里面参观。
看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流水作业,特别是看到学生和老人都熟练的参与其中,不由得大感惊奇和佩服。
到了饭堂,吃着用井水洗过的大颗李子,陈盛丰舒服的叫了声爽。
陈凌峰吃完一颗李子,问陈盛丰:“丰哥,你怎么有空来村里?城里的店铺装修好了?”
陈盛丰拿起第三颗李子,含糊不清的说:“基本上装修好了。我闲着无事,就想看看王叔。顺便再看看你。”
“你是怕开业了,我这里的产品供应不上吧?”
陈盛丰吐出果核,说:“没有的事。我可是在大姐面前拍胸口,说店铺一定会赢利的。关键时候你可别拖了后腿。”
几人说笑间,翁百良寻了过来,在陈凌峰耳边低声说着什么。
陈凌峰看向陈盛丰,问道:“丰哥,有件事可能要你出马才办得好。就是不知丰哥会不会演戏?”
陈盛丰喝了杯茶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人欺负凌峰你?”
陈凌峰点头说道:“我在灵山县开了间杂物店,主要是卖象棋和铅笔之类。开业当天和县里一个大家族的少爷,发生了些许冲突。现在他在我的店铺斜对面,也开了间杂物店-‘珍宝阁’,也是卖象棋。不过,我的店铺要充值成为会员,才有购买资格,并且有购买次数限制。那间新开的店铺,就没有这些规定,并且每样象棋卖得比我们便宜二成。”
“这间店铺,象棋质量如何?”
翁百良坐下来,吃完一颗李子,回答道:“我找个小孩去店里买了两副,三等品质一副,二等品质一副。没有一等品质的象棋卖。买回来的象棋,明显是粗制滥造,不堪入目。”
陈盛丰用纸扇扇着风,说:“那我们也降价,和他们竞争不就完了?”
陈凌峰摇摇头,说:“不妥。降价只会造成恶性竞争。你想一下,今天你在店里买一副象棋花了18文钱,明天店铺降价,同样的产品只要17文,甚至16文钱。那后面想买象棋的顾客就会想:我现在先不买,等店里降价到10文,甚至降到6文钱一副我再买。”
“那就放任不管,让他轻松的在我们眼皮底下赚钱?”
陈凌峰叫几人围拢过来,详细的把办法慢慢解释了一遍。
陈盛丰听完,拍案叫绝:“行啊凌峰,这招请君入瓮用的好。我转头写信给陈三带回去,再找大姐配合一些人手过来。我们好好的给他们演一出戏。”
灵山县,刘隆峪喝着酸梅汤,享受着几个婢女的服侍:有扇扇子的,有送水果入口的,有在厅堂里翩翩起舞的。
于管家手里拿着一本账本,走到刘隆峪眼前说:“公子,这是我们‘珍宝阁’开业一周的赢利。”
“多少银子?”
于管家翻了几页账本,说:“材料费50两,人工费60两,杂七杂八的费用20两,除去以上这些,最后赢利3两。”
“才三两?”
刘隆峪推开送到嘴边的水果,说:“三两就三两,我就不信,我卖得比多宝阁便宜,他们还怎么赚钱?记住,每天我们要开门比他们早,打烊比他们晚。每天都安排人,在他们店门口吆喝,把客人都拉到我们这边来。”
于管家想起一件事:“公子,我们的茶叶店,早上接待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特殊的客人?”
于管家合起账本,说:“茶叶店的方掌柜说,早上有一辆装饰很豪华的马车停在悦来客栈门口,然后把店里的客人都赶跑了。后来听说,每个客人都由一位贵公子的仆人赔了三倍的房钱。”
“然后呢?”
于管家想了会,说:“后来那个仆人到县城各个有名的店铺里采购。不过,他们只买精品,普通货色瞧都不瞧一眼。刚开始方掌柜拿了几两上好的茶叶,结果被那个仆人笑话我们没好东西。首到方掌柜拿出店里最好的茶叶,他才勉强买了半斤。”
刘隆峪顿时有了兴趣,说:“有打听这贵公子是什么来历?”
于管家答道:“方掌柜在仆人买完茶叶后,偷偷塞了一块碎银,才打听回来。他们公子是京城的一个大人物的少爷,平常喜欢游山玩水,到处收集新奇玩意回京送人。不过,他最讨厌别人滥竽充数,以次充好。”
正说着,有个仆人走进来,说:“公子,我们对面的多宝阁,今天被人砸了。”
刘隆峪不由得拍手叫好,站起来对于管家说:“走,去看看是哪路英雄好汉?”
多宝阁门口,方云生摔倒在地,两张摆放象棋的桌子被掀翻,孙猴儿和一个大汉在放对厮杀。
几十个吃瓜群众在围观,有一个穿着锦衣、态度嚣张的青年,在一旁高喊:“火劭,你没吃饭吗?出拳一点力度都没有。”
两人又对攻了十几招,大汉以伤换伤,用肩膀硬挨了孙猴儿一拳,一肘击在孙猴儿腹部,将孙猴儿击倒在地,无法再站立。
看到大汉占了轻微上风,青年得意的大笑,朝着多宝阁吐了口痰,带着仆人和大汉扬长而去。
于管家对着刘隆峪轻声说:“那个青年应该就是京城来的贵公子。他旁边的仆人和大汉很面生,听他们的口音也不像本地人。”
刘隆峪也点点头:“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确有些有恃无恐。走,我们上前结识一番。”
紧走几步,看到青年走进了红楼。
刘隆峪带着于管家和仆人,也走进去。看到青年左搂右抱,好不快活。
刘隆峪笑容满面,向青年拱手行礼:“这位公子,敝人有礼了。”
青年扭过头,看着刘隆峪:“你是谁?有事?”
“敝人叫刘,是本地一个商户。敝人以前也被多宝阁多方刁难,气愤难消。刚在大街上看到公子大展神威,把多宝阁的贱民打得落花流水,实在是大快人心。 故此特来感谢一番。”
青年轻轻挥挥手,说:“些许小事,不值一提。”
刘隆峪接着问:“公子不知到多宝阁买些什么?敝人没其它意思,只是在灵山县城也算交友广阔,只要灵山县有的东西,就没有敝人买不到的。”
青年后面的仆人这时气鼓鼓的说:“我家周公子可是名动京师的人物,何曾被一个小小伙计刁难?”
刘隆峪叫于管家再找几个美女过来,再整一桌好酒好菜。
在青年对面坐下后,刘隆峪给青年倒满美酒,说:“这多宝阁也是奇葩,别人做生意都是来者不拒,自由进出的。它却弄个什么‘非会员不能进’。”
周姓青年说:“刘公子,我叫步威,步步生威。莫要叫错了。”
周步威后面的仆人也跟着附和:“就是,一个破烂小店,我们光顾是他们的荣幸,还敢横加阻拦。”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回到古代做首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2WL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