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舆论危机妙应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钢骨困局:资本深渊 http://www.220book.com/book/2X2N/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钢骨困局:资本深渊

夜色如墨,沉沉地压在远山建设集团总部的落地窗上,将窗外城市的霓虹切割得支离破碎。玻璃上映着远处跳动的光斑,像碎裂的心跳,在寂静中忽明忽暗。

周远山办公室内的灯光却亮如白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凝固了一般,连呼吸都变得沉重。空调出风口发出细微的嗡鸣,却丝毫驱不散这凝滞的气氛。

张宏刚刚结束汇报,他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焦灼:“周总,这次舆论攻击来势汹汹,目标明确,就是冲着我们的装配式建筑革新项目来的。幕后黑手,十有八九是陈宇那帮人。”他的声音略带沙哑,像是被焦虑磨破了嗓子。

周远山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指尖有节奏地轻叩着红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咚、咚”声。每一声,都像敲在与会者的心上,震得人心神不宁。

他深邃的目光扫过面前的几位核心成员——干练的副总裁方绮,沉稳的孙律师,以及一脸凝重的张宏。方绮正低头翻阅平板上的数据,眉头紧锁;孙律师则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沉静如水。

“问题的严重性,不用我多说。”周远山的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像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回音,“装配式建筑革新项目是我们远山建设的未来,也是我对行业的一份承诺。如果任由这些污水泼上来,不仅公司声誉受损,整个项目的推进都可能陷入泥潭,甚至功亏一篑。”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洞穿这层层迷雾,首刺幕后之人的阴谋。

方绮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冷静地开口:“周总,我己经初步分析了,这次的舆论攻击,手法并不新鲜,但覆盖面很广。”她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展示出几篇典型的攻击性文章标题,字字诛心。“他们主要通过收买一些自媒体账号和小型新闻网站,发布断章取义、甚至是凭空捏造的负面信息,比如质疑我们偷工减料、技术不成熟、存在安全隐患等等,核心目的就是制造恐慌,误导公众,打击潜在合作伙伴的信心。”

她的声音清冷而坚定,像是手术刀一般精准切入问题的核心。

孙律师接口道:“从法律层面来看,陈宇公司的行为己经构成了商业诋毁。当务之急是固定证据。我们需要尽快收集所有相关的虚假报道、谣言截图以及能够证明其恶意传播的链条。”他顿了顿,补充道,“但这需要时间,而且诉讼期间,舆论的发酵可能不会停止。”

周远山点了点头,孙律师的建议是正道,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的目光在办公室中游移,最终停留在窗外那片深邃的夜空。远处高楼的灯光如同星辰,沉默地闪烁着。一个名字在他脑海中浮现——科技记者王珂。

王珂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客观公正的报道风格在业内小有名气,之前因为一次行业峰会,周远山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对他印象颇深。那一晚的茶歇间,王珂曾用略带沙哑的声音问他:“您觉得,装配式建筑真的能改变这个行业吗?”那时的周远山,眼中燃着火。

“法律的归法律,舆论的阵地,我们也要主动出击。”周远山语气果决,“被动挨打不是我们的风格。方绮,你和孙律师立刻组织人手,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搜集陈宇公司造谣诽谤的铁证,务必做到每一项指控都有据可查。”

“明白。”方绮和孙律师齐声应道,语气干脆利落。

周远山转向张宏:“张宏,你立刻联系科技记者王珂,邀请他对我们的装配式建筑革新项目进行一次深度的实地采访和独家报道。记住,我们要的是客观、真实,用事实说话,让公众看到真相。”

张宏精神一振:“是,周总!我马上去办!”他转身离开时,脚步急促,皮鞋敲击地板的声响在走廊里久久回荡。

接下来的几天,远山建设内部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机器,高速运转起来。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会议室灯光彻夜未熄。

方绮和孙律师带领的团队夜以继日,很快就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证据链,首指陈宇公司在背后操纵舆论。每一份虚假报道的源头,每一次恶意转发的路径,都被精心地记录在案,像一张巨大的蛛网,逐渐收紧。

与此同时,张宏也传来了好消息。王珂记者对装配式建筑这个新兴领域本就抱有浓厚兴趣,听闻远山建设的项目正遭受不公正的舆论攻击,又了解到周远山愿意开放所有环节供其采访,欣然应允。

采访当天,阳光明媚,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微风拂面,带着初春的暖意。周远山亲自陪同王珂及其摄影团队,走进了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

这里没有传统工地的尘土飞扬和嘈杂无章,取而代之的是模块化的构件、标准化的流程和井然有序的作业。现场工人身着统一制服,动作熟练而专注。金属碰撞声、机械运转声交织成一首工业交响曲。

周远山如数家珍地向王珂介绍着项目的每一个细节:从工厂预制的墙体、楼板如何精准运输到现场,再到工人如何像搭积木一样高效快速地完成吊装和拼接;从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到智能化监控系统对工程质量的全程把控。他的话语中透着热忱,仿佛每一个数字、每一块钢板都是他亲手打磨的作品。

王珂看得非常仔细,不时提出尖锐而专业的问题,周远山都一一坦诚作答。他的回答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自信。

摄影师的镜头则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从宏伟的建筑骨架到精密的连接节点,从工人专注的神情到项目负责人自信的微笑。快门声此起彼伏,定格了一个个真实的瞬间。

参观结束后,王珂的他坦言,在实地考察之前,他对网络上的某些负面言论也曾有过一丝疑虑,但眼见为实,远山建设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无论在技术成熟度、施工效率还是环保理念上,都远超他的预期,堪称行业标杆。

就在王珂紧锣密鼓撰写报道的同时,方绮和孙律师也将收集到的厚厚一叠证据摆在了周远山的办公桌上。

“周总,证据确凿,陈宇这次跑不掉了。”方绮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释然,嘴角微微扬起。

几天后,一篇题为《拨开迷雾见真相——远山建设装配式建筑革新项目实地探访》的深度报道,在王珂供职的主流科技媒体及其合作的各大新闻平台同步刊发。

报道以客观详实的笔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远山建设项目的创新点、技术优势以及对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巧妙地援引了部分证据,不点名地揭露了某些企业恶意散布谣言、试图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压同行的行为。

一石激起千层浪。

报道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公众对装配式建筑有了全新的、正面的认识,对远山建设勇于创新的精神表示赞赏。

而那些曾经甚嚣尘上的谣言,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不攻自破。之前那些跟风抹黑的自媒体,也纷纷删帖道歉,生怕引火烧身。

陈宇公司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反而因为这次拙劣的表演,使其在业内的信誉跌至谷底。

周远山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恢复了往日繁华与平静的城市夜景,心中紧绷的弦终于松弛了下来。远处的车流依旧川流不息,灯火辉煌如旧。

这场舆论反击战,打得漂亮。

然而,就在他以为风波即将平息,可以稍作喘息之际,办公桌上的私人电话毫无征兆地响起。

铃声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突兀刺耳,像是黑夜中突然划破空气的利刃。

他拿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经过处理的、冰冷得不带一丝情感的声音,像一条毒蛇,嘶嘶地吐着信子:“周总,恭喜你,暂时赢了一局。但是,别高兴得太早。陈宇可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他真正的大餐,还在后头。那将是一个你们远山建设绝对承受不起的致命打击。”

周远山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意从脚底瞬间窜遍全身。他握着冰冷的话筒,眉头再次紧紧锁起。

窗外的夜色依旧深沉,而他心中的阴影,却比这夜色更为浓重。

这个神秘的警告,究竟意味着什么?

陈宇,这个不择手段的对手,又在酝酿着怎样更加歹毒的阴谋?

一种强烈的不安如同藤蔓般迅速缠绕上他的心脏,让他感到一阵窒息。



    (http://www.220book.com/book/2X2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钢骨困局:资本深渊 http://www.220book.com/book/2X2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