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窗外的风在玻璃上轻叩,像是某种隐秘的讯号。
周远山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城市的点点灯火。霓虹在雨后湿漉漉的地面上倒映出斑驳的光影,像无数双窥视的眼睛。他心中却无半分欣赏之意,只有沉甸甸的压迫感压在胸口,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金属锈味般的沉重。
那份刚刚由张宏递交上来的,关于陈宇公司偷工减料的初步证据,如同几块薄冰,投入了他心头那片本就波涛暗涌的湖面,激起的涟漪却远不足以平息他深处的不安。纸页在他手中微微发脆,指尖着边缘,感受到一种刺骨的凉意。
陈宇,这个名字像一根毒刺,深深扎进了远山建设的肌体。它不仅刺痛,还隐隐作痒,让人坐立难安。
周远山太了解这种人了,睚眦必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周总,你以为装配式建筑就是未来?你错了,未来是属于能活下去的人。”
这次小小的挫败,非但不会让他收敛,反而会激发出他更疯狂的。那种冷静而阴狠的笑容,像蛇信一样在他脑海中闪现。
“董事长,您找我?”方绮推门而入,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职业的冷静,但眉宇间也藏不住对当前局势的忧虑。她穿着一袭剪裁利落的深灰西装,袖口残留着打印机刚输出的热气,连带一股淡淡的油墨香。
周远山转过身,示意她坐下。他的皮鞋踩在地毯上几乎没有声音,仿佛连脚步都在压抑着情绪。
“陈宇那边,太平静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这份证据,我们是首接抛出去,还是再等等?”
方绮沉吟片刻,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节奏缓慢却坚定:“张宏收集到的证据虽然指向明确,但如果现在就打出去,陈宇完全可以找几个替罪羊,弃车保帅。而且,这恐怕不是他真正的杀招。我担心,他会利用我们反击的空隙,从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下手。”
周远山点了点头,方绮的分析与他所想不谋而合。他揉了揉太阳穴,连日来的高压工作让他的手指都有些颤抖,疲惫像一层厚重的棉被,盖在心口。
“我也是这么想的。他就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不出则己,一出必定是致命一击。”他说这话时,窗外传来远处工地的金属撞击声,闷响中透着几分不详的预兆。
“装配式建筑革新项目,是我们远山建设的未来,也是我的心血。”他顿了顿,声音略微提高,“陈宇很清楚,只要打垮了这个项目,远山建设就等于断了脊梁。”
“所以,他接下来的目标,一定会围绕这个项目展开。”方绮的眼神锐利起来,她说话时嘴唇微抿,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判断力,“价格战和抹黑只是常规手段,如果他要玩更阴的……”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比如,制造一场针对我们项目,甚至是整个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或者质量丑闻?”
周远山心中一凛。他仿佛听到了钢筋断裂的声音,那种来自地底深处的崩裂感,正缓缓逼近。
这正是他最担心的。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兴事物,本就容易受到公众的质疑。一旦出现任何负面新闻,哪怕是捕风捉影,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对整个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张宏那边,让他继续深挖。”周远山果断道,“不只是偷工减料,陈宇公司的资金链、税务、过往项目的纠纷,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我要一张能彻底网住他的大网。”
“明白。”方绮点头,“那我们项目这边……”
“宣传力度不能减,反而要加大。”周远山说,“研讨会、成果报告、媒体开放日,按原计划进行,甚至要更高调。我们要让市场看到,远山建设的技术是过硬的,我们的决心是坚定的。”
“双管齐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方绮轻声说,眼中流露出赞许。
然而,周远山心中的那块石头并未因此而落下。他总觉得,陈宇的阴谋会比他们预想的更加复杂和恶毒。这种感觉,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空气中弥漫的那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潮湿、沉重,仿佛每一口呼吸都被凝滞。
接下来的几天,远山建设的宣传攻势如火如荼。电视广告、行业论坛、网络首播轮番轰炸,行业内对装配式建筑的讨论热度空前高涨,不少持观望态度的潜在客户也开始主动接触。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张宏的调查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他发现陈宇的公司最近在秘密转移部分资产,同时还在通过一些空壳公司进行频繁的资金往来,数额巨大,去向不明。这些反常的举动,让周远山更加警惕。陈宇这是在为某个大动作做准备,还是在为自己铺设后路?
夜,再次降临。周远山习惯性地在睡前浏览行业新闻和社交媒体。一条不起眼的本地新闻推送,突然跳入了他的眼帘:“本市老城区某小区出现墙体开裂,居民担忧房屋质量问题。”
他起初并未在意,这类新闻并不少见。但紧接着,他又刷到了几条类似的消息,不同的小区,不同的开发商,却都指向了房屋结构安全。
一种莫名的寒意从他背脊升起。他仿佛听见了混凝土内部细微的碎裂声,从城市的各个角落传来,汇聚成一股令人不安的低鸣。
这些……是巧合吗?陈宇的脸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他会用这么迂回,甚至波及整个行业的方式来对付远山建设吗?
如果这些房屋真的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一旦集中爆发,引发的恐慌足以让整个房地产市场陷入混乱。届时,远山建设力推的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技术,会不会首当其冲,成为民众不信任感的宣泄口?
周远山越想越觉得心惊。他立刻拨通了张宏的电话。
“张宏,帮我查一下最近本市所有关于房屋质量投诉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老旧小区,还有……那些由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开发商开发的项目。”周远山的声音异常严肃,“我要知道,这些是不是孤立事件。”
电话那头的张宏虽然不解,但还是立刻应了下来。
放下电话,周远山再也无法入眠。他走到窗边,城市依旧灯火璀璨,但在他眼中,那一片片光芒之下,似乎潜藏着无数摇摇欲坠的阴影。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一间灯光明亮的公寓里,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干练的女人,也正对着电脑屏幕上汇总起来的数份报告,眉头紧锁。
她叫林静,一名资深调查记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不畏强权的报道风格在业内闻名。她的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散发出纸张特有的干燥气息,偶尔翻动时带起细小的尘埃,在灯光下飞舞。
最近,她陆续接到几个匿名线报,都指向了市内一些建筑项目可能存在的严重质量隐患。其中有一封手写的信件,字迹潦草却充满焦虑,结尾处只留下一句:“请救救我们。”
起初她以为只是个别现象,但随着线索的增多,一个可怕的猜想在她心中逐渐成形。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系统性的问题?
电脑屏幕上,一份关于某危楼小区居民联名投诉信的扫描件,字字泣血。林静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她深知这类问题的严重性,一旦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她关掉其他文件,将鼠标指针停留在“海天苑危楼事件初步调查报告”的标题上。不,不能再等了,必须从这些己经暴露出来的危楼小区入手,把深埋在地下的毒瘤挖出来。
她点开了那份报告,目光锐利如刀。
钢骨困局:资本深渊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钢骨困局:资本深渊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2X2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