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八章:收藏家的晚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我成了正阳门下韩春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2XW7/ 章节无错乱精修!
 

纽约上东区。

一辆黑色林肯轿车停在韩春明公寓楼下,身着制服的司机恭敬地拉开车门。

韩春明整了整西装领口——这是霍华德教授特意为他准备的,说是参加威廉·约翰逊的晚宴必须正装出席。

"第一次参加美国上流社会的晚宴?"霍华德教授坐在车里,笑眯眯地问。

"是的,有些紧张。"韩春明如实回答。

"放轻松,威廉是个很有趣的人。"霍华德拍拍他的肩膀,"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近乎痴迷,你们一定有很多共同话题。"

车子驶入上东区,街道两旁的豪宅一栋比一栋气派。

最终,他们停在一栋五层高的石灰岩联排别墅前,门廊两侧立着两尊中式石狮子,与周围的欧式建筑风格形成奇妙的反差。

一位穿着燕尾服的管家迎上来:"霍华德教授,韩先生,请随我来。"

穿过装饰华丽的大厅,韩春明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宽敞的客厅里,西面墙都挂满了中国书画,明清家具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玻璃展柜里陈列着各式瓷器、玉器和青铜器,简首像一个小型博物馆。

"霍华德!我的老朋友!"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楼梯上传来。

韩春明抬头,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白人男子大步走下来。

威廉·约翰逊身材高大,银灰色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深蓝色的眼睛炯炯有神,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举手投足间透着老派绅士的风度。

"威廉,这就是我向你提起的韩春明。"霍华德介绍道,"他对中国青铜器的研究连故宫的专家都称赞。"

约翰逊热情地握住韩春明的手:"欢迎你,年轻人!霍华德在信里把你夸得像第二个郭沫若!"

"您过奖了。"韩春明谦虚地说,目光却被墙上的一幅画吸引——那是一幅山水立轴,笔法苍劲,墨色淋漓,风格与黄公望极为相似。

约翰逊注意到他的目光:"喜欢这幅画?元代风格,但我怀疑是明代仿作。"

韩春明走近细看。画作构图与《溪山雨意图》有七分相似,但缺少那种浑然天成的气韵,应该是后世高手临摹的。

"您的判断很准确。"韩春明说,"这应该是明末清初的仿品,但画工极佳,价值不菲。"

约翰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眼力不错!来,我带你看看其他藏品。"

晚宴前的小型参观让韩春明大开眼界。

约翰逊的收藏涵盖了中国各个朝代的精品,从商周青铜到明清瓷器,甚至还有几件唐三彩。

每一件藏品背后,约翰逊都能讲出一段故事,显示出深厚的知识储备。

"这是我的骄傲。"约翰逊打开一个特制的保险柜,取出一只青花瓷碗,"明宣德青花海水龙纹碗,全世界完整器不超过十件。"

韩春明小心地接过碗,在灯光下细细欣赏。

碗外壁绘着汹涌的海水纹,两条五爪龙腾跃其间,釉色莹润,青花发色纯正,确实是难得的珍品。

"太美了。"他由衷赞叹,"这种钴料应该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苏麻离青。"

"说得好!"约翰逊惊喜地看向霍华德,"他连这个都知道!"

晚宴在别墅的餐厅举行,客人除了霍华德和韩春明,还有几位纽约收藏界的名流和博物馆专家。餐桌上,话题自然转向了中国文物。

"韩先生,"一位戴金丝眼镜的女士问道,"您对最近中国重新开放文物出口有什么看法?"

韩春明放下刀叉:"中国从未允许文物出口,您说的可能是民间收藏品的交流展览。"

"哦?"女士挑眉,"但我听说有些珍贵文物正通过香港流向国际市场。"

"凯瑟琳,"约翰逊突然插话,"这种话题不适合晚餐讨论。"

他的语气依然礼貌,但眼神己经冷了下来。凯瑟琳识趣地转移了话题,但韩春明心中的警铃己经响起——香港、文物、国际市场,这些关键词与周晓白调查的事情不谋而合。

餐后甜点时,约翰逊邀请韩春明去书房单独聊聊。

书房里,一整面墙都是关于中国艺术的书籍,另一面墙则挂着几幅装裱精美的书画。

"年轻人,"约翰逊倒了两杯白兰地,递给韩春明一杯,"我听说你对元代绘画很有研究?"

"略知一二。"韩春明谨慎地回答。

约翰逊走到一幅被绸布盖着的画前:"那请你帮我看看这个。"

他掀开绸布,作者“冰城酒家”推荐阅读《重生:我成了正阳门下韩春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露出下面的山水画。韩春明的呼吸几乎停滞——这幅画的构图、笔法、墨色,与周晓白照片上的《溪山雨意图》一模一样!

"这是..."

"黄公望风格的作品,"约翰逊观察着韩春明的反应,"但我无法确定是真迹还是后世仿作。"

韩春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走近细看

。画作保存完好,右上角落款"大痴道人",印章也与故宫资料记载一致。

但当他检查画绢和裱褙时,发现了问题——裱褙的接缝处有细微的修补痕迹,而且...

"这幅画是拼接的。"他脱口而出。

约翰逊眼中精光一闪:"继续说。"

"您看这里,"韩春明指着画心边缘,"绢本的织法和老化程度与中心部分不一致,墨色也有微妙差异。我怀疑这是用两幅不同的画拼接而成。"

"有意思的理论。"

约翰逊若有所思,"如果是真的,你认为原画是什么?"

韩春明心跳加速,但表面依然平静:"可能是《溪山雨意图》的一部分。据记载,这幅画曾被人为分割过。"

"你比我想象的懂得更多。"

约翰逊突然话锋一转,"你认识周世安吗?"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韩春明差点打翻酒杯。他强作镇定:"北京大学的周教授?听说过,但不认识。"

"是吗?"约翰逊盯着他的眼睛,"那真是遗憾。周教授是真正的行家,三十年前我们有过一面之缘。"

三十年前?那正是周世安去香港的时间!

韩春明的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如何既不暴露自己,又能套出更多信息。

"您在中国生活过?"

"1948年在香港待过半年,"约翰逊啜饮着白兰地,"那时我刚开始收藏中国艺术品,结识了不少行家,包括周教授和他在香港的朋友...赵守义。"

韩春明的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酒杯。

约翰逊不仅认识周世安,还认识赵守义!这绝不是巧合。

"说起来,"约翰逊放下酒杯,"我下个月要去香港参加拍卖会。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以我助理的身份同行。"

这个邀请来得太突然,韩春明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正当他犹豫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

"抱歉打扰。"管家走进来,"霍华德教授说要先告辞了,明天一早有课。"

韩春明趁机起身:"我也该走了,明天还有工作。"

约翰逊没有挽留,只是递给他一张名片:"考虑一下香港之行。

我的收藏需要你这样的专家眼光。"

回程的出租车上,霍华德教授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晚宴的见闻,而韩春明则心不在焉地应和着,脑海中全是那幅可疑的画和约翰逊意味深长的话语。

"对了,"霍华德突然说,"威廉邀请你去香港了?"

韩春明一怔:"您知道了?"

"他刚才跟我提了一嘴。"霍华德笑道,"这是个好机会,威廉在香港收藏圈人脉很广,对你将来的研究大有帮助。"

"您认识约翰逊先生很久了?"

"哦,我们是在..."霍华德回忆了一下,"对了,1948年在香港认识的。

那时我刚从海军退役,在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威廉正好在那里收购艺术品。"

1948年,又是这个关键年份!韩春明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

约翰逊、霍华德、周世安、赵守义,这些人三十年前在香港的交集,与《溪山雨意图》的谜团究竟有何关联?

回到公寓,韩春明立刻给陈志远打了电话,简要说明了今晚的发现。

"约翰逊?"陈志远的声音透着惊讶,"他可是纽约最有实力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之一,据说与香港的黑市也有联系。"

"我需要更多关于他的资料。"

"我试试看。"陈志远答应着,"对了,晓白昨天来信了,说马老己经从香港回来,带回了一件'重要文物',正在故宫做鉴定。"

韩春明心头一震。马老带回的"文物"会不会与《溪山雨意图》有关?约翰逊突然展示那幅画,又邀请他去香港,是否与此事相关?

挂断电话,韩春明站在窗前,望着纽约的夜景出神。

这座不夜城的灯火依旧璀璨,但他仿佛看到了更远处——北京、香港、1948年的谜团,以及那个等待他解开的秘密...



    (http://www.220book.com/book/2XW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我成了正阳门下韩春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2XW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