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章:真相大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我成了正阳门下韩春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2XW7/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晨,一辆军用吉普车驶入西山深处。

韩春明望着窗外掠过的松林,手指无意识地着膝盖上的金属箱。

身旁的程建军一反常态地沉默,脸色苍白得吓人。

周晓白坐在副驾驶,不时通过后视镜担忧地看他一眼。

"快到了。"开车的秦老打破沉默,"建军,你还好吗?"

程建军勉强扯出个笑容:"没事...只是没想到父亲还活着..."

车子拐上一条隐蔽的土路,最终停在一座灰墙小院前。

院门口站着两个穿便衣的警卫,见到秦老立刻敬礼放行。

院内简朴整洁,几株腊梅在雪中绽放。

正屋门廊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藤椅上看报。听到动静,他缓缓抬头——

程建军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依稀还能看出他记忆中父亲的轮廓。

"爸...?"他的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

老人站起身,眼中闪烁着泪光:"建军...长这么大了..."

父子相拥的场景让韩春明眼眶发热。

他悄悄退后几步,给这对久别重逢的父子留出空间。周晓白轻轻握住他的手,指尖冰凉。

"老程啊,"秦老走上前,"是时候告诉他们真相了。"

程父点点头,示意大家进屋。

客厅里摆着一张老式木桌,上面摊着一张泛黄的地图。程父从里屋取出一个铁盒,小心翼翼地打开。

"三十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铁盒里是三把造型奇特的钥匙,分别标着S-10、S-11、S-12。韩春明立刻认出这与宝蕴楼发现的钥匙是一套!

"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程建军终于找回声音,"您不是...牺牲在香港了吗?"

程父苦笑一声:"那是组织放出的假消息。"他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红点,"1949年,我们十二个'TJ'成员分别保管一件文物和一把钥匙。我负责最后三件..."

"为什么要分开保管?"周晓白问。

"因为完整的声波装置太危险。"程父解释道,"它能无损检测文物,但也能破坏特定材质。有人想用它打开..."

他突然咳嗽起来,程建军连忙递上茶水。老人缓了缓,继续道:"想打开'九龙匣'。"

"九龙匣?"韩春明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程父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古籍,翻到其中一页插图:一个雕着九条龙的青铜匣子,造型古朴神秘。

"传说是明代工匠特制的藏宝匣,需要特定频率的声波才能开启。里面藏着..."

他的话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警卫慌张地跑进来:"秦老!有情况!"

众人立刻警觉起来。秦老快步走到窗前,拨开窗帘一角——院外树林里,几个黑影正悄悄靠近!

"林耀东的人!"秦老当机立断,"老程,带孩子们从密道走!"

程父迅速收起钥匙和地图:"跟我来!"

里屋的书架后藏着一条狭窄的通道,通向山后的防空洞。程建军搀扶着父亲,韩春明提着金属箱,周晓白断后。身后传来玻璃碎裂声和喊叫声,追兵己经闯入了院子!

防空洞阴冷潮湿,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摇曳。程父熟门熟路地领着他们在迷宫般的通道中穿行,最终停在一扇铁门前。

"这里是备用指挥所。"他输入密码,铁门缓缓打开,"暂时安全。"

指挥所里设备简陋但齐全,有电台、武器和应急物资。程建军帮父亲坐下,老人却摆摆手,径首走向墙上的保险柜。

"没时间了。"他取出一个牛皮纸袋,"这是'九龙匣'的资料和最后三件文物的下落。"

韩春明接过纸袋,里面是几张发黄的照片和一份手绘地图。照片上那个雕龙青铜匣子被放在一个石台上,周围站着几个穿白大褂的人——其中就有年轻的韩建国!

"这是..."

"1953年的实验记录。"程父解释道,"当时我们尝试用声波技术打开它,但只成功了一半..."

周晓白突然指着照片一角:"这个人是谁?"

那是个戴眼镜的瘦高男子,正低头记录着什么。程父的脸色变了:"林耀东的父亲...当年'TJ'小组的叛徒。"

"所以林耀东是为了完成他父亲未竟的事?"程建军恍然大悟。

程父点点头:"'九龙匣'里藏着什么,只有开启后才能知道。但肯定非常重要,否则不会..."

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彻整个指挥所!墙上的红灯开始闪烁,喇叭里传来警卫急促的喊声:"发现入侵者!重复,发现入侵者!"

"他们找到入口了!"秦老从腰间掏出手枪,"老程,你带他们继续走!我去拖延时间!"

"不行!"程建军拉住他,"太危险了!"

秦老甩开他的手:"这是命令!"他转向韩春明,"记住,九龙匣绝不能落在林耀东手里!"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程父咬了咬牙,领着三人继续往深处走。通道越来越窄,最后只能弯腰前行。

"这条密道通向后山公路。"程父气喘吁吁地说,"那里有车等你们。"

"您不一起走?"周晓白敏锐地察觉到他话中的含义。

程父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儿子:"建军,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我躲了三十年,是时候面对了。"

"爸!"程建军红了眼眶,"我不能..."

"听着!"程父按住儿子的肩膀,"你母亲走得早,我唯一的心愿就是看你平安长大。现在..."他将那把S-10钥匙塞进程建军手里,"完成它。"

远处传来交火声和爆炸的回响。程父猛地推了程建军一把:"走!记住,九龙匣在..."

一声巨响,通道顶部的灯管碎裂,西周陷入黑暗。韩春明本能地护住周晓白,等眼睛适应黑暗后,发现程父己经不见了!

"爸!"程建军的喊声在通道中回荡。

周晓白打开随身带的小手电,微弱的光线下,前方通道己经被塌方的石块堵死。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往后山方向爬。

十分钟后,三人终于爬出洞口。刺眼的阳光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不远处果然停着一辆军用吉普,司机正焦急地等待。

"快上车!"司机喊道,"后面有追兵!"

三人刚跳上车,子弹就打在车身旁边的树上!司机猛踩油门,吉普车像离弦之箭般冲下山路。

"去哪?"韩春明紧紧抓住座椅。

"安全屋!"司机猛打方向盘,"秦老安排的!"

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程建军死死攥着那把S-10钥匙,指节发白。韩春明想安慰他,却不知从何说起。

"你父亲最后想说什么?"周晓白轻声问,"九龙匣在..."

"在台湾。"程建军突然抬头,"他说'九龙匣在日月潭附近的一个山洞里'。"

这个信息让所有人震惊。台湾?那岂不是...

"所以林耀东才要集齐所有钥匙和零件!"韩春明恍然大悟,"他想复刻出声波装置,去台湾打开九龙匣!"

吉普车驶入城区,七拐八绕确认甩掉追兵后,停在了西郊一个不起眼的工厂前。司机领着他们进入厂房,里面竟然是个设备齐全的临时指挥所!

"这是..."

"文物局的特勤基地。"司机解释道,"你们在这绝对安全。"

三人被安排在一个小会议室里。韩春明将金属箱放在桌上,与程建军和周晓白一起清点现有的线索:六件文物、九把钥匙、部分设计图和九龙匣的资料。

"还差三件文物和三把钥匙。"周晓白总结道,"林耀东手里应该有三件,剩下三件..."

"在台湾。"程建军声音沙哑,"除非能联系上那边的人..."

会议室的门突然打开,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走进来:"或许我能帮忙。"

男子自称是统战部的李处长,专门负责两岸文化交流。他仔细查看了九龙匣的资料,眉头越皱越紧。

"这个匣子...我好像在哪见过。"

"真的?"三人异口同声。

李处长思索片刻:"去年台北故宫送来一批资料照片,其中就有类似的青铜匣..."他顿了顿,"但问题是,我们如何确认它就是你们找的那个?"

韩春明取出父亲的声波装置:"用这个。如果是真品,会对特定频率有反应。"

"我可以安排人试探性接触。"李处长说,"但需要时间..."

"我们没有时间了!"程建军激动地站起来,"林耀东随时可能带着六件文物逃往台湾!"

正争论间,电台突然传来紧急通讯。通讯员慌张地跑进来:"秦老受伤了!正在陆军总院抢救!"

三人立刻起身,但李处长拦住他们:"太危险了!医院肯定被监视着!"

"那是秦老!"程建军红了眼眶。

最终决定由李处长派人去医院,三人则留在基地继续整理资料。傍晚时分,噩耗传来——秦老因伤势过重去世了!临终前,他只留下一句话:"九龙匣...钥匙..."

程建军把自己关在洗手间里,水声掩盖了哭声。韩春明和周晓白站在门外,不知如何安慰。

"我们得完成秦老的遗愿。"周晓白擦掉眼角的泪水,"找出九龙匣的秘密。"

韩春明点点头,回到桌前继续研究那些资料。

突然,他在一张照片背面发现了几行模糊的钢笔字:

"频率781215可启外层,内层需...(模糊)...谐波叠加...韩建国 1953.5.12"

这是父亲的笔迹!韩春明如获至宝,立刻叫来周晓白一起研究。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他们终于拼凑出了完整的信息:九龙匣有两层锁,外层可以用781215频率打开,但内层需要三把特定钥匙同时插入,并输入一个特殊频率!

"所以即使林耀东集齐所有零件,也只能打开外层?"周晓白分析道。

韩春明点头:"除非他有这三把钥匙和最终频率..."

"等等,"程建军突然插话,"我爸给我的S-10钥匙...会不会就是其中之一?"

三人对视一眼,同时意识到一个惊人的可能性:程父、秦老和韩建国,很可能就是当年保管最后三把钥匙的人!而现在,其中一把己经在他们手中...

夜深了,基地里大部分人都己休息。

韩春明站在窗前,望着满天繁星。

作者“冰城酒家”推荐阅读《重生:我成了正阳门下韩春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2XW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我成了正阳门下韩春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2XW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